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大众医学》的少年记忆

已有 1409 次阅读 2023-1-19 21:30 |个人分类:感悟人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从1948~2023年,《大众医学》已经创刊七十五年了。刚才读到刘原的“《大众医学》七十年(1948~2018年)”,不禁勾起了我近60年前对它的往事回忆

那是1964年夏,正值我小学二年级的暑假。身为极右的父亲,已经从赵李桥的劳改农场释放,回到老家叶塆继续劳动改造。40岁的他虽然一落千丈,但他没有放弃,我们兄妹可能是他人生冀望和最大动力。从1964年到1966年,夏天是我们陪伴父亲和祖父的苦涩岁月,也是培养自我管理的最早尝试。

当我们从一个叫做“马坪”的小镇,随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往他和祖父耕作的老家,整个暑假就与那里的山山水水、村童邻里融为一体。当然,更多的是读书、做作业和写日记,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没有课堂和老师管理的时光,还有父亲工余的辅导。每年,妹妹只作短暂的逗留,然后回到母亲身旁,而我则要度过漫长的假期。每天晚上,在家门口的露天床铺上,当我们裹着薄薄的床单,摇着蒲扇抵御蚊子侵袭的时候,也是我们父子难得的快乐时光。父亲给我讲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科学趣闻,不仅极大地鼓励了我的好奇心,也无意灌输着人类文明匍匐前行的艰难历程。这些故事,也是我日记的题材,因为在暑假里每天要完成一篇日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形成了“前30年写日记,后30年写博客”的习惯(前30年指1978年上大学开始,后30年指2006年开始的正在进行时)。

大约三年级的那个暑假,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两本1958年停刊前《大众医学》,把我看的津津有味。那时候的边远农村,能够读到的书实在少得可怜,两本《大众医学》成为我记忆一生的少儿科普,而不厌其烦地反复其中。不过,随着岁月的淹没,已经记得那两本书的大多数内容,只有关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生动介绍还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只是阴差阳错,当过六年半工人的我,竟然在恢复高考后走进了医生的行业......

附刘原:《大众医学》七十年(1948~2018年)

资料来源:今传媒,2020年4期

摘要:创刊于1948年的《大众医学》,至今已经走过七十年的历程,作为我国创办历史最悠久的健康类科普期刊,它对于我国人民健康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众医学》七十年发展历史的梳理,包括创办溯源、读者目标群体变化以及栏目设置变迁等,以期对《大众医学》创刊以来的发展做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全貌式说明,展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健康科普之路的发展历程。

健康科普期刊作为对普通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健康科普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科普期刊以其权威性、优质性、普及性为优势,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是传播健康信息、促进人们健康观念形成的重要渠道。作为我国办刊历史最悠久的健康科普期刊,《大众医学》自1948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普及医学保健知识,提高国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在健康传播领域影响深远。

一、创办溯源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在政治上面临重大变局。此时,鼠疫、天花、霍乱等恶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我国民众的健康[1],而医疗服务的主体又多为传统中医以及草药大夫,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系统的医学教育,对这些大面积的流行疾病和疫情无法应对[2]。在1949年,全国仅有医疗卫生机构3 670个,卫生人员54.1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8.5万张,人均预期寿命仅有35岁[3]。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对于匮乏的医生数量以及专业设施,使得人们的健康意识十分淡薄,病情无法可到及时控制。因此,专业性的防病治病、医疗卫生知识普及迫在眉睫,《大众医学》应运而生。

《大众医学》创刊于1948年8月25日,编委会由于光元、过晋源、裘法祖、杨述祖、谢毓晋等十六位著名的医学家组成。杂志为月刊,每逢单月出普通号,双月出专号,定价三角。于1960年停刊,1978年复刊。该刊的创办由来是1946年底过晋源教授和裘法祖教授应《科学大众》主编王天一之邀,在《科学大众》杂志上开设“医学问答”专栏。该栏目最初由两人自问自答,在刊出两期后,这种新颖的医学普及方法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读者纷纷来信咨询医学和疾病问题[4]。《大众医学》便在这种情况下得以诞生。该刊作为专业性的医学普及期刊,其主要宗旨就是将医学大众化,为民众普及卫生、医药及防病保健知识。《大众医学》除了有医学专家撰文外,同时也面向社会征稿。在《大众医学》的发刊词中,编委会提到了其创办缘由:

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很得力于科学家许多的发明,医学家和医生的功绩功不可没。可是尽管世事怎样变幻,潮流怎样动荡,中国的医学却像是无动于衷似的。今天,从穷乡僻壤到小城大邑,我们民间的治病,仍然有许多迷信神佛,迷信香灰,迷信仙方的;比较“改良”的,则是把万千种的疾病,听凭一位“祖传师授”的所谓“国医”两枚手指、一双眼睛的裁判。传染病的蔓延,归之于瘟神的肆虐;不治而死亡,说是天命所使然;我们的同胞,岂不是太无知,太无辜,亦复太可怜了!

……

我们是一群医药工作者,为了想提高大众对于医药常识的了解,为了想唤起大众对于现代医学的需要,为了想促进大众对于卫生设施的注意,为了想帮助大众对于身体健康的保养,为了我们人民的幸福,为了我们民族的健康,我们开始尝试“大众医学”的出版[5]。

在发刊词中,“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人民的幸福”作为办刊的终极目标被明确提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发刊词中提到希望《大众医学》能成为“一本通俗的医学月刊”,这说明当时的工作者不仅仅将医学知识以及现代卫生体系视为精英垄断的资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認为医学卫生知识能够向普通大众传递普及。《大众医学》的办刊目标是做医学知识的大众化普及,因此自办刊伊始就区别于其他的专业性医学期刊,如创刊于1915年的《中华医学杂志》。相比于专业性医学期刊的严肃性与专业化,《大众医学》更具有普及性,从民众的话语方式出发普及健康知识,以满足当时中国社会民众的信息需求。

《大众医学》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它是当时创刊最早的健康科普杂志,同时还在于它与中国社会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它针对不同时期人民群众关注的健康问题进行科学的指导分析,涉及的内容具有时代性,切实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健康信息需求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

二、读者目标群体定位变化

《大众医学》自1948年创刊以来,七十年中,其读者目标群体经过了从“模糊”到“以普通医务工作者、中级医校同学以及有相当文化水平的读者”再到“广大劳动人民”最后到“普通大众和中老年群体”的变化。从读者目标群体的定位变化可以看出,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大众医学》面向大众的健康知识普及经过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

创刊伊始,《大众医学》将读者目标群体锁定为“中国的人民群众”,此时,刊载内容大多使用专业术语以及教科书式的材料,忽略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与普通人民群众的话语方式存在距离。同时,在新中国刚成立的这个阶段,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如天花、鼠疫、霍乱、寄生虫病才是真正危害广大劳动人民的元凶[6],但是《大众医学》的刊载内容中仅只有几篇文章对这些健康问题进行了阐述,这明显与当时劳动人民的健康需求产生了一定的脱节。随后几年,全国卫生三大方针的提出以及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大众医学》为了能使刊物对人民卫生事业有更好的贡献,读者定位则转变为主要以政府的卫生方针为导向,并结合爱国卫生运动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对象包括“工农兵”以及“普通医务工作者、中级医校同学以及有相当文化水平的读者”。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人民卫生保健事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人民健康意识逐步觉醒,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大大提升。《大众医学》的读者目标定位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产生了变化,成为一本“满足广大劳动人民需求”的刊物,并提出刊物应该要“加强其思想性,紧密配合我国的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及时反映医药卫生界的新面貌;着重介绍除四害、讲卫生、关于党所提出要消灭的主要疾病等知识,宣传祖国医学的成就,介绍工业卫生常识” [7]。1978年《大众医学》复刊后,在复刊词中写道“《大众医学》以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工农兵群众和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题材广阔……”[8],明确指出了在复刊后《大众医学》的读者目标定位。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发展迅猛,各类健康科普期刊层出不穷。随着竞争环境的激烈以及受众市场的不断细分,《大众医学》在此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健康科普之路,读者目标定位逐渐明确,“大众”二字的指向也有了具体的含义,此时《大众医学》主要读者群体为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有更多的医疗保健知识需求,育儿保健、日常护理、老年病的预防等都是其关注的内容[9]。读者目标群体的变化反映出《大众医学》在其七十年发展历史中对于自身定位的不断探索,以及《大众医学》对于“让医学立足于大众”的办刊宗旨的坚持。

作为一本通俗医学刊物,《大众医学》在卫生工作建设时期,承担着向广大群众宣传除四害、讲卫生、消灭主要疾病以及普及医药卫生常识的任务,以推动祖国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因此在1960年以前,《大众医学》读者目标群体定位主要以政府的卫生工作方针为导向。在1978年复刊后,《大众医学》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不得不明确自己的读者目标定位以增强期刊内容的针对性,满足受众的需求,随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色。

三、栏目设置变迁

在《大众医学》创办初期,栏目划分并不细致,主要栏目包括“专栏”“医药新知”“医药界人物志”“大众医学卫生顾问”“大众之声”等。在此期间,《大众医学》对于刊载内容的分类更依赖于普通号和专号的区别,其中普通号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内容有栏目划分,专号则是杂志编辑为刊载内容规定一个范围,里面的文章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内容没有栏目划分。仅从普通号的内容栏目划分来看,创刊之初,《大众医学》主要关注的是专业性医学知识的科普、医学界的重要事件以及对读者提问来信的回复,在这个阶段《大众医学》的内容专业性很强,因此很少做栏目的划分,同时,划分出的栏目基本都是暂时性存在,大多栏目都没有被延续下来。主要是由于此时《大众医学》刚创刊,对于读者的目标定位以及需求的把握不足,对话偏向于精英对大众的话语方式,因此缺乏一定对内容进行栏目划分的意识。

随后经过一定时间社会、受众的考验以及杂志的不断探索,从1996年开始,杂志的栏目设置逐步稳定,这意味着《大众医学》办刊理念和编辑方针的逐渐成熟。同时,《大众医学》对于栏目的设置进行了整合,将一些主题相似的内容融合进同一个栏目。在此期间,出现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栏目就是“医患之桥”,近年来,医患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患者与医生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这一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大众医学》自20世纪90年代末就将这一话题作为杂志的定期栏目进行刊载,对医患矛盾进行分析解读,可以看出医患关系自20世纪末就深深影响着当今社会。

2007年后《大众医学》在栏目设置上融入了新的元素,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强了对于大众话语的重视,《大众医学》的稿件都是由专家医生写稿并由编委会审稿后刊发,而在2008年后,《大众医学》设立了“我说验方”栏目,这一栏目一改由专家写稿的方式,由基层医生和普通群众来稿谈自己对于验方的理解,再由编委会审稿后刊出;二是与新媒体内容的融合互补,《大众医学》自2011年开始便设置了“微博”栏目,即对微博上专业的健康知识以及网友回帖进行摘录,以使《大众医学》能够跟上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满足读者相应的健康知识需求。

四、结语

让医学立足于大众为己任,《大众医学》七十年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本杂志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中国健康科普七十年的一个缩影。总结其七十年来的发展可见,《大众医学》读者定位经过了从模糊到明确的变化,其栏目设置也经过了从无到有、从不定期到定期的过程,在不断地探索中,《大众医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品牌特色,并在中国的健康科普期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健康观念从仅仅关心身体健康发展为包含生活、心理、饮食等的综合健康观,从对精英传播的医学知识的单向接收转变为与医学精英的对话式传播。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健康科普杂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傅虹桥.新中国的卫生政策变迁与国民健康改善[J].现代哲学,2015(5):44-5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N].人民日报,2017-09-30(009).

[4]裘法祖.我为创办《大众医学》而骄傲[J].大众医学,2008(4).

[5]《大众医學》发刊词.1948年8月25日,第一卷第一期.

[6]蔡景峰等主编.中国医学通史:现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7]大众医学[J].1959,2(112).

[8]《大众医学》复刊词.[J].1978,7(1).

[9]郝振省,汤潮.期刊主编访谈[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72666.html

上一篇:[转载]孙轶飞:从医生到科普作家
下一篇:[转载]许蕾:《大众医学》中医科普传播60年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3 许培扬 崔锦华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