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打着“学术”招牌的江湖行为

已有 1353 次阅读 2021-5-17 09:43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派,是与学术传承相关的议题。刚才看到《潘掌门在“湿缠身学派”收徒仪式上的讲话》,深深感到:如果任由学派这样“江湖式”发展,岂不是乱了“学术”。何况中医学是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大使,不至于这样鱼龙混杂吧!建议有关部门管管。

其实,中医的许多学派多是这样的类型,有所区别的是掌门的江湖地位高低不同。因此,所谓学派林立,看似是学术繁荣,却是学术进步的绊脚石,导致中医药体系无法从个体化技艺向标准化技术发展。

附:潘掌门在“湿缠身学派”收徒仪式上的讲话

首先,感谢各位女士、先生,领导、嘉宾前来见证“湿缠身学派”拜师仪式!

微信图片_20210517094350.jpg 

图1  与出席收徒仪式的嘉宾合影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汇报一下关于学派、湿缠身学派、湿的议题。

学派,就是对某一个问题有比较鲜明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比较系统的观点。

根据学派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师承关系形成的学派。就是师带徒,传了若干代之后,就某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观点鲜明。这种就是师承产生的学派。另外一种就是基于某个问题,在人群中产生了比较集中的不同的旗帜鲜明的看法,具有相同或相似看法的人群,就自然聚集成了一个学派。还有一种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产生的学派。

微信图片_20210517094422.jpg 

图2  潘掌门临诊剪影

关于“湿”,在汉代有“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自然现象,只要不是太过或太不及,不会致病。到了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首次提出了“六气”太过就变成了危害人体健康的“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者太过,就成了致病的因素。 “湿缠身学派”是基于地域差异而产生的学派,特指在贵州省境内,在武陵山脉(东面)、苗岭山脉(南面)、乌蒙山脉(西面)、娄山山脉(北面)围合的区域内,由于每年没有日照的天数超过150天,每年平均湿度达70%这些特殊气候条件造就了贵州“湿缠身区域”,在“湿缠身区域”内,特殊气候造成外湿过或者太过对人体健康带来特殊不利影响。所以,既包括在医院诊病治病遇到的外湿太过致病为病机特点进行遣方用药治疗的情况,也包括外湿过了但还没有达到太过造成人体亚健康状态的可以采用艾灸、矿疗、拔罐等等调理措施干予的情况。

“湿缠身学派”怎么识别贵州“湿缠身区域”内人们受到湿的影响了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中医诊病的基本手法“四诊合参”来大体聊一聊。

首先,从望诊来看,舌苔腻是湿的主要表现,再结合舌体润、胖大、舌边齿痕等作为参考。另外,借助于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内容,是望诊的延伸,就是检查检测。在贵州“湿缠身区域”,由于易溶于水的微量元素或者常量元素,往往会溶于水后随水流动而减少,造成该区域的缺乏,例如检测出缺碘。而有的难溶于水的微量元素或者常量元素,往往会局部沉积而相对较多,例如凤冈锌硒茶中的锌、硒。在贵州“湿缠身区域”,由于太阳光比较少见,阳光刺激人体头皮进而合成维生素D就相对较少,而维生素D是钙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例如检查出钙代谢紊乱(既有骨质疏松又有骨质增生)。等等这些,是生活在贵州“湿缠身区域”的人体微量元素或者常量元素的变化。“湿缠身学派”也归入望诊范围,作为参考依据。

其次,从闻和扪来看,常常会捕捉到皮肤湿润、欠温暖等。

第三,从问诊来看,病人会告诉你:皮肤尤其是腹股沟、腋下等部位湿漉漉的,感觉濡润;胸部闷糊糊的,感觉不舒爽;指头胀鼓鼓木抓抓的,感觉不利索;眼皮沉甸甸的,感觉抬起费力;身体凉飕飕的,感觉不温暖。这些感觉,“湿缠身学派”依次称为“濡”、“闷”、“困”、“重”、“凉”。

第四,从切诊来看,常见的28种脉象,一般是:轻按即得的有浮、洪、濡、散、芤、革;重按才得的有沉、伏、牢、弱;脉率慢的有迟、缓、涩、结;脉率快的有数、促、急、动;重按感觉空虚的有虚、微、细、代、短;重按感觉充盈的有实、滑、紧、长、玄。有湿的脉,主要是濡、滑、沉等三种脉象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517094432.jpg

图3  “湿缠身学派”掌门与新收的3名弟子合影

将上述情况综合起来,就不难识别贵州“湿缠身区域”内人们受到湿的影响了。

(2021年5月16日事后当天回忆整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86904.html

上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理论融合的现状与展望(3)
下一篇:《传染病学史》札记:理论融合的现状与展望(4)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