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久别的多玛堂,只能如此相见

已有 1697 次阅读 2022-8-2 21:33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多玛堂离开我们34年了。

自“昙华林热”以来,多玛堂以及1978-1985年伴随我们多年的几栋西洋老建筑,常常浮现在脑海。

找到两篇怀念多玛堂的文字,并表达自己的点滴心意。

一篇来自“中医杨桢”的微博(并附照片):

我们称湖北中医学院的多玛楼是小巴黎圣母院。大学五年,我有三年是住在小巴黎圣母院。照片是在七楼顶层拍摄的,后面是多玛楼的钟楼塔,其高度可想而知。湖北中医学院当时保存全国最好最完整的庞大教会建筑群,有五栋独立的沿轴线的大型建筑,图中可以看到二个,远处是现在仅存的体育馆。多玛楼是一个大的四合院,西是钟楼,三层,南北各二层。我入校后在北一楼和南二楼住了三年,是年级最后一批搬入新宿舍的(脚下)。当时非常羡慕其他学校的宿舍,我自己住这种楼觉得羞愧,外校同学来聚会都非常不好意思。我们总觉得华中科技大学一流的水泥盒子好看。时过境迁,现在感觉完全相反了。多玛楼里面都是木头地板,室内间隔也是木材,是容易着火。现在,多玛楼已经拆除了。


图1  杨桢(左)与多玛堂的照片

网上得知,这位小学弟是一位名博,粉丝超过100万。他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授、主任医师,具有加州执业针灸师执照。关于他最著名的事件是2014年9月份,西医派微博大V、北京积水潭烧伤科医师“@烧伤超人阿宝”向全国中医发出挑战,“挑战中医诊脉验孕”。随后,杨桢表示接受挑战。后来,由于设计方案等多种原因,杨桢于2014年11月6日,发布关于“脉诊验孕”的最后声明——“别了,阿宝志安”,退出“脉诊验孕”挑战。

另一篇来自吴霞学妹的“昙华林的回忆之二:多玛堂与钟楼”,摘取了部分相关内容:

18号楼是个大门朝西的四合院,西侧的主楼就是多玛堂,是红砖结构三层楼。正中是大门,大门朝西。进大门是一个穿堂,东边是一个拱形木结构的小门,通向东边的天井。穿堂左右两侧紧靠大门的地方各有两间大教室,黑板在南北两端,学生背门而坐。教室的东侧是走廊,与四合院的其它三幢楼的走廊形成回廊。靠向天井的一侧均有护栏。钟楼就骑跨在多玛堂正中东侧的走廊上。东边的拱形门两侧,各有一座一米多宽由西斜上的木质楼梯,陡陡地上到一楼半,汇成由东向西的一座宽约2米的木质楼梯,通向二楼。二楼的走廊依旧向天井敞开,楼梯由二楼至三楼依旧先左右分上然后至二楼半汇合。到了三楼,面向天井的走廊被木格上的玻璃窗完全封闭。西侧是金匮教研室。楼梯再次左右分开,至三楼半反向汇合。在三楼半的缓步台处,已能看到整个钟楼的内部高而空的景象。木梯由三楼半汇成一米多宽的窄梯,陡陡地伸向钟楼东侧。东侧紧贴楼壁悬空一个木楼台,仅一人多宽。齐楼台上约1米多高四周都有一小小的长方形窗子。阳光照进阴暗的钟楼里,尘土在光柱里飞扬。至此,楼梯转向南边变为单侧,仅一人宽。由南-东-北-西逆时针紧贴楼壁旋转而上。楼梯早已褪漆,黑裸着,积满尘土。小心翼翼一层层上去,楼板吱吱作响。约至六七层高到了钟楼的顶层,是一层木楼板的空中楼阁。钟早已不见,四周各有一圆形小孔。夏日里,风吹过来悠悠的,很凉爽。自北边的圆孔望去,可看到整座花园山和东北角的沙湖。

天井的南侧、东侧和北侧由三幢走廊开向天井的二层楼合围。图书馆就设在南楼的西角里。......

钟楼里给人最深的感觉就是芨芨可危却又古老神秘,很像《雾都孤儿》里那个阴暗的贼巢。

钟楼的拱门边,楼梯下,各有一暗房,常年被一把锁锁着,木格子门上布满蜘蛛网。拱门朝向东边的天井有两级青石板的台阶,下大雨的时候,我总喜欢一个人站在拱门下听雨打在天井里的声音,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多玛堂的教室里每一张桌椅上都写有“中文系”,那是老华师留下的。

在另外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里,她留下了关于7号楼的春夏秋冬照片(图2),颇有点光阴流逝的伤感。

图2  博育堂的春夏秋冬

以下,是伴随我们大学时光的几栋老建筑(图3-16)的历史图片。问曾经担任湖北中医药大学校办公室主任的陈长虹同学,西洋建筑非常结实,拆的时候费了老劲。我“事后诸葛亮”地想:如果能够保留到今天该多好!

 

图3  1912年建成的多玛堂


图4  1930年代的多玛堂及东边建筑

注:抗战胜利后将多玛堂东边的建筑升层为四合院

2.jpg

图5  1980年代的多玛堂及四合院

5.png

图6  1988年拆除了一半的多玛堂及四合院

图7  1907年建成的思殷堂(1985年拆除)

 5.jpg

图8  1910年建成的公书林(2001年拆除)


图9  1910年代的公书林(左边是783班进校入住和上课的思殷堂)

 

图10  1924年建成的昙华林大门(1979年拆除)

1979年修建7层楼学生宿舍时拆除,当时没有左右两边私立文华中学、私立华中大学的招牌


图11  约1920年代前后建成的校长住宅小洋楼(南门旁,1996年拆除)


图12  建于1901年的女生宿舍,1929年重新改建后命名“颜母室”,2003年前后拆除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9756.html

上一篇:[转载]余向东:医生第一课
下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195):分头行动
收藏 IP: 120.231.245.*| 热度|

1 刘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