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西医院士的中西医结合观》简介

已有 2572 次阅读 2021-11-23 11:2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9年1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汤钊猷院士《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西医院士的中西医结合观》。

01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汤钊猷院士继“控癌三部曲”(《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中国式抗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控癌战,而非抗癌战――<论持久战>与癌症防控方略》)后,全新推出的又一部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癌症防治现状的反思、求解之作。

书中汤院士以自己和老伴李其松教授的中西医结合实践经验,结合自己对西医的客观认识,提出“创中国新医学”的见解,并认为其核心是中西医结合,关键是“西学中”,即西医学习中医和中华文明精髓。见解振聋发聩,极富启发意义。可供广大中西医肿瘤防治医务人员,广大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细细读来,书中亦能体会到一位西医大家的家国情怀,无私地将对亲人的浓浓柔情和深情怀念融入到“创中国新医学”的医学事业发展中去!更让人敬佩的是,作为西医大家,对传统中医学的热爱和推崇,对后学的殷切期望,在当下的今天,更是难能可贵!

02  作者简介

汤钊猷,1930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外科教授,美国和日本外科学会名誉会员。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国际抗癌联盟(UICC)理事、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

很早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获1979年美国金牌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从事肝癌转移研究,很早建成“高转移人肝癌模型系统”,2006年获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学科学奖、中国工程科技奖、吴阶平医学奖和陈嘉庚生命科学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

曾任9本国际杂志编委,主编专著9部,英文版《亚临床肝癌》被誉为肝癌的里程碑著作。发表SCI/SCI-E论文266篇(D一/通讯作者117篇)。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中,有4人的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03  专家推荐

吴咸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一部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作品。既讲家中的真人真事,又有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评论,内容都接近中西医理论与实践。这些话题加以深思,都有益于认识或解决某些医学中的问题。我肯定这种写作法,愿意推荐给大家。

樊嘉(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汤老师的这本新书,同他在前几年连续出版的“控癌三部曲”一样,是在对国内外医学现状有着客观认识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和李其松教授多年医教研的经历,精心组织材料编写而成!我多次拜读,很有收获。有了这种思维,我们无论在诊治肝癌,研究肝癌,还是在临床上对肝癌认识方面,我们往往就多了一个角度——就是从中医的角度去思考肝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研究它的一些机制。中国的医生,对蕴涵着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医学,应该在涉猎、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进去、走出来,中西医并重,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张怀琼(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的中医药一直有“海派中医”一说,这个提法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所谓海派中医,是指上海中医药发展兼具了上海海派文化这样一种海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文化特质,所以上海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管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一直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汤院士就是我们“海派中医”的典范,虽然汤院士并未系统学习中医,但汤院士早就在临床实践中思考和借鉴中医思想,运用中医药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正如这本书前言中汤院士指出的:“作为一名中国医生(西医),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医学,也不能无视留下的宝库,创建中国新医学更需要有造诣的西医师学习和研究中医,西医学习中医是关键所在。”

樊代明院士:我个人认为要解决现在医学上遇到的问题,需要重塑医学文化,因为,一,科学对人体的研究已走的很远,但我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还相当落后,有些魂不附体。二,我们现在是在用只有几百年的历史某国单域文化在解释或规范具有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全球文化,尤显力不从心。三,现代医学现状,特别是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却只在用古老单一的思维和方法去研究和诊疗,有些事与愿违。现在30、40岁人群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医学不断发展,医生的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要认识生命和医学的本质,这就是要提倡慢性病的再度健康生存。

陈赛娟院士:我是带着崇敬的心情是拜读的,读着又觉得非常温暖、亲切,从一个一个案例感受到中医的伟大,感受到患者的痛楚,医师的大爱,感受到医学研究的重要性,更感受到汤院士对老伴的伉俪情深。我为这本书感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和汤院士一样,也有一个热爱医学的伴侣,我和我的丈夫陈竺也是志同道合,一起在征服急性早幼B细胞白血病艰难之路上相濡以沫,共同奋斗,我们也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启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大量基础上,在与同事们共同努力下,将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和化疗联合应用,最终实现了征服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创举。所以汤院士的书引起我深深的共鸣。

04  著作目录

第一章 从医六十余年的反思

一、本书的由来/003

二、现代医学——业绩毋庸置疑/008

1. 从诺贝尔奖看现代医学的贡献/008

2. 癌症研究近两百年的成就/009

3. 笔者亲历的事例/012

三、值得思考的临床小故事/014

1. 针灸治好儿子、妻子和母亲的急性阑尾炎/014

2. 高干专家组最年轻的女医生/017

3. “肺与大肠相表里”/019

4. 一位肺炎病人的故事/020

5. 阳虚病人针刺镇痛效果较好/022

6. 咳嗽的痛楚/024

7. “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要改变观念”/026

8. 四位乳腺癌病人/028

9. 大肠癌手术后/034

10. 法国病人的奇迹/038

11. 老人住院与不住院,寿命竟差十年/039

第二章 笔者与老伴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基础

一、老伴的专业背景和中西医结合标志性成果/045

二、笔者的中西医结合工作/047

1. 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1960)/047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体会(1977)/051

3. 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因素的联系(1982)/055

4. 肝癌中医辨证论治与中药合并化疗的随机对照研究(1983)/059

5. 中药小复方“松友饮”延长人肝癌模型生存期及其机制(2009—2017)/061

第三章 完成老伴的遗愿

一、老伴的遗愿—中西医结合,创中国新医学/079

二、老伴最后的日子—西医的奇迹与反思/080

1. 老伴的病情经过/080

2. 笔者的深思/084

第四章 古为今用——与医学有关的中华文明瑰宝

一、重读《黄帝内经》有感/089

1. 阴阳五行,总领全局——重视“整体观”的辩证思维/090

2. 阴平阳秘,终极追求——重视“恢复平衡”/091

3.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重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093

4. 形与神俱,终其天年——重视“顺应自然”的养生观/094

5.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重视“预防为主,早诊早治”/095

6. 辨证论治,实泻虚补——重视“个体化辩证治疗”/096

7. “精神不进,病不可愈”——重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098

8. “顺者为工,逆者为粗”——重视“人文与医术深厚的医道观”/098

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099

1. 慎战—“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101

2. 不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102

3. 易胜—“胜于易胜者也”/104

4. 全胜—“以十攻其一也”/106

5. 奇胜—“以正合,以奇胜”/107

三、孔子与老子/109

1. 孔子的“和为贵”思想/109

2. 老子思维对医学的启示/111

第五章 近为今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看医学

一、毛泽东论中西医结合/119

二、钱学森论我国医学的发展/121

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2

第六章 东西方精华互补——我国医学发展的选择

一、医学发展的简要历程、特色、背景与互补的理由/129

1. 中医的简要发展历程/130

2. 西方医学的简要发展历程/132

3. 东方医学精华的特色与背景/134

4. 西方医学精华的特色与背景/135

5. 东西方医学精华可以互补的理由/137

二、东西方医学可能互补的若干方面/139

1. “局部”与“整体”互补/140

2. “微观”与“宏观”互补/145

3. “辨病”与“辨证”互补/149

4. “攻邪”与“扶正”互补/151

5. “堵杀”与“疏导”互补/155

6. “单一”与“综合”互补/158

7. “精准”与“模糊”互补/162

8. “多益”与“复衡”互补/165

9. “速效”与“缓效”互补/169

10. “侵入”与“非侵”互补/171

11. “治病”与“治人”互补/176

12. “重刚”与“重柔”互补/181

第七章 形成中国新医学需分两步走

一、第一阶段——“洋为中用”,力求超越/191

1. 学习西方+质疑西方/192

2. 学习西方+中医理念/196

3. 学习西方+孙子兵法/198

4. 学习西方+近代经验/203

二、第二阶段——“中西医结合新医学”/209

1. “创中国新医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使命/209

2. “中西医结合”是创中国新医学第二阶段的重要内涵/212

3. “中西医结合”要重视中医理论精髓,防止废医存药/215

4. “中西医结合”不同于“中西医并用”/220

5. 要梳理用最新科学技术研究中医的思路和方法/222

6. 要建立中西医结合研究平台和评价标准/228

7. 目前实现“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是西医学习中医/233

8. 大科学时代医学的展望/234

附 录:李其松教授简介

一、一般情况/239

二、医疗工作/240

三、教学科研/240

四、国际学术活动与交流/241

五、参与编写的医学专著/242

05  前言/序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感到医学的发展,除必需的“硬件”(诊疗利器)外,“软件”(医学思维)也不能或缺。2007年笔者出版了《医学“软件”—医教研与学科建设随想》,但那不是一本系统严谨的著作。笔者从事临床与研究六十余年,深感发展中国新医学,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它关系到我国十几亿人口的健康,也涉及中华民族能否在医学上对世界做出贡献。在主要从事的癌症领域,笔者在耄耋之年相继出版了《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2011年第一版,2015年第二版),《中国式抗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2014年)和《控癌战,而非抗癌战—“论持久战”与癌症防控方略》(2018年)的高级科普读物。这些都是对付癌症的“软件”(思维),正如下象棋,双方都有车马炮,兵力(“硬件”)相当,而胜败则取决于棋手的智慧(“软件”)。毛泽东思想(“软件”)在“中国站起来”中起了关键作用;邓小平理论(“软件”)在“中国富起来”中同样起关键作用。我方处于相对弱势的情况下,“软件”常常是取胜之道。《孙子兵法》(“软件”)之所以蜚声中外,就是因其当年能助只有3万兵力的吴国战胜有20万兵力的楚国。那么医学的发展,是否也同样需要“软件”的支撑呢?

从历史来看,东西方的医学都是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西方医学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已逐步从宏观走向微观,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出现,促进了现代医学的突飞猛进。然而,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关注了微观,自然就难以兼顾宏观。西方医学也逐步聚焦到“病”的局部,而难以兼顾“病人”的整体,在治病过程中,常常将病人看作一部机器来修理,而难免忽视了人是有情感有思维的、社会的人,人体还有巨大的“潜力”,包括精神的作用(主观能动性)。东方医学(笔者只能谈论中国传统医学),同样在实践中发展起来,并且几千年来继续在实践中深入。它在宏观方面的观察,远胜于西方医学。最近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单就是我国宏观观察胜于西方的一例。中医学通过实践的积累,逐步上升为理论,《黄帝内经》就是我国中医学理论的概括。这些理论始终没有离开宏观、没有离开整体,没有离开实践。然而,东方医学在微观方面则远不如西方医学。东西方医学就好比,一个从后面看人,说人有头发和耳朵;另一个从前面看人,说人有眼睛、鼻子和嘴巴。它们都没有错,只是都不全面,如果合起来就能更全面地反映客观,这就是笔者之所以要写这本册子的初衷。

笔者只是一名普通的肿瘤外科医生,照理没有资格写这样题目的书。然而,因为有下面一些背景,所以斗胆落笔,以求抛砖引玉。① 20世纪60年代,笔者曾写过30万字的《发展中的现代医学》(惜因“文革”,放在出版社15年,需要更新而未能出版),对医学的古今中外有粗略了解;有幸担任过上海医科大学(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校长(1988—1994),对医学发展也有过思考;主编过三版《现代肿瘤学》(1993、2000、2011);在国际抗癌联盟(UICC)担任过8年理事,对医学的一个重点—癌症也有所了解。② 笔者老伴李其松教授是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大学同窗,1954年本科毕业后于1956年曾在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学习工作,1959年曾参加“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跟师上海当年的名中医(黄文东、裘沛然、张耀卿、张伯臾等),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医生,后又参与针灸麻醉机制研究;半个多世纪目睹了她所治好的一些疑难杂症。③ 笔者在20世纪50—60年代,曾接触中医和针灸,看过一些中医的古籍,如《黄帝内经》等;在进入癌症临床后,总结过中西医结合的“攻与补”对癌症病人生存率的影响;21世纪初又对老伴的一个含5味中药的小复方“松友饮”做了较多实验性研究。④ 2007年老伴与笔者曾计划写一本《中西医结合—创有我国特色医药事业的重要途径》,惜因老伴先后患乳腺癌、心房颤动、脑梗、腰椎骨折、肺炎等,而未能实施。这本册子就是为完成这项计划而写,老伴已无法参与,但书中事例均为老伴和笔者亲历亲为的。

鉴于笔者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医,曾考虑将书名改为《汇东西方精华,创中国特色医学》,也许有助于扩展东西方思维,例如西方处事常常是“以硬碰硬”,而东方则常“以柔克刚”。为什么现在采用“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西医院士的中西医结合观”呢?顾名思义,“西学中”可理解为西医学习中医。但这个“中”字是一语双关的,“创中国新医学”,既要学习“中华文明精髓”(有古代和近代的);也要学习“中医药”,因为中医药正是中华文明精髓在我国医学上的体现。后面所加的副题,是强调这只是“一家之言,供参而已”。

我国有几千年中华文明,再加上学习西方,“洋为中用”,必能创建中国新医学并贡献于世界,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历史使命。完成这项历史使命,需要几代人的奋斗,需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努力。作为一名中国医生(西医),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医学,也不能无视祖先留下的“宝库”。要达此目的,除现在中医药大学已经有西医课程外,需要有造诣的中医进一步凝炼中医理论的精髓。笔者以为,中医的理论精髓,正是中华文明精髓在医学上的反映,是我国古代高深哲学在医学上的体现。但要创建中国新医学,更需要有造诣的西医师学习和研究中医,西医学习中医是关键所在。只有更全面地了解西医和中医,才会给我们在发展新医学方面提供更为广阔的新思路。

关于“中国新医学”(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毛泽东在1954年就已提出:“西医要跟中医学习,具备两套本领,以便中西医结合,有统一的中国新医学、新药学。”[《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258页]著名学者钱学森也曾说:“将来的医学一定是集中医、西医、各民族医学于一炉的新医学。”[1990年12月11日致徐振林,《钱学森书信选(上卷)》,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6月,0553页]笔者只是不自量力地参与呼吁而已。

中西医结合”并不同于“中西医并用”,前者是根据中西医各自的长短,结合病人情况,从整体考虑选用合适的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以达到最佳的互补。“中西医并用”则是各自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给病人选用疗法,例如对付癌症,西医已用化疗攻癌,再请中医会诊,中医也重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攻法,结果不是互补,而是重复,好比用了加倍的化疗剂量,病人无法耐受。为此,中西医并用,搞不好会互相重复,互相抵消,而不是互补,结果可能更坏。

这本册子所谈论的“中国新医学”,主要是谈论医学理念方面的问题,不打算也不可能覆盖医学的全部。笔者是西医,热爱自己的职业,但这本册子涉及不少西医所存在的问题,这并不是否定西医,而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只有看到自己所从事领域的问题,才可能找到补救的办法,才可能进一步提高,其目的是补台,不是拆台。

如果一口气看完这本册子,会感到有不少重复。实际上这是笔者刻意所为,目的是强调笔者对某一观点的管见。

笔者深知,发展中国新医学,是一个既引起重视,又肯定存在不少争议的领域。站在不同的立场,可能出现不同的看法。笔者站在西医的立场,但限于在中医理论和哲学方面水平的限制,偏颇在所难免,只是希望抛砖引玉,引起思考,尚祈指正。

                                  2018年6月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313583.html

上一篇:[转载]九旬院士挑战“癌中之王”50年,从孙子兵法悟出治疗大招
下一篇:导论:医学的起源与演进(1)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