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转载]病毒性肝炎中医病名再探
聂广 2022-6-7 12:08
资料来源:张富永,叶青艳,刘旭,陈逸云,陈建杰. 病毒性肝炎中医病名再探.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379-380 摘要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争议较多,各医家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或以症状来命名,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典籍文献自主命名。以症状命名只能反映疾病的某个阶段,变化多端,不能反映疾病的 ...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11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王伯祥教授发表文献汇总
聂广 2022-6-6 12:17
王伯祥.创刊二十周年·主编寄语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21(03):117. 王伯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证治研究进展 .世界中医药,2007,(01):61-63. 王伯祥.中草药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概况 .新中医,2001,(02):3-5. 王伯祥,唐智敏.加强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 ...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848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刘成海:黄疸诊疗指南
聂广 2022-6-5 09:44
黄疸是以身黄、目黄、尿黄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系统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重要特征。主要病因病机是外感湿热疫毒,内为饮食所伤,体内瘀血或沙石阻络,导致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湿邪与瘀血是主要病理因素,病变脏腑主要涉及脾胃肝胆。本病证包括阳黄、阴黄、瘀黄与急黄(即瘟黄),与西医学所述“黄疸”意 ...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99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中华感染病学》付梓
聂广 2022-6-4 16:46
资料来源:临床影像及病理库,2022-06-04 12:09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斗争史。人类已经战胜了天花、霍乱等感染性疾病,但有些感染性疾病尚未能有效防控,未来我们还必将面临感染性疾病新的挑战。 感染性疾病的科学防控需要感染科的专科医务人员,需要所有的医务工作者,也需要每一个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9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师说:与王伯祥教授探寻中医肝病学术实证之路(3)
聂广 2022-5-30 10:43
3 现代基础医学的实证旅程——以“炎症”为例 聂:从中西医两大知识体系看,您觉得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你的这个视角很好。我也一直在比较和思考这个问题,显然在于它们不同的理论体系。 采用实证研究后,现代医学已经成长起来一个庞大的基础医学体系,这个体系日新 ...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117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师说:与王伯祥教授探寻中医肝病学术实证之路(2)
聂广 2022-5-30 10:40
2 中医“肝病”概念的现代演变及分期辨证模式 聂:大家都知道,中医的肝病与西医的肝病完全不同,但在您那一代人开始有了明确的转变,这个转变就是向西医的诊断靠拢。为什么会这样,转变的节点以及原因何在? 王:1977年成立“脏象肝病研究室”时,我们确实是研究中医的“肝病”,例如“肝阳上亢”、“肝郁 ...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94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医学中“火”概念的歧义性
聂广 2022-5-29 09:20
有人说,火的发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起点,这话一点也不过分。中医理论中“火”就是是以生产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的常识为原型,经过取象类比,逐渐抽象出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正因为如此,“火”的概念出现了明显的歧义性。 1. 生产生活常识中的“火” 火的发现和利用加速了人类进化和文明的进程。在长期生产生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3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关于“炎症”的现代理解
聂广 2022-5-28 11:49
01 炎症的定义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一种防御反应(包括损伤作用)。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 02 炎症的原因 包括: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生物性因子(最常见)、坏死组织、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 03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包括变质(alte ...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125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印度草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证据缺口——3000年的使用历史,仅3项试验证据
聂广 2022-5-26 15:39
资料来源:刁骧 . 印度草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证据缺口——3000年的使用历史,仅3项试验证据.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3):151 用草药治疗在印度已经有 3000 多年的历史,其间一直广泛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近期一篇Cochrane 系统评价总结了印度草医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证据。结果发现,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印度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28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中药功效与安全性之科学阐释”学术报告即将开讲
聂广 2022-5-24 21:00
资料来源:中药所党建, 2022-05-24 14:41 中医药振兴发展正值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依托60年中药研究深厚底蕴,广邀领域内名师大家开坛论道,为中药研究学术争鸣融通、合作交流搭建高层次平台,推 动中医药行业学术进步。 “理”者,医也,溯及医理之原;“ ...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371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5-31 0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