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武昌桂家(3)

已有 1457 次阅读 2023-7-22 18:23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二女儿桂质玉支脉

王元化说过一段之后被很多人引述的著名话语:“记得小时候一位学圣品人(基督教牧师)的长辈冯传先姨父对我说,《圣经》上说的‘你要做世上的盐’比‘你要做世上的光’更好,因为光还为自己留下了形迹,而盐却将自己消融到人们的幸福中去了。作为中国的一个学人,我佩服那些争作中国建设之光的人,但我更愿意去赞美那些甘为中国文化建设之盐的人。”这段生动的话语,使得原来的宗教比喻,成了许多有志于文化建设之人的追求目标,也是我心目中桂希恩老师崇高形象的隐喻。

这个“冯传先姨父”是谁?我搜索了一下,发现华中师范大学校史里的“文华大学篇”记载:1911年,9名学生被授予文华首批文学学士学位。他们是朱德祥、房宗原、傅德润、黄馥亭、桂质朴、吴沾恩、冯传先、曹道发,以及后来成为华中大学校长的韦卓民。

这里面包括桂质朴和冯传先。我再搜索这两个名字,竟然一无所获。我推测,桂质朴可能是桂美鹏的二女儿桂质玉,从年龄上看,桂质朴1911年大约是22岁,符合“文华首批文学学士学位”的年龄,而他们家又在附近,且与冯传先同期。文华大学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187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在该址东北方向的一片土地上创办了武昌文华书院,文华书院是一所教会学校,后来改为文华大学、私立华中大学。文华大学旧址位于武昌昙华林湖北中医药大学校园内,现保存有圣诞堂、翟雅各健身所、女生宿舍、神学院、博育室(即理学院)、文学院(校政厅)等。

这一支脉的相关情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资料。

三女儿桂德华支脉

2010-12-22 16:10,《爱思想》发表了胡晓明的在“思想与创痕──王元化传(1-4)”,其中提到桂德华:

三姨桂德华是元化小时最亲近的,她酷喜文学,曾去英国和欧洲求学,回国后任圣约翰大学等校教授,教外国文学。元化自小喜爱文学,一是母亲的熏陶,一是三姨的影响。当然,也不要忘了提及慈祥的老外婆常常带他去看戏。晚年仍酷喜京戏的王元化,总忘不了这一段童子戏缘。总之,一个同情革命,而又知识程度甚新的大家庭,一种混和着基督教的爱心与中国旧时士大夫刚正严苛性格的教育气氛,一种深受宠爱的独儿子身份感(他有三姐一妹,和一个在他童年就已夭折的大姐),这就是他童年的生长背景。

北京生活还有一个经常去处,就是每周都要去附近一座小小的礼拜堂,参加英国圣公会教士开的“主日学”。圣公会的传教士,多半是些英国老姑娘,生活简朴,为人和善,喜与人接近。她们常常来元化家里作客、谈天,有时也拉着元化,到礼拜堂去玩。元化从小与姐妹、姨母亲亲近惯了,于是跟这些女传教士也相处得好。这时元化和姐姐先后得了一种很厉害的眼病,眼底出血。找了协和医院的教授看,也没有把握,只有躺在床上静养,几乎就这样卧一年。母亲急得不得了,这时女传教士常常来家里陪母亲说话,还带来了盲文课本,教士与他们家的关系就是这样亲密。元化家里,大家吃饭前总要一起背诵公祷文。一直到初中,这种仪式才不坚持了。三姨母去世时,四姨母在她门口写了一个大大的“爱”字,元化和所有的表姐弟们,一个个进去和她告别。三姨母对元化很好,这个大大的“爱”字,连同三姨母温和的神情,一直留在他的记忆里。后来他回忆三姨母以及童年家庭基督教影响时,说过这样一番话:

三姨母正是一个很能体现基督教仁爱的人。我觉得基督教家庭对我的影响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人人都是有缺点的,莎士比亚也说过类似的话,虽然他不是基督教而是异教,但他的话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说,“上帝造人,为什么要他先有了缺点,才成为人?”基督教有原罪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与生俱来的罪,所以人不可以成为一个神。恰恰因为如此,对人身上的缺点,可以采取一种谅解、宽恕的态度,而不是非得嫉恶如仇。其次,基督教给我们的好处,是人可以比较谦虚,不觉得人可以和神一样,所以我年轻时对领袖没有什么崇拜,对鲁迅我是有一些崇拜的,但没有到偶像的地步。二次文代会,我到北京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许多人都怀着虔诚膜拜的神情拥过去,我觉得自己没有这个情绪,只有我这样站着,内心不免有些惶恐。这大概就跟基督教有点关系,因为在神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笔者在网上搜索,这似乎是关于桂德华的为数不多的文字之一。“记中国第一位女性精神病学专家——桂质良教授”)一文描述:“桂质良的三姐桂德华(生卒年代不详)爱好文学曾到欧洲留学。回国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执教外国文学。”因此推测,桂碧清之所以姓桂,可能与过继给了她的三姨,而她的三姨可能终身未嫁。当然,这完全可以从桂家尚健在的后人那里求证,此处暂时存疑。

儿子桂质庭支脉(未完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96269.html

上一篇:武昌桂家(2)
下一篇:武昌桂家(4)
收藏 IP: 120.229.67.*|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