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实证主义学派

已有 1331 次阅读 2024-3-11 10:35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主要代表有英国的J.S·密尔和H·斯宾塞。其形成标志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一、奥古斯特·孔德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现代社会学的始祖。他生于法国南部的蒙彼利埃的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地方税务官家庭。自幼身体孱弱却勤奋好学。他智力超群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1814年16岁的孔德被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录取。孔德入学后重点攻读数学和工程学并阅读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经常故意违犯学校纪律而被学校开除。后来结识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并担任了圣西门的秘书。他的思想深受圣西门的影响。7年之后因政治观点分歧与圣西门分道扬镳。1826年至1830年孔德设堂讲学着手建立和宣传自己的实证哲学。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的出版标志了实证主义哲学的建立。

后期的孔德致力于在工人运动中进行科学教育和实证哲学的宣传。他同情工人的处境和要求但反对工人进行暴力斗争主张阶级调和和改良主义。晚年的孔德完全沉浸在狂热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活动之中创立了人道教致力宣传人道教。1857年孔德患癌症在巴黎逝世。

孔德生前一直生活在贫困和痛苦之中其思想也备受冷落。他的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实证哲学概论》(1848)、《实证政治体系》(1847-1850)和《主观的综合》(1856)等。

(一)实证主义原则

孔德实证哲学的核心就是实证原则。他指出实证哲学的一切本质属性都概括在"实证"这个词中。实证(Positive)一词应包含有六种含义(1)现实的与空想的对立(2)有用的与无用的对立(3)确实的与虚构的对立(4)正确的与暧昧错误的对立(5)建设的、肯定的与破坏的、否定的对立(6)相对的与绝对的对立。科学知识就应该是这种实证的知识实证哲学就是要找到达到实证知识的原则。孔德的实证原则概括起来有

首先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基础上。经验是知识的惟一来源和基础。科学知识之所以是确定的精确的是因为它们来自经验。科学知识的有用性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近代自然科学就是这一知识的典范。

其次反对讨论经验之外的抽象本质、第一因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形而上学的问题。人们的认识能力只能限制于经验范围而永远达不到那些超经验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人们如果把自己的精力花费在这些问题上是一种纯粹的理智和时间的浪费。对于传统哲学中所讨论的形而上学问题应该置之不理不予讨论。把这些问题留给神学家们去想像留给形而上学家们去作繁琐的论证吧。

再次知识的相对主义原则。人们的知识仅仅是经验的我们既不能知道这些经验的本质是什么也不知道它究竟怎样和以什么样的方式产生。因而知识只能是相对的知识而不是绝对的知识。人们的理智是软弱的认识的手段是不完全的所以永远达不到绝对的知识。他指出追求绝对的知识总会伴随使用神学的虚构和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

(二)规律来自经验

孔德强调知识来自经验他指出在经验现象之间还存在一些规律科学就是要正确地发现它们。在孔德看来规律就是经验现象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而决不是事物的本质。这些关系是在同等条件下的不变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诸如摩擦生热、化合和分解、繁衍和进化等这些都是规律科学就是对这些规律的观察和描述。发现规律的目的是为了简便也就是把复杂纷繁的现象简化为规律像把多种多样的引力现象简化为引力定律一样。

孔德还指出科学是对规律的认识但科学只说明规律的存在而不能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规律。因为为什么的问题是属于超经验的东西人们是无法知道的。所以科学只研究怎样(how)而不研究为什么(why)科学只描述经验现象而不能说明原因。

(三)科学分类

科学本身是一个有机体”,各门具体科学不过是这个有机体进化过程中分化出来的部门。从横向看各门科学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从纵向看各门科学又是有时序的进化相互之间具有因果依存关系。所以科学知识不是各门学科的杂乱堆积而是由各门学科纵横相通、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而这一科学整体的基本精神就是实证精神。实证精神是统一各门学科的基础。

科学不仅是统一整体而且还可以把这一整体划分为几个基本学科。科学可以分为五类(1)天文学(2)物理学(3)化学(4)生物学(5)社会学。至于数学它是一种工具可运用在各门学科中它在科学分类中可以排在第一位或者最后一位。

这五门科学的排列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的排列。前面的学科是后面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愈是在前面的学科发展的愈早在前面的学科比较简单在后面的学科则比较复杂。孔德认为自己的这种分类是与科学发展是相一致的。

孔德认为社会学发展最晚最为复杂、具体一直到他那个时代社会学依然还不完善。他希望能像建立物理学那样来建立一个实证的社会学。

这些科学分类是主观的但不是任意的。它是在经验范围内的划分。这种划分是以研究的方便为标准的。孔德的科学分类思想是19世纪的人们对当时科学状况的普遍看法。

人类理智发展三阶段

孔德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就是他的"理智发展三阶段"的理论。他认为这是他所发现的"一条伟大的根本规律"。"理智发展三阶段"的规律就是要告诉人们每一种主要观点、每一个知识部门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人类都不可避免地先后经历三种不同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它们也可分别被叫做虚构阶段、抽象阶段和实证阶段。孔德试图用这一理论去解释理智、知识、社会乃至个人的历史发展现象。

人类理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神学阶段。这个阶段人类理智处于刚起步阶段但是人们却本能地用自己的理智去解释那些最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去探求万物本原、现象背后的最终原因等问题试图得到关于世界的绝对知识。这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人们只能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去说明世界上的各种现象。宗教神学就是这个阶段上的产物。但是人们不会一直满足于神学的解释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人的理智逐渐进人形而上学阶段。

形而上学阶段是理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是一个过渡阶段是改头换面的神学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人们的理智依然在追求万物本原和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追求绝对知识不过人们是用超经验的抽象概念(实体)代替了超自然的神灵采用抽象的逻辑推理和空洞的思辨代替了想像。这个阶段上形成了一些独断论的哲学体系和理论这些理论摧毁了人们对神学的坚定信念。但这些理论只有破坏作用而无建设作用只能带来人们的思想混乱。这个阶段很快就由新的阶段所代替。

实证阶段是理智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人的理智成熟了。人们完全放弃了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放弃了对绝对知识的追求。这一阶段上人们以科学研究为基本特征尊重经验事实依靠观察和理性的力量去说明、解释现象发现规律人们把一切知识都看成是关于经验现象的知识并且都是通过经验加以证实的肯定的可靠的知识人们也意识到了知识是与人的身体结构和状况息息相关因而是相对的。

孔德认为这个规律是自己第一个发现的并指出理智发展三个阶段的规律可以由人类理智发展的历史和个体理智发展的历史得到证明。他认为从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可以发现神话产生于远古时代的人类理智的想像宗教也是古代社会的产物后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取代神学思维方式出现了众说纷纭的抽象的哲学理论体系近代以来的实证科学的发展显示了人的理智进入实证阶段。人类理智的发展历史正是遵循了这样的一条规律。

从人类个体理智发展的历程来看也同样遵循了三个阶段规律每个人在童年时期是处在神学阶段喜欢听神话故事还会创造神话好想像。到了青年时期个人则处在形而上学阶段。这时青年人已不相信神话而转向爱好抽象思维对任何事情都喜欢刨根问底问一个为什么追问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决定力量而且好高骛远。到了中年时期的人经过生活磨难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不再崇尚空谈和好高骛远而喜欢实实在在地干些具体事重经验、重观察处于实证阶段。每个人只要回顾一下自己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体验到这一根本规律。

各门科学理论的发展也要大体经历这三个阶段科学发展的早期受神学的统治天文学表现为占星术化学表现为炼金术。而到中期则受形而上学思维的支配力求在经验的自然现象背后寻找抽象的物质或精神实体或动因。现代科学均已进入实证阶段并取得一系列实际的成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古代是神学阶段。在这个社会里知识受到神学统治在政治上是"君权神授"的君主专制的神学政治。中期是形而上学阶段这个阶段上的科学知识被形而上学化。政治上空谈民主、平等、自由等抽象原则是民主契约政治。现代社会应是实证社会科学是实证科学哲学也是实证哲学。社会则是工业社会社会施行实证政治统治。人们处理社会问题时注重观察和务实借助自然科学规律调节社会秩序人类社会已达到了高级阶段。所以这个规律又是一条社会发展的规律。

孔德的"理智发展三阶段"理论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人类思想和社会的发展肯定规律在其中的作用是合理的。他用人的思想理智去解释思想、学说乃至社会发展的原因。他试图用一个不变的"公式"去解释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历史必然会出现生搬硬套主观杜撰而囿于形而上学的抽象思辨之中。

)其他

孔德用实证哲学的观点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现象并提出一套相应的理论他称之为社会学。正因如此他被公认为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

孔德的社会学是在批判18世纪启蒙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指出这些社会学说都只是处于形而上学阶段上都是普遍带有思辨的抽象学说。这些学说只是从"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解放"的抽象原则出发这些学说对于批判封建社会动摇人们的旧有观念是有功劳的但是它只起到破坏作用只能给人们思想带来混乱而不能起到建设社会、建立社会新秩序的作用。所以必须要有新的社会学理论取而代之。

孔德指出作为社会理论和物理学本质上是一样的物理学理论可以分为动力学和静力学因此社会学也可以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两个部分。通过社会静力学可以用静态的视角研究社会的组织和结构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社会动力学则是从动态的视角历史地研究社会的发展过程。

此外,孔德所提倡的宗教就是人道教。这里一一略去。

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是英国实证主义的最早代表也是19世纪英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父亲詹姆士穆勒是一位颇负盛名的学者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伦理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而约翰穆勒没有进过学校主要是在他的父亲的教育和熏陶下自学成才。三岁就开始学习希腊文12岁时已读了大量希腊和拉丁文的文学和历史等方面的书籍。1820年他到法国受到了孔德的影响。他虽然没有和孔德见面但他从1841年开始与孔德建立了通信联系。

他赞同孔德哲学的实证思想但反对孔德的实证主义作为精神权威和实际制度更不同意孔德的人道教。他们的分歧最后导致了争论和决裂。但孔德对穆勒的决定性的影响是后来研究者一致承认的。

穆勒1823年随父亲到英国东印度公司任秘书直到1858年该公司解散才离开。1865年他当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1873年病逝。

穆勒的主要哲学著作有《逻辑体系》(1843)、《论自由》(1859)、《功利主义》(1861)、《孔德和实证主义》(1865)。

穆勒深受英国传统经验论影响并把它与实证主义思想结合起来通过心理学和逻辑学来论证和充实实证主义。

(一)物是感觉的恒久可能性

一切知识都是源于感觉经验经验的来源不是知识所讨论的问题寻求经验外的世界本质、基础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知识应以经验范围为限。

在认识对象问题上一般人都认为在人们的经验之外存在着某种对象。穆勒指出所谓的外在对象、物等都不过是经验的东西不过是感觉的恒久可能性。什么是感觉的恒久可能性?他举例说我看见一张白纸当我闭上眼睛或到另一个房间我看不见白纸了但我仍记得它并相信如果睁开眼睛或再回到这个房间我仍将看到白纸。又如我坐在桌子旁时有了桌子的视觉触摸到桌子时有了桌子的触觉但是当我只看到桌子而未触及桌子这时我也会联想到如果我触及桌子就会产生触觉如果离开了这间房子没有关于桌子的视觉和触觉但我也会联想到。所以我们对某物的存在的信念主要不只是由于我们现在感觉到它而是由于我们相信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都能同样感觉到它这就是感觉的恒久可能性。这些感觉的恒久性、固定性、有规则性构成了对象、物使我们相信它们的存在离开了感觉物、对象只能是一种假设。

(二)规律是心理的联想

穆勒很赞同孔德关于规律的看法规律不过是现象之间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这些关系产生于感觉的恒常联系。

至于因果性问题穆勒承认因果关系的先后必然性但是这种必然性不过是经验之间的必然性。并非所有的先后关系的现象都是因果关系只有那经验上的恒常不变的和无条件的先后关系才是因果关系。所谓"无条件"就是它不仅在过去的经验中是恒常不变的而且在将来也是恒常不变的不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非因果的先后关系在过去经验中虽然也是恒定的但却是有条件的像白天和黑夜的先后交替就要依赖于地球的自转。

科学就是揭示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和规律科学所揭示的只能是经验现象内的因果关系和规律。一切科学知识都不过是关于经验现象的知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知识。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原因的"形而上学"知识是根本认识不到的。人们的知识也是相对的但知识的相对性不是指知识的不稳定性或不分正确和错误相对的知识仍具有其确定性和正确性而这种确定性则是对经验现象的恒常不变性的把握那种最终意义上的知识的确定性是不存在的。

归纳主义的逻辑学

穆勒在逻辑学上有很重要的贡献同时逻辑学也是他实证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穆勒指出不仅要研究经验科学已经发现的规律还要研究发现这些规律的方法论证这些发现的可靠性。这是哲学要研究的任务也是逻辑学的任务。他试图使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方法论。

穆勒从经验论出发指出科学逻辑是归纳逻辑强调归纳法是发现和证明科学知识的惟一工具和方法。因为任何知识都是源于经验事实都是对经验事实的归纳并通过归纳法加以证实。归纳法的重要之点就是通过它可以获得新知识。

演绎法不是一个科学方法因为首先演绎推理从内容方面来说是同义反复。演绎推理的结论并不增添新知识结论已经包含在大前提里结论只是对大前提的内容的重复。其次演绎推理在形式上犯了窃取论据的错误。因为演绎推理结论的正确性是由大前提的正确性来保证的而大前提的正确性又是以归纳法作基础的。没有归纳法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只能是窃取一个没有经过论证的论据来作前提。

归纳法尽管很重要但是归纳法由于休谟的质疑也面临困境诸如人们的认识是怎样从过去进入未来从个别现象提升一般从有限经验推向无限经验等问题。穆勒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他指出(1)归纳法是以因果律作为基础的因果律本质上是过去经验中的某种恒常联系。(2)归纳法并不是由个别到一般、由有限到无限的推理而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由有限到有限的推理。科学上的所谓"一般命题"、"普通命题"都只是带有假说性质的命题。归纳推理的结论以及它所追求的目标并非要达到真正的普遍性而只是要确定这个结论在过去的经验现象中存在并在将来的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有效的。(3)过去人们之所以责备归纳法不能保证其结论的可靠性主要是因为这个方法太粗糙、不严密、不科学为此他创立了"归纳五法"以达到获得知识的可靠性。

穆勒的"归纳五法"是由求同法、差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这五种方法构成的。穆勒的"归纳五法"对逻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发展了归纳逻辑并在近代科学发展中产生过重要作用。但是穆勒并没有在理论上根本解决归纳逻辑的可靠性问题。实际上归纳法的可靠性问题决不是仅靠归纳主义者所能解决的。

功利主义的伦理观

在伦理问题上穆勒深受边沁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从经验主义和边沁思想出发阐发了他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在善恶问题上穆勒持经验主义的立场。善恶观念植根于人的经验之中不同的外部刺激在人们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觉有的使人快乐有的使人痛苦。人们本能地追求快乐感觉得到它们就会使肉体和精神得到满足从而感到幸福这就是善人们逃避痛苦逃避不了肉体和精神受到摧残就感到不幸就是恶。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善恶无非是快乐与痛苦的感觉在人心理上构成的联想。

穆勒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认为功利能给人带来幸福幸福则是道德的基础幸福是人们行为的取舍标准。穆勒又对边沁的思想作了补充

穆勒的功利主义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实用主义。

三、赫伯特·斯宾塞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英国的实证主义集大成者。他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没有上过大学通过自学当上了英国铁路公司的土木工程技师。后来兴趣转向了哲学和社会科学经常为各报刊杂志撰写稿件。1850年他发表了《社会静力学》而引人注目。从19世纪的50年代开始他着手全力建立自己的综合哲学体系的工作。1860年写出了体系大纲1896年完成全书10大卷。这是一部几乎无所不包的实证哲学体系大全在英国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被称为学术界"思想泰斗"、维多利亚时代的亚里士多德。1903年他在伯莱顿去世。

他的思想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边沁的功利主义和孔德实证主义影响。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社会静力学》(1850)、《进化的假说》(1852)、《心理学原理》(1852-1853)、《综合哲学》(1858)、《第一原理》(1860-1862)、《社会学原理》(1876-1896)等。其中最主要是《第一原理》和《社会学原理》。前者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后者阐述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

斯宾塞自称他的哲学是"综合哲学"它从力学、生物学、社会学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

不可知的实在论

斯宾塞在知识论上坚持了休谟和康德的思想。他把宇宙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可知世界也就是现象世界。这是人类认识的对象我们的知识就是对这一世界中的现象描述和记录。不可知世界是指现象背后作为万物之始的实在世界。对于这个世界我们虽有坚不可摧的信念把它设想为我们一切主观感觉的相关物。其实我们不能认识它它对我们永远是个不可解的宇宙之谜。尽管我们的认识是由这个"实在世界"引起的但我们的认识只是关于这个世界的表象和符号虽然我们能够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我们却无法加以把握。

斯宾塞把牛顿力学的观点引进哲学来解释客观世界(不可知却又实在的世界)。这个世界表现为一种力的恒久性这种力的恒久性是一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根源同时也是一切知识的普遍性、因果性和必然性的来源。但是这种力却是不可知的。因为人们认识它就必须依靠感觉而感觉并不是力的映象只是力的符号。至于这种力是什么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些问题对于人的认识能力来说是绝对不可知的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科学知识只能以经验现象为对象满足对经验现象的描述和解释科学的力量是伟大的但是它一点也不能超出经验的界限。

斯宾塞指出宗教和科学是相通的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有一个不可超越的界限。科学的对象是可知的现象世界而那个不可知的世界就是宗教的领域所以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历史上宗教压制科学和科学反对宗教的事件究其原因都是出于双方的误解不了解科学与宗教的一致性、互补性。科学和宗教应该相互兼容相互宽容。他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对康德思想的继承。

机械的均衡论

斯宾塞十分推崇进化论进化论可以说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他把"进化"概念引进哲学放在"力的恒久性"学说的基础上研究。

"进化"概念有三层意思首先进化是事物变化的第一个阶段即从分散的未成形状态到集结为可感知事物的过程。他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经过从不可感知中产生和又消失到不可感知中去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由分散的粒子集结起来形成可感知的事物导致力的平衡和运动的消失由集合体分散为粒子而获得运动。前者就是进化后者就是退化。进化和退化现象都是普遍的地球、生物、社会组织、语言等都有这样的过程。

其次进化是一个事物由单一变成多样化的过程。这种情况在社会领域中最为明显像人体的进化就是从原始人的千人一面日益走向个性化、多样化。社会的文学、建筑、服饰等的进步总是意味着花样增多。

第三进化是指事物从不稳定走向稳定、固定的过程。

斯宾塞的进化论是在当时科学水平的状况下对进化现象所作出的概括。他对进化的原因作了解释。进化的原因就是不可知的力的恒久性。事物最初处于纯一状态由于各部分受到了不同力的作用就产生了不平衡于是开始了进化过程。由于力的恒久性使得进化持续不断因而当各部分的力达到了平衡事物就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事物进化就是通过不断保持力的均衡而实现的。但是这种均衡不是永久的在力的作用下这些均衡会被打破呈现出退化。他认为事物的进化的结束又是下一轮变化过程的开始事物正是由不均衡到均衡再到不均衡的循环往复从而带动了整个世界的进化。

在斯宾塞看来力是持续并且守恒的某一事物的运动消散必然转移到另一事物而得到集中。物质和运动在数量上是一定的不论运动引起物质分布向哪一方向发展到了一个极限以后不灭的运动又必然引起物质向相反方向分布造成此起彼伏的进化和解体过程。

斯宾塞的"均衡论"是时代的产物他把进化、能量守恒和转化、物质不灭定律都用来对世界各种现象进行解释。这是实证主义的一个特色。但当他把"均衡论"用来解释社会现象时就体现出了局限性在社会中各阶级、政党、各种力量之间要保持平衡社会才能稳定和进步因而他反对社会革命鼓吹改良以实现社会进步。

社会学

同孔德、穆勒一样斯宾塞也试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他利用生物学和进化论的观点建立了自己的"社会有机论"。

斯宾塞认为社会进化与生物进化一样都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普遍规律。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人、团体、民族和国家也是如此。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他认为如果没有优胜劣汰就会造成个人、社会的倒退。斯宾塞把人类区分为优等民族和劣等民族、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而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是天然的优等民族他们理所当然成为世界的统治者。这些都表现了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些观点为当时资本主义各国的对外扩张和殖民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424858.html

上一篇:[转载]神性、思辨与实证:人类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三阶段论”
下一篇:[转载]人类的食盐历史和高血压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3 宁利中 尤明庆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