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汉及汉以前中医对麻风病的认识

已有 2293 次阅读 2022-5-5 15:39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刘士敬,尹欣,钱超尘. 汉及汉以前中医对麻风病的认识. 中医药学报,1992,(2):2-4

祖国医学对麻风病的研究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典籍散在的记载到明清《厉疡机要》、《疯门全书》等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对该病的认识逐步臻于完善,这一成就是其它任何一种传统医学无法比拟的。近些年出土的大量秦汉竹简及 帛书有多处涉及到麻风病,结合《内经》及部分先秦两汉文献中的有关资料,可对汉及汉以前中医对该病的认识有较全面的了解。

麻风一名首见于《景岳全书》,以肌肤麻木不仁而定名,汉及汉以前称疠、疠风、大风等,疠风因其酷烈暴悍为疠气所袭而得名。汉以前,疾病的命名常是一名而多义,疠也是如此,从广义角度讲,疠泛指传染性极强的致病邪气导致的烈性传染病。如《左传·昭四年》“疠疾不降,民不夭札”。《周礼·天官》“四时皆有疠疾”。从狭义角度上讲,疠专指麻风病。《说文》“疠,恶疾也”。段玉裁按曰:“古人谓恶疾包内外言之。今义别制‘癞’字,训为恶疮,训疠为疠疫,古多借厉为疠”。晋唐以后,为避免“疠”的一病多义现象,另造古音相同的“□”“癞”“□”等字专指麻风病。

一、先秦两汉文献资料中的记载

《论语》“伯牛有疾”。苞氏注曰“牛有恶疾,不欲见人,故孔子从牖执其手也”。朱骏声按云“先儒以为癞也”。

《韩诗外传》“芣苢,伤夫有恶疾也”。段玉载“芣苢,臭恶之草,《诗》言人伤其,君子有恶疾”。

《淮南子·精神》“夫癞者趋不变,狂者形不亏”。《山海经·西山经》“英山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肥遗,食之巳疠”。郭璞注“疫病也,或恶疮”。

《山海经·东山经》“澧水其中多珠鳖鱼,食之无疠”。

《史记·范蔡传》:“漆身为疠”。《史记索隐》“疠,癫病”。

《战国策·赵策》:“豫让又漆身为疠,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

《韩非子·奸劫杀臣篇》:“疠人怜王”。

《礼记·檀弓》:“斩祀段疠”。《庄子·齐物论》:“疠与西施”。

《史记·豫让传》:“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史记索隐》:“疠,恶疮病也,凡漆有毒,近之多患疮肿也”。

《尚书·金縢》:“遘疠虐疾”。孙星衍注曰:“疠者,《释名》云疾气也,中人如磨厉伤物也”。

《左传·襄十七年》:“尔父为疠”。《左传·昭二十年》:“秋盗杀卫候之兄辄,毋兄称兄,兄何以不立?有疾也,何疾尔?恶疾也”。《解话》云:“恶疾谓瘖、聋、盲、疠、秃、跛、讴,不逮人伦之属也”。

《礼记·月令》:“行春令民多疥疠”。郑玄注“疥疠,病孚甲之象”。疥善结痂,疠者,癞也,皮肤之癞亦善结痂,如谷实之有壳被覆。

《公羊传·庄二十年》:“大灾者何也,大瘠也。大瘠者何也,疠也”。

二、先秦两汉对麻风病病因、病证的认识

《云梦秦简》治狱案例有“疠。爰书:某里典甲诣里人士五(伍)丙,告曰:‘疑疠。来诣。’讯丙,辞曰:‘以三岁时病疕,麋(眉)突,不可智(知),其可(何)病,毋(无)它坐。’令医丁诊之。丁言曰:‘丙毋(无)眉,艮本绝,鼻腔坏,刺其鼻不嚏,肘膝□□□到□两足下踦,溃一所,其手毋胈,令号,其音气败,病也”。这是我国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麻风病诊断案例,也证明早在秦代我国在诊断该病时,已具备有较为成熟的一套标准。

张家山汉简《脉书》有“身病癢,农出为骚,四节疕如牛目,眉突,为疠”。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有:“冥者,虫所啮穿者□,其所发无恒处,或在鼻,或在口旁,或齿龈,或在手指□□,使人鼻缺指断”。

《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

《素问·风论》“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不仁也”。

《素问·长刺节论》“病大风,骨节重,须眉堕,名大风”。

《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

总之,汉以前,中医已经认识到该病的毁形败颜特征,集中表现在对该病弥漫性浸润类型的症状细致入微的刻画中,如眉须坠落,鼻腔毁坏,不定处的皮肤溃疡等;也有该病损害神经系统的一些表现,如手足麻拘,音哑等。对该病病因的认识,一是感受风寒之邪,克伐营卫,阻滞经脉,导致气血凝滞。二是感受暴疠风毒,内侵血脉所致。三是毒虫所致,《诸病源候论》中也提及毒虫说,但早在秦末汉初的《五十二病方》中确已见到这一病因说,这比隋朝巢元方氏提出的毒虫说早了大约七个多世纪。四是漆毒说,凡漆有毒,多致皮肤溃疡,古人认为麻风病也可由漆毒所致。

先秦两汉之时,古人尚无法提出细菌学说,但是,当时他们已认识烈性传染病均是由传染性极强的疠气所致。如《释名》“疠,疾气也,中人如磨厉伤物也”。

三、先秦两汉文献中对该病的防治

《云梦秦简》有“疠者有罪,定杀。定杀何如?生定杀水中之谓也;或生埋,生埋之异事也。甲有完城旦罪,未断,今甲疠,问甲何坐论?当迁疠所处之,或当迁迁所定杀。城旦、鬼薪疠,何论?当迁疠迁所”。可见秦律规定麻风病患者是有罪之人,必须送往指定地点隔离。北齐天保年间,古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来中国,在山西汲县建立“疠人坊”收养麻风病患者。其实在比这更早七百多年前的秦代,我国自己早已设立了“疠人坊”。

秦汉以前的文献中有不少治疗麻风病的药物及方法。

《山海经》中有“珠鳖鱼”和“肥遗鸟”治疠的记载。

《五十二病方》有“治之以鲜产鱼,□而以盐才和之,以敷虫所啮者□□□之”。

《神农本草经》有“黄芪,主痈疽,大风癞疾”。“栀子,主五内邪气,白癞,赤癞”。“石灰,主痈疽疥痛……恶疮,癞疾”。“巴戟天,主大风邪气”。“蔺茹,主蚀恶肉,除大风热气”。

《灵枢·四时气篇》:“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带食方食,无食他食”。

《素问·长刺节论》:“......名曰大风,刺肌肉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针”。

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有“恶病大风方”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方剂,药物 组成是雄黄、丹砂、玄石、滋石、礜石、滑石等,掺捣使其粉碎以供外用。

汉及汉以前治疗麻风病虽不如后世完备,但也初具规模,治疗有内服药物,巳发现了一些专治麻风病的药物,有外敷药物,多是石类药,多具有主治恶疮痈疽之功;有针刺治疗的。二千年前,能够对该病有如此深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37156.html

上一篇:《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简介
下一篇:[转载]病原的推论逻辑:科霍氏法则是不是实验科学的终极证明?
收藏 IP: 120.22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