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病毒性肝炎中医病名再探

已有 1733 次阅读 2022-6-7 12:08 |个人分类:肝病手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张富永,叶青艳,刘旭,陈逸云,陈建杰. 病毒性肝炎中医病名再探.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379-380

摘要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争议较多,各医家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或以症状来命名,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典籍文献自主命名。以症状命名只能反映疾病的某个阶段,变化多端,不能反映疾病的整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比较局限;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典籍自主命名,各抒己见,不能统一。《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对各种病毒性肝炎做了统一的中医命名。追根溯源,参考中医古代典籍, 探讨此种命名方法,以期达到命名有理有据,把辨病与辨证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西医目前把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和庚型病毒性肝炎。目前中医对于病毒性肝炎的病名,过于繁杂,没有统一的命名方法。

刘绍能[1] 把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名的命名观点归为3 种:1)“瘟疫论”,认为乙型肝炎类似于湿温,应从湿温认识;2)“疫毒论”,把乙型肝炎命名为“肝瘟”“肝疫”“肝毒”;3)从中医内科认识,把乙型肝炎有黄疸者诊断为“黄疸”,无黄疸者诊断为“胁痛”“积聚”等;并把胁痛、黄疸、虚劳、痞满、郁证、胁痞、胃痞、积证、口苦、胃痛、腹痛、血证等 12 种症状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名。陈津生[2]提出“瘅病”作为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黄保中[3]提出“肝瘟痹”作为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冯育会[4]提出“病毒性肝炎”作为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这些命名方法要么以症状命名,要么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典籍自主命名。以症状命名只能反映疾病的一个阶段,不能反映疾病的整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过于局限;根据临床经验和文献典籍自主命名,各抒己见,不能统一。

1999 年《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把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纳入国家标准,根据病毒性肝炎发生发展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中医病名:肝热的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瘟相当于西医学说的急性病毒性重症肝炎;肝著或作肝着,又名肝胀,主要指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肝硬变、肝腹水、肝昏迷、脂肪肝、肝结核、肝内囊肿、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等肝脏疾病也分别作了不同的中医命名,并明确指出湿温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肠伤寒及副伤寒。这种对病毒性肝炎的命名就避免了上述命名方法出现的问题,并且分类比较明确,与西医病名能够很大程度上相对应,更好的益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肝热病”首见于《灵枢·刺热篇》“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 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类证治裁》说:“木郁则化火,为吞酸胁痛,为狂,为痿,为痞,为噎嗝,为失血,皆肝火冲激也。”肝热病发病急骤,病机是湿热毒邪侵犯机体,脾胃受困,肝胆失和,胆汁外溢,而小便发黄、吞酸,是肝郁血热的直接表现,同时全身发热。肝为罢极之本,为湿热之邪所伤,则表现为疲劳嗜卧。湿热阻滞肝经,耗伤津液,肝络失养,则腹痛痞满、胁痛或痿。肝藏魂,肝失疏泄条达,则神志不安,表现为惊狂,不得安卧。肝主筋,其华在爪,肝失所养,则手足掣动。肝藏血,肝火旺盛,则血络外溢而失血。这些都是病毒性肝炎急性发病时可出现的症状。因而,肝热病可适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

“肝瘟(或肝温)”用于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名是1984 年由胡志坚首先提出的,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1995 年北京召开的第一次《中医内科疾病名称标准化方案》工作会议上重新提出把病毒性肝炎中医病命名为“肝温”,并在同年 4 月长春举行的第二次会议

上得以确定。向才顺[5]在沿用这一病名的基础上,对肝瘟病进行了分期、分型及证型,就分期来看,他把病毒性肝炎分为 5 期,把急性病毒性肝炎命名为“肝瘟新感”,把慢性和迁延性状态命名为“肝瘟延缓”,把肝脾肿大或肝硬化命名为“肝瘟癖积”,把肝硬化腹水命名为“肝瘟后鼓胀”,把乙肝病毒携带期命名为“肝瘟伏邪”。肝温最早见于陈梦雷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瘟疫门》:“肝温方……治肝脏腑温病,阴阳毒,先寒后热,颈筋挛牵,面目赤黄,身重直强。”“治肝脏腑温病”说明病位在肝,属于温病,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与病毒性肝炎相符。“阴阳毒”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为感受疫毒,侵入血分的病证,阳毒因热壅于上,阴毒为邪滞经脉,说明病情较重。“先寒后热,颈筋挛牵,面目赤黄,身重直强”描述了疾病的症状,湿阻经脉,郁久发热,出现先寒后热;湿热熏蒸,阻碍脾胃,壅遏肝胆,胆汁犯溢,而致面目赤黄;阳明热盛侵犯肝经,灼伤阴津,筋脉失和,而致颈筋挛牵、身重直强,这与现代医学重症肝炎引起的肝性脑病症状相似。肝瘟方可清湿热之毒,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因此,肝瘟适于病毒性重症肝炎的中医病名。

“肝着(或肝著)”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着”有黏着、留着、黏滞之意。肝着是由于风寒直中肝脏而未达,邪气留滞肝之经脉所致,其病位在肝。清·徐忠可说:“盖肝着为风寒所渐,独异之病,非风寒家正病故也”说明肝着非普通的风寒致病。尤在径言:“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故名肝着”;唐容川《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盖肝主血,肝着即是血黏着而不散也”;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肝着者,风寒湿合邪如痹病之义也……以气邪而凝固其血,内着于肝,则为之肝着也。”由此可见,寒凝、血瘀、气郁、湿滞为肝着的病因病机,与慢性病毒肝炎病程较长、迁延不愈的特性相符。在症状上,《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言:“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疼,行常伛,令人嗜甘”“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疼,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胸胁痛、头目眩晕、善太息、口燥、呕吐、喜甘等都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可出现的症状[6]。以上可见,肝着适合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名。

中医不能像西医那样从微观角度对病毒性肝炎进行命名,但能在整体上,遵循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性,从中医经典中寻出能高度概括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名。这种命名比之于其他命名病毒性肝炎的方法,更全面、更系统、更统一,能够追根溯源,把辨病与辨证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41933.html

上一篇:王伯祥教授发表文献汇总
下一篇:[转载]病毒性肝炎与肝瘟关系初探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