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黄疸的色泽

已有 3993 次阅读 2010-12-6 17:56 |个人分类:肝病手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杂谈, 黄疸, 阳黄, 阴黄, 色诊研究

    小曾是我的第一个研究生,他博士后出站就留在华南师范大学,筹备光子中医学实验室,前年已经晋升为研究员。前天打电话来,说是想开展肝病的光学诊断研究,因为新一轮国家基金的申报又开始了。昨天,他又发来简历(附后)和研究方案,以及最近发表的相关论文。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做肝病也有二十多年,似乎跟老师学习的时候还是不久前的事情。在我的感觉中,中医把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是很有趣的事,一些同道也做过相关研究。小曾提出的课题名称为:“某某肝病的可见反射光谱对舌象与色诊的计量化研究”,即应用可见光反射光谱方法采集肝病患者舌部、面部色诊信息,进行均一化处理、颜色空间的参数转换,获得相应色的计量化参数,从而实现舌诊与色诊的计量化,欲对临床肝病的证候诊断、证候变化特点与药物疗效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数据。其中包括淤胆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的“阴黄”与“阳黄”比较研究。

    记得1990年,我们传染科收治的一个慢重肝病人,是从省人民医院转过来的,当时和他一起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都先后一个个走了,他实在受不了精神压力才转来我院。我管了他整整10个月,出院的时候仍然黄疸没有退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阴黄”表现。几年后,我在医院碰到他(他喊我)时简直认不出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帅小伙。当然,我见过的所谓“阴黄”的病人还很多,包括胆红素长期淤积过程中产生的胆绿素以及与“慢性肝病面容”的混杂。小曾提出的采用见光反射光谱方法来进行“阴黄”和“阳黄”的计量化研究,虽然有一定新意,但是实际意义如何,仍是值得推敲的。例如,有一名老中医指出,“灿灿橘子色,并非皆阳黄”,说明“阴黄”和“阳黄”的判断,不能仅凭黄疸的色泽。因为从临床看,所谓“阴黄”和“阳黄”不过是对用药特点的一种解释,例如术附茵陈汤治疗阴黄,茵陈蒿汤治疗阳黄,差别只在于十分应用附子。如果患者伴有阳虚体质,就可以当做“阴黄”治疗,而不在于是否有“黄色晦暗”?这是中医以及东方文化的实用理性特色,对于理论问题并不那么较真,而科学却是较真的事业。如果“阴黄”和“阳黄”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黄疸的色泽,那么你采取光学方法研究“阴黄”和“阳黄”,又怎么可以和中医理论完美融合呢?

    因此,儿子从商务管理转行学习中医,我给他的最大告诫就是“千万不要跟老师较真”,因为东方科技之所以不能发展为现代科学,就是缺少纯粹理性。如果你要坚持就中医理论向老师连问三个“为什么”,那一定是很尴尬的事情!

附:学生个人简历

    曾常春,男,1974年出生,中医临床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学习工作经历

1996.9~1999.7    湖北中医学院(国家中医肝病医疗中心)攻读硕士,导师聂广教授

                 硕士论文:鸭肝血瘀阻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解毒软肝汤对其影响

1999.9~2002.7    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导师李任先教授

                 博士论文:化痰降浊为主治疗脾虚型脾胃病证的临床研究及机理探讨

2002.7~2004.6    华南师范大学光子中医学实验室,博士后工作,导师刘颂豪院士

                 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中医的光子学研究

2004.7~2008.12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光子中医学实验室

                 留校工作,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光子学技术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05.9~2009.8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养对象:校级

2007.12         生物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8.11-2009.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

                 访问学者:光动力学治疗学习

2009.1~          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中医药与光子技术实验室

                 研究员 从事生物医学光学研究

2009.6-2009.7    北京师范大学

                 访问学者,脑功能成像检测学习

2010.10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培养对象:省级

主要研究方向

    中医诊断的光学研究:就是应用光学技术,针对中医诊断中需要且能够量化的观察点,将人眼目诊的结果用光学参数来进行计量化,量化的参数将对中医证候诊断、临床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具体涉及到2个方面:①色诊的光谱数据采集与量化分析;②舌诊部分观测指标的量化。

    在舌苔的显微与量化研究方面,应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对舌表面进行纵向深层扫描,①将大鼠的OCT成像结果与病理比较,结果显示:能够清楚地分辨出舌苔层、舌苔舌体连接层与舌体层结构,表明OCT能够正确地反映组织层次结构,在舌苔苔质的某些观察内容可以实现量化;②可以实现在体的舌苔的厚度值的无损测量,让舌苔从简单的薄苔与厚苔的定性描述上向舌苔厚度的量化上发展;③过对OCT图像中信号的衰减系数分析,可获得组织细微的散射变化,根据这些信号的改变,可以反推舌表面组织的液体量的变化,从而实现量化;④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进行反证,对舌苔厚度及含液量的改变能够用量化的数值进行描述并进行对比性分析;⑤现在准备进行舌表面的上皮细胞退化造模(已应用过4种方法造模未取得成功),若是能获得成功,将充分地论证,舌苔之所谓的“根”,是维护舌苔层生发的舌表面皮细胞层,将有利于真假苔的实质性诊断。

    色的量化研究上,从目前CCD及CMOS成像中仅仅对可见光的三原色:红(R)波长为700nm、绿(G)波长为546.1nm、蓝(B)波长为435.8nm的采集与分析上,扩展为整个可见光光谱范围(380-780)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对色的量化可以根据不同诊断的特性进行有目的的计量性分析,如舌色的淡白、淡红、红、绛范围内的由红色从浅淡到深浓的变化进行量化,而对以及紫、淡紫、蓝、青范围内的红外成份渐少、而青色成份渐多的变化过程进行紫段范围可见光的计量化;唇色多以红色的深浅为参,亦可及青、黑,红色的深浅不必说,对青或黑也可以针对性量化(黑,是瘀的表现,从反射光谱进行血红蛋白的氧结合率分析与量化。

工作业绩

    基金情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主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目与省市项目若干项(详见附件1)。

    论文情况:发表SCI期刊论文7篇,EI期刊论文12篇,国内期刊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6部(详见附件2)。

    实验室建设:参加华南师范大学光子中医学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中医药与光子技术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参与本实验室与华南师范大学医院的临床合作基地:激光与传统治疗中心的建设。

    论文引用情况:列出本人10篇论文的引用情况,共引用91次,平均引用次数9.1次,最高引用17次。其中发表于J Biomed Opt (当年IF:3.084)的论文“OCT技术在中医舌诊中的量化研究”,是将光学技术在中医中的应用,发表于国际生物光学类期刊杂志,被SCI论文引用9次,中文论文引用2次。具体清单如下:

[1]  Haixing Dong, Zhouyi Guo ,Changchun Zeng*,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ongue Inspe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J]. 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 2008,13(1): 011004.1-6  (*通讯作者) (SCI收录,IF:3.084). 引用11次

[2]  Honglian Xiong, Changchun Zeng*, Zhouyi Guo, et al. Potential ability of hematoporphyrin to enhan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ic image of gastric cancer in vivo in mice. 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2008, 53(23): 6767-6775 (*通讯作者)(SCI收录,IF: 2.528)  引用5次

[3]  曾常春,唐勇. 低强度激光的生物学效应及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4,13(1): 48-50  引用17次

[4]  曾常春,钟会清,刘汉平,等. 应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对大鼠舌的在体显微检测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8): 532-534  引用5次

[5]  曾常春,刘子志,张志敏. 李任先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经验[J]. 新中医,2002,(3): 10-11  引用8次

[6]  曾常春,王先菊,李子孺,刘颂豪. 中医色诊研究及光子学技术在色诊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 9): 74-76  引用8次

[7]  曾常春,聂广,朱清静,等.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麻鸭球结膜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特点[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9(6): 20-22    引用9次

[8]  刘颂豪,曾常春. 光子中医学研究概况[J]. 中国医学物理杂志,2004,21( 3): 125-128  引用9次

[9]  曾常春,刘子志,张志敏. 李任先教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经验[J]. 新中医,2002,(3): 10-11  引用10次

[10] 曾常春,王先菊,刘颂豪. 光子中医学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J].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3): 124-125 引用9次

    注:SCI论文经Google检索,中文论文经“中国知网”检索的结果;基于2010-11-2日的检索结果
 

附件1:基金情况

1) 神经免疫与分子生物学国际研讨会,广东省科协资料项目,经费:3万元,主持:舒斯云、曾常春,依托单位: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立项时间:2009年,计划工作时间:2009.10.25-28

2) 血虚证血红蛋白的量与效的整体研究及补血中药对其影响作用,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No.2009284,经费:0.5万元,主持:曾常春,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9年,计划工作时间:2009.9-2011.12

3) 血虚证血红蛋白的量与效的整体研究及补血中药对其影响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0873238,经费:32万元,主持:曾常春,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8年,计划工作时间:2009.1-2011.12

4) 血虚证的血红蛋白功能拉曼光谱检测以及中药对其影响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发展计划),No.2007B031401010,经费:3万元,主持:曾常春,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7年,计划工作时间:2007.9-2009.12

5) 中药当归补血汤中君药当归的生理药动学模型研究,广东省中医药局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NO.2007165,0.8万元,主持:张鹤鸣,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7年,计划工作时间:2007.9-2009.12(本人为第五主持人)

6)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对中医舌苔苔质的在体显微与定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No.30600797,经费:22万元,主持:曾常春,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6年,计划工作时间:2007.1-2009.12

7) OCT技术于中医舌诊舌苔苔质显微与定量的应用研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发展计划),No.2006B35602001,经费:5万元,主持:曾常春,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6年,计划工作时间:2006.9-2008.8

8) 激光在穴位照射治疗过程中的针灸手法模拟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06025080, 经费:5万元,主持:郭周义,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6年,计划工作时间:2006.10-2008.9(本人为第二主持人)

9) 经穴特异性的脑功能界定,973计划项目,NO. 2006CB504505,主持:赖新生,依托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方负责人:郭周义(核心成员),计划工作时间:2006.9-2010.12:(子项目:下合穴-脏腑相关及特异性效应规律研究,郭周义,立项时间:2006年,计划工作时间:2007.1-2009.12)(本人仅参与相关工作)

10) 基于光子学技术的经穴-脏腑器官关联及效应规律研究,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面上项目,No.1060106,经费:1万元,主持:刘汉平,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6年,计划工作时间:2006.10-2008.10 (本人为第四主持)

11)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中医舌诊上的应用研究,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面上项目,No.2060108,主持:曾常春,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6年,立项不资助,计划工作时间:2006.10-2008.10

12)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及其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计划),No. 2005B50101015,15万元,主持:郭周义,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5年,计划工作时间:2005.9-2007.9,本人为第五主持

13) 应用生物医学检测的OCT成像仪的研制,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引导项目),No.2004B10401031,8万元,主持:刘颂豪,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4年,计划工作时间:2004.9-2007.8,本人为第四主持

14) 激光中医信息疗法研究及其系列治疗仪研制与开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引导项目),No.2004B33101006,7万元,主持:郭周义,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4年,计划工作时间:2004.9-2007.8,本人为第四主持

15) 生物系统中噪声效应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No:10347108,2万元,主持:王先菊,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3年,计划工作时间:2004.1-2004.12,本人为第三主持

16) 二次谐波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药物疗效初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0470495,20万元,主持:邓小元,依托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立项时间:2004年,计划工作时间:2005.1-2007.12,本人为第四主持

附件2:论文情况(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390939.html

上一篇:“中医药防治重型肝炎系列研究”报奖资料
下一篇:时过境迁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