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与赵老师讨论“气”概念的几次通信

已有 3065 次阅读 2010-7-22 16:5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概念, 通信, 赵洪钧

赵老师:
    近几天写了一篇文章,请指教(见附件)。
    香山会议情况如何?盼通报内情!

                                             聂广于2009年10月5日

聂大夫:

    刚刚到家,过三两天再告知详情。

    总之是,很令人失望。

    有刘力红领衔就可想而知。

    不过也有一点是肯定的——您大概不愿意看到。

    我当面问他为什么不敢就“评思考”为自己辩护或反驳或就我的拙作批判我?

    还当面问他是否还坚持“内证实验”?

    他无言以对,说:日后再谈。

    有的朋友说这是:赵洪钧对决刘力红。

    还没有看大作。

                                             洪钧于2009-10-07 

赵老师:
    我的“气”概念思考主张“中西医学不可通约”,请您指教!
                                             聂广于2009-10-07晚
 

聂大夫:您好!

    大作似乎还没有涉及“通约”与否。假如涉及,您最好先说什么是您理解的“通约”。

    下面把我略说了几句的大作贴上发回。

    原来如此!只知道您有姑娘,不知道您有儿子——特别是他在学中医——我很难想象您会支持儿子学中医!

    假如是学生写出这样的文字,那很了不起。

    现在是出自您的手,就要高要求。

    我认为,您的目的要明确——商榷还是自己弄清楚(弄清楚的过程就是与古今一切有关学者商榷)。

    只与孙广仁商榷,而且只限于“气”概念的科学学思考,似乎题目较小,读者却很难有所收获。

    比如,您的结论:中医学“气”概念要想从其哲学属性科学化,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但使文章虎头蛇尾,其中还有大语病。比如“概念要想从其哲学属性科学化”就说明您还不清楚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至少我就不明白这句话(差不多是一句话)。 

    当然,也要系统继承中医,也要学经典。为了便于学生继承,先生们有责任先把经典和中医基本理论研究好。研究经典不是为了证明经典完美无缺,或者让学生全盘继承,而是为了从根本上吃透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能真正吃透中医,西医水平再高也不能在发扬中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所以,经典研究,要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把全部有关概念,特别是重要概念弄清楚。这样才能把中医的理论体系理顺。即概念清晰而统一,理论更加完善而简洁。这就是要整理中医的“理”和“法”。做完这一步,中医的技术——“方”和“药”等,才能在中医体系内得到比较满意的解释。整理得好,学习中医的人,就会省去很多力气。我认为,经典研究,也必须中西医结合。

    以上是我的说法,在香山也说了这段话。您和孙在下文都用更时髦的字眼“逻辑自洽性”(或逻辑一致性)。其实,不过是不要自相矛盾或多歧义。另,我不能肯定“逻辑自洽性”(或逻辑一致性)是标准的术语,特别是括号内。我觉得“自洽”已经足够了。如果添两个字,最好是“理论自洽”——性字是不必要的。孙自称完成(最好用实现二字)的是自洽,而非自洽性。

    好!既然您不是很认真,请原谅我就说这些。有了新的大改动我再提意见。

    当然,国内能写出此文的人还是很少很少。

    我也很支持您与孙商榷——他确实是知识不足却自视过高。

    《医学与哲学》应该能采用此文。

    我还是那句话:作者对研究对象若没有科学的认识,则无论他写多少文字,终究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关于“气”,《20讲》的第一讲还是足够清楚了,尽管现在看来可以表达得更简洁一些。

                                             洪钧于2009-10-08 

赵老师:
    我只有一个儿子,您那年来的时候,他正在英国学习,本科是商务英语,硕士是商务管理。本来希望他能够在国外立足,结果他不喜欢从事经济工作,只好回来再作打算。后来通过正规考试,上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非医攻博”专业,好在他还很感兴趣,对您也非常崇拜。昨天他还想跟您回信,被我拒绝,我说:“你先跟我学几年后,再跟赵伯伯请教。”   

    “中医学‘气’概念要想从其哲学属性科学化,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确实有语病,但是改成“要想把中医学‘气’概念的哲学属性科学化,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成立。因为,哲学概念不可能科学化,但是我们已经尝试了很多,做了很多无用的工作。我所说的“不可通约”主要在这里。

    实际上,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不要说创立一个体系,即使为现代医学做一点修修补补的小事就非常不容易。试想,既然中医有那么多的优势,而且二者又很容易兼容(即通约的意思),我们这些学中医的岂不是可以不信手拈来,马上就成果累累(你管它是姓“中”还是姓“西”,发展中医还是发展西医)?但是,我们做了几件像样的工作,能够让现代医学承认?因此,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跟您回信之前,我又看了一遍您的《二十讲》的第一讲和第四讲,感觉您的“宏观融合,通约内核”太轻松,无论“气”还是“脏腑”理论,您的考证我都十分赞同,必要性也很充分,就是没有具体方案。事实上,现在重要的不是思想问题,而是方案和操作问题。

                                            聂广于2009年10月9日下午 

聂大夫:您好!

    原来您只有儿子!看来是当年我听错了——一次吃饭时有人问您“姑娘”在美国留学怎样。

    不管怎样吧!我更加疑惑了。

    我很不理解令郎目前的选择——大概是您起了大作用。

    简单说来,我不赞同“非医读博”。

    一般说来,此举对中医无助,对读者却是浪费。

    特别是文科专业的“非医”读中医博士,很难有所造就。

    很不希望令郎看到我这两句话——对他是一种打击。但是,现实总是要正视的。

    毕业以后他更感到失望,不是莫如早认识么?

    其实我应该羡慕您。

    因为犬子很没有出息,犬子的犬子也不是好天赋。

    他们不大可能留学,也很难有机会读博。

    我觉得他们有碗饭吃就可以了。

    犬子三进大学之门,却从无大志,我也从不勉强他。因为勉强也无用,甚至事与愿违。犬子上小学时曾经测智商为全校第一。可惜他非常懒散,又天性不会处理人事。故我认为,心理素质的天赋远比智力天赋重要。

    但愿令郎——旧话叫“世兄”——心理素质较好。 

    最后再略说大作。

    其实,关键还是如何给“气”当代解读。

    大作列出“谷气”等(引用我和另一文章)说气的歧义性。这就错了。因为,这里加了定语。无论中心词有无歧义,加了定语内涵就加深了。我所谓的歧义,指“谷气”这个词(还有“精气”等等)在《内经》中是否含义相同。

    总之,至此大作就出了逻辑问题。

    作为名词的“气”,至今基本上还是两义:精神和物质——不要拿“汉语词典”的7、8种解释反驳我,因为词典编者没弄清楚。不细说了。

    建议您追查一下“气质”这个理学词语的来历,因为还在用。

    “气质”的含义,接近“天赋”,但愿世兄有做医生的气质。

    因为中医没有多少基础学科,最好先在临床上过关——即先做个好医生。

    我也觉得现在不便与世兄对话——因为他可能很拘束或者我不能平等的对待他。这是中国的国情,其实我愿意看到任何青年平等地批评我。

    至于“通约”以后再谈吧!

                                            洪钧于2009-10-09晚

赵老师:

    我不相信中医能够做出很大学问,但是能够让很多人吃饭是不成问题的。我总是觉得国内形势蕴藏危机,还是想他出去。我们都是常人,能够理解中医和传播中医也是一个饭碗,如此而已。

    气的概念在哲学方面统一并不困难,难的是它是一个哲学概念,不能当科学概念来操作。

                                            聂广于2009年10月10日上午

聂大夫:您好!

    原来主要还是为稻粱谋——毕业后拿到证书再去国外行医?

    这不失为一种选择。

    至于出去是不是一定好,就是人各有志了。

    很希望令郎一切如愿。

                                            洪钧于09年10月10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346385.html

上一篇:做人的尊严——我国当代公共道德体系的重建
下一篇:宋代“伤寒补亡”与温病学的产生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1: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