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称父亲为“叔叔”“伯伯”的习俗

已有 19148 次阅读 2022-7-1 09:58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从记事起,我们一直称父亲为“伯伯”,以为是我们当地的习俗。昨天中午,小严阿姨在电话中,称他的父亲为“叔叔”,我想起来小时候确实也听到过这种称呼的。于是问她为什么这样?

她的回答很让我惊奇:我们京山人把父亲比母亲小的称“叔叔”,把父亲比母亲大的称“伯伯”。难道这种称呼还有母系时候的痕迹?因为我的老家是湖北应山(现广水市),离他们京山不远。

随后,我问了从深圳回乡的老同学。他也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认为这样的称呼是一种“迷信”,与我下面“百度”的解释大致相似:

(1)我是85后,出生于江西省赣南地区的,自我打小记事开始,我就一直称呼我爸爸叫叔叔,一直从小叫到大,也不知道为什么,直到长大后才知道为啥要这样叫。

爸爸是我的亲身父亲,亲爸爸,打小记事起,从小就一直称呼我爸叫叔叔。小时候还问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小伙伴都叫自己的父亲叫爸爸,为什么我叫叔叔,我爸爸哪里去了?妈妈笑着说:“傻瓜,叔叔就是你的爸爸”。我又说,为什么叫你又叫婶婶,而不是叫妈妈。我妈又说:“你叫爸爸叫叔叔,那当然叫妈妈就叫婶婶啊”。那时候自己还小,也搞不懂为什么。

原来有这样一个习俗,他们称谓自已的父母不是用爸爸、妈妈,而是用一种比较疏的称呼来叫喊自已的父母,把自已的父亲称之为阿伯或阿叔,把自已的母亲叫喊成阿姆(mei)或阿婶。有些甚至把母亲叫成阿娘。

这种现象,在六七十年代以前较为普遍,七十年后逐步改观,到现在,基本上都是按照标准的称谓来称呼自已的父母亲了。

在称呼上叫疏一些是为了避免和减少父子、母儿之间的命运冲突,即是相冲相克(佛相学术语),主要与生辰八字有关。这样能使孩子减少一些疾病。叫疏一些能给孩子带来好运,能使孩子快点健康长大”。

例如,在农村只要小孩一出生,通常便会叫算命先生帮忙排八字,根据天干地支,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推导排出一个人的命理。首先你五行欠什么,取名就会取与之相关偏旁的字,好让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得以均衡,以之趋吉避凶。再者就是看小孩会不会跟家里人(特别是父母)会不会有冲突(相克),如果有的话,就要过继(也叫过房)给别人带,给人做儿子,或者在称呼上叫疏一些。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小孩如果命硬的话,可以去拜神明、拜外人为二爷,或者找结拜兄弟等,这样小孩子才不会那么多事,比较乖。

说到农村的过继习俗,类型是有很多种的,但大部分是在兄弟间或亲房中进行。比如:有的要过继到远一点的地方;有的只是过继到出了屋檐水而且要同喝一口井水的,而有的则是过继给不出屋檐水的同屋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同屋的人也就是家里的叔叔伯伯了,这样的话,假如这个小孩是某个人的长子,过继给叔叔的话,那就叫生父为伯伯了,叔叔还是叫叔叔(因为过继关系,叫法上就有别叫那么亲),因为是长子的原因,生父后来生的弟弟妹妹们也跟着老大的叫法就自然而然了。有的算命先生说孩子应移房过祖,不然不利。但自己孩子怎能送与别人?就只好在称呼上改变。少时对父母这么称呼,长大了还是这么称呼,习惯成自然。

(2)晋东南地区对父辈的称谓词总共用到了六个核心称谓词,它们分别是:“爸”“伯”“爹”“达”“叔”“爷”。这六个核心称谓词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爸”、“伯”,既可以用来称“父亲”,又可以用来称“伯父”,还可以用来称“叔父”。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高平县城和高平永录镇。第二类是“爹”“达”,可以用来称“父亲”和“伯父”。例如潞城、平顺、壶关、长子,称父亲为“爹”,伯父为“大爹”;黎城称“伯父”为“大爹”;沁水、阳城、沁源、沁县称父亲为“达达”;黎城称父亲为“达”;陵川县礼义镇称伯父为“大达”。第三类是“叔”“爷”。“叔”只可以用来称“叔父”,“爷”只可构成称谓词“大爷”来称呼“伯父”。语言是处于不断演变过程中的,后出现的称谓词往往可以替代原有的词,大致可以这样推断:父辈称谓词中,“叔”“爷”年代最为久远,“爹”“达”其次,“爸”用来称呼父辈出现最晚。

(3)主要是算命的,算出来这个孩子和父母相克。所以不叫爸爸妈妈,叫叔叔。

(4)有篇文章叫“克母之女——对张爱玲《心经》的精神分析解读”,其中讲到:

正是这种恐惧,使得人们采取了反“克”之道——转移:过继、拜干亲或是改称呼。过继是把自己的子女承寄到别人的名下,认别人为父母(如许小寒正是被过继给三舅母);拜干亲是指孩子除了自己的父母外,还认一个干爹干妈;改称呼是指不管爸爸为爸爸,而称“哥哥”或“叔叔”等,也不把妈妈称为妈妈,而叫作“姐姐”或者“婶婶”、“阿姨”等。总之,这样就能够转移命相,能使上下和睦,家道昌盛。

(5)另一篇文章说,陈忠实先生写过一篇《父亲的树》,也提到他家乡的这种旧俗:

兄弟多的家族,同一辈分的老大,被下辈的儿女称伯,老二被称爸,老三老四等被称大。……我至今也仍然按家乡习惯称父亲为伯。父亲在他那一辈本门三兄弟里为老大,我和同辈兄弟姐妹都叫一个字:伯。

实际上,把父亲叫“伯”、叫“大”,不只是陈先生家乡的习俗,以前不少地方都这么叫。但其标准比较混乱,细微处多有差异。

我二伯跟陈忠实同岁,1942年生。他说他小的时候,我们村凡是身为长子的人,下一辈不论子侄,一律称之为“伯”;非长子者,子侄一律称之为“达”(音如此)。村里只有一家人把父亲叫爸。到我小的时候,还能听到不少人把父亲叫“达”,但好像没见过叫“伯”的,长子毕竟是少数,估计那会儿都下世了。

费秉勋先生比我二伯大三岁,1939年生,我们两个村相距五里,而他对此又有不同的说法:父亲若为长子,子女可以“伯”呼之,也可叫“达”、叫“爸”。父亲不是长子,叫“达”、叫“爸”皆可。总之,并无严格规定。费先生父亲居长,他就把父亲叫“达”。

吾乡人说到“伯父”、“梁山伯”等书面语时,“伯”与方言的“北”同音。但到口语里,就把“伯”念作“辈”。《白鹿原》第三十四章说:

赶到离县城还有四十里的麻坊镇时,遇到了唯一一次盘查。……鹿兆鹏从一个哨兵盘问的口音里听出他是当地人,他把“三”的发音说成“桑”,把“伯”的称呼叫作“贝”,这是麻坊镇周围十数个村子居民的一种奇特的发音。

小说里的“麻坊镇”,应该就是蓝田华胥的油坊街,与陈忠实先生的老家西蒋村隔灞河相望,直线距离两公里。陈先生在《父亲的树》里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业社之前,他父亲常在油坊街上卖木柴,一百斤能卖一块到一块二毛钱。

我们再看看其他地方更年长的人怎么说。

郑涵慧老师,1934年生,老家在长安杜曲新街村。她说:新街、上寨等地,某人若为长子,子侄都把他叫“伯”。郑老师的父亲排行第四,她自己把父亲叫“达”,她伯父的孩子把她父亲叫“四达”。(顺便说一下,郑老师是歌手郑钧的姑妈。)

据以上几位老人的说法,旧时西安地区对父亲的称呼有“伯”“达”“爸”(此外还有叫“爹”的)。而被子女叫作“伯”的人,似乎必须是长子。

孙立新先生在《西安民俗文化》一书中说,把父亲叫“伯”的情况有三种:父亲比母亲年长很多;父亲为独子;父亲为长子。我母亲把我外祖父叫“伯”,外祖父是家中独子,门中长子,比我外祖母大十岁,刚好把这三种情况占全了。我们县上还有人说:父亲得子女晚,年龄比子女大得多,子女可以“伯”呼之。

把身为长子的父亲叫作“伯”,应该是旧时大家庭和嫡长子制的产物。子女和侄子、侄女们不分亲疏,对其人采用同一称呼,即能凸显嫡长子在整个大家庭中的地位,又能体现子侄间的亲密,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当然,这样也有不便之处:在陌生人听来,你叫“伯”的那个人,到底是你伯父还是你父亲?

至于“达”,本字应该就是“爹”。孙立新先生说:“爹”在古汉语里曾读作dia,后来有的地方念成da。由dia变成da,语言学里叫语流音变,是一种减音现象。

就我所知,河南也有把父亲叫“伯”、叫“达”的,同样跟排行有关。山东莒县籍作家毛小懋说,他们那里把父亲叫“达达”,而他的父亲、伯父则把父母叫叔、叫婶子。他说,这大概是因为他祖父排行第三的缘故,湖北郧阳就有父亲行三故而将父母叫叔叫婶的。

这些古老的称呼现在已消失殆尽。以后的人听到这种事,恐怕会大惊小怪。我们那儿有句话说:骚情得把丈母娘叫姨呢。但有的地方还真就把丈母娘叫姨。少见多怪,不外乎两种原因:以前主要是因为地域间交流太少,往后则会因为文化风俗趋于一统。要知道文化的统一,也就是文化的消亡;参差多态,最终会变得整齐划一。

(6)我们这就管“父亲”叫 “伯伯”,但是不念伯伯(bobo),而是伯伯(baibai)音同 “白”,据我了解只有我们这片儿的才这么叫(豫北),父亲的哥哥是叫“大爷”,大爷的妻子叫 "大大",音同 “大”,但估计不是这个字。

我是河南邓州人,我爸兄弟四个,他排行老二。在我们农村我大伯家儿子应该叫自己爸叫伯,管自己妈叫“娘”。管我爸叫爹,我妈叫“花妈”… 管叔叔叫“大大”,婶婶叫“花婶”。

这个传统不知道起源于哪里,反正老大的儿子要叫老二爹。反而叫自己亲爹叫伯。

(7)广西民间认为,如果孩子与父亲的命不合,就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长大成人,所以,孩子就不能叫自己的父亲为爸爸。

叫自己父亲叫叔是一种礼仪叫法,以前称呼有伯父、父亲、叔父,那个年代很多家庭是不分家的,同住一个大家庭,论的是辈分所谓长子为父,不管是伯父的孩子还是叔叔的孩子,在家里称呼父辈的长子为伯父(伯)后面的就是叔父(叔)。就是说大家庭不分谁的孩子,都是一家人,只有长子一个当家的,他就是父,老二老三老四……都是叔,二叔三叔四叔……,比如自己的父亲排行第三,就是;伯父、二叔、叔、小叔。

找出了这些,可见称父亲为“叔叔”“伯伯”的仅仅是一种习俗,起因虽然不太相同,甚至有些混乱。但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现在已经能够“准确地”称呼自己的父母亲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5382.html

上一篇:[转载]首个口服保肝药物治疗急性DILI的注册研究结果发布
下一篇:肝病血瘀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2 郭战胜 范帅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