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赵洪钧:气与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东西方科学的共同对象和基石(二)

已有 2536 次阅读 2019-11-6 09:4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气化学说, 当代阐释 |文章来源:转载

两宋的气和气化说

宋儒的突出贡献是,把气提高到本体论高度,并用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

最先提出气本体论的是张载。他说: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而然(洪钧按:即客观规律)也。”(张载集·正蒙·太和篇.北京:中华书局,1978:3)又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同上,8)

一句话,宇宙万物自始至终无非是气在变化,即气化。所以,气等于西方哲学所说的物质。

张氏不认为有绝对的无,把空间(即太虚)理解为物质(即气)的存在形式,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空前的。

显然,宇宙之本体为气。气是万物之质,它一直处于变化状态。正是基于这种本体观,张载讨论过许多自然现象,特别是天文或天体运动现象。读者不难从许多哲学史著作中查到,此处从略。但提醒读者注意,近代西方大科学家如伽里略、牛顿,当时所注重的,也是如何解释天文和天体运动现象。常人认为,天体及其运动是很奥妙的。这只不过是人类时刻接触地表的事物,认为对它们了解得比较多的缘故。其实,天体及其运动是相对简单的,因而,近代科学最先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突破。

张载还用气化分动植物,说:

“动物本诸天,以呼吸为聚散之渐。植物本诸地,以阴阳升降为聚散之渐。……有息者根于天,不息者根于地。根于天者,不滞于用,根于地者滞于方。此动植之分也。”(正蒙·动物篇.同上,20)

又讲声学:

“声者,形气相轧而成。两气者,谷响雷声之类。两形者,桴鼓叩击之类。形轧气,羽扇敲矢之类。气轧形,人声笙簧之类。是皆物感之良能,人皆习之而不察者尔。”(正蒙·动物篇.同上,20)

与张载基本同时,又是他的表侄的程氏兄弟明确提出气化说。

他们认为:万物之始,皆气化。

这种气化说,近于西方19世纪还盛行的“生物自然生成说”。如:

“殒石无种,种于气;麟亦无种,亦气化。厥初生民亦如是。致如海滨露出沙滩,便有百种禽兽草木,无种而生。……若已有人类,则必无气化之人。”(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880)

“生物自然生成说”——即生物可以从非生命界中很快地自然生成,不但很不科学,而且没有最后摧毁上帝创世的教义。所以,西方科学家,花了很多功夫证明此说是错误的。最后摧毁此说的人,正是近代医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巴斯德。相信很多人知道他的著名实验。

 程氏认为,气是可灭可再生的。如说:

“凡物之散,其气遂尽,无复归本元之理。天地如洪炉,虽生物削烁亦尽,况既散之气,岂有复在?天地造化,又焉用此既散之气?其造化者,自是生气。”(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880)

这种思想,显然和物质不灭定律相矛盾。不过,在中国,这种认识并不直接通向唯心论,更不会成为神学的理论基础,在西方则不然。由于西方教义说万物(自然包括宇宙)是神造的,物质也就是神造的。于是,万物就是无中生有,最后必然有中生无。即世界有末日,物质会随着万物消灭。科学要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证明物质不灭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我国古代,集客观唯心主义之大成者是朱熹。他主张理是本体,认为理和气可以分开,而且理在气先。他说: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 (朱子语类·卷一.长沙:岳麓书社,1996.1~2)

朱熹也曾用气化说解释宇宙演化、天地生成过程。他说: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只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朱子语类·卷一.长沙:岳麓书社,1996:5)

朱子的上述见解,是中国古代集大成的天体论。

上文提及,古代的气化学说,在解释生物出现时,始终没有明显进步。到朱子,仍然认为人也是一步气化形成的。如:

“问:生第一个人时如何?曰:以气化。二五(洪钧按:即阴阳五行)之精合而成形,释家谓之化生。如今物之化生甚多,如虱然。”(朱子语类·卷一.长沙:岳麓书社,1996:6~7)

尽管朱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这方面的认识,和王充完全一样。

《朱子语类》可以从网上下载,部头很大。理气就占了前两卷,其他130多卷,也不时讨论有关问题。古代学者中,讨论旧学而涉及自然科学者,以朱子最全面。

物质和物质变化——东西方科学的共有基石

弄清气即物质,气化即物质变化之后,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气和气化学说是东西方科学的共有基石。换言之,它是中国古代科学潜容性最大的学说。这一学说有三大要点。

一是肯定外在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是宏观有形之物由微观无形之气构成。

三是强调变化,特别是有形的变化应该以无形的变化来解释。

肯定了一个独立于人体主体的客观外在世界——气或物质的外在世界,就为自然科学提供了认知的对象。

古人基于这个学说,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的解释,自然难免粗疏、武断和猜测,这在近代西方科学家那里也很常见。

中国人似乎认识不到气和气化说这块科学基石之可贵,西方近代科学家则花了很多功夫,付出极大代价,才从上帝那里把客观的外在世界解放出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许良英等译爱因斯坦文集·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5)无论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物质是气还是原子,剩下的问题只需科学来解决了。

气和气化说的当代阐释

气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概念,在古人那里有比较牢固的经验基础。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蒸发和固体燃烧过程,都是物质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万物生长发育,则是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有形的本意,是肉眼可见的意思。肉眼不可见之后,是否还有进一步构造呢?气化学说没有深究。虽然有元气、精气、清气、浊气等说,而且,古人显然知道,无形之气还带有原来有形之物的性质(如挥发后的气味等),但没有进行进一步猜测或思辨。

那么,气是否有类似今日基本粒子那样的含义呢?这点也不明确。只在解释宇宙生成时暗含此意。太虚之气要变为万物,第一步是分为阴阳二气。此前的气,应该是无区别的。我们可以理解为基本粒子,也可以理解为类似所谓“以太”或“场”等物质存在形式。

总之,应该说,气包括一切微观物质。

据此,怎样理解“气化”一词呢?显然就是现在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且主要指肉眼不可见的那些过程。现在已经可以借助物理、化学(对医学来说是生理学和生化学)基本上说清这些变化究竟是怎么回事了。人们大概不会拒绝当代科学,非要坚持发扬中医气化学说特色了吧!遗憾的是,至今有人把气说得玄而又玄。故这里不得不追本溯源,涉及广泛的领域,把这个问题讲深讲透。

墨家的原子论

气论和原子论都是关于物质的理论。近年来,不少人把中国古代科学发展迟滞主要原因之一,归罪于气论。也有人把气说成至今没有认识到的东西。上述说明已经足以驳斥这两种极端认识。其实,西方人也不是没有过类似“气”的思想,中国古人,也有过相当成熟的原子论思想。作为哲学思想,原子论可能比气论更能启发人们进一步探讨物质的分类、构造和功能的微观基础。但只是可能而已。就上文提到的,古人用气化学说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而言,它比原子论更方便些。而且,气论或气化学说并不完全排斥原子论。

不过,在中国,自战国末开始,气和气化学说确实占了上风。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物质学说,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墨家的原子论。

有关原子论思想,主要集中在《墨子·经说》。

墨家术语非常难懂,笔者不再引用原文,而直接介绍前人的解释。

“后期墨家认为‘宇’由物质构成,于是进一步对物体的组织构造作具体分析。他们认为宇宙间的万物由人体器官所能感觉到的物质粒子构成,由于物质粒子组织结合方式不同,也就产生了周围世界各式各样的物体。其组织结合方式共有五种:⑴有空隙的组织结合,叫做‘有间’。⑵相互充满的组织结合,叫做‘盈’。这是主要的组织结合方式,许多物质粒子到处充盈着,物质就可能积厚起来成为体积。例如有‘坚’的属性的物质粒子和有‘白’的属性的物质粒子到处充盈着,也就组织结合为‘石’。⑶相接触连结的组织结合,叫做‘撄’。如果接叠得完全契合,就和‘盈’一样;如果只有一部分互相接叠起来,叫做‘体撄’。⑷不规则的组织结合,叫做‘仳’。这种组织结合有的接叠,有的不接叠,是杂乱得没有规律的。⑸有秩序的组织结合,叫做‘次’。这种组织结合既没有空隙,也不相接叠,是有秩序地排列起来的。

“后期墨家认为,万物是多种物质粒子通过以上五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方式构成,而且认为这种物质粒子具有不可分割性,这和古代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主张万物是由一种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构成是一样的。墨经把几何学上的点叫做‘端’,同时也把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称为‘端’,并且对‘端’的不可分割性作了具体解释。

“后期墨家对物质世界作这样具体的分析,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空前的。”(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460~461)

到了汉代,墨家的思想成了绝学,其物质理论竟然没有机会与气和气化学说融会而升华,这实在是中国科学思想史上极令人遗憾的事。

《内经》或中医论气

1.关于重要的气的概念的统一

《内经》中有近3000个气字,必然有多种气。由于《内经》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关于重要的气的概念很不统一。至今,中医基础教材和有关文章在统一有关概念方面做得也不很好。

比如有的人看法如下:

“首先,对《内经》(含《素问》和《灵枢》)进行逐章逐句的分析和统计,确定各种气名共2997个,气名有271种。笔者将其分为5类:①物质性内气(如真气、陈气等共109种);②功能性内气(如气化、脱气等共79种);③物质性外气(如天气、杀气等共69种);④功能性外气(如气交、气迫等共9种);⑤内外气(即有时指内气,有时指外气,如真气、邪气等5种)。而《内经》所涉及的气学理论决非‘精气神’‘气血津液’和‘五运六气’等所能概括。其内容宏博多采,是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内核。” ( 王明辉,王风雷.内经中的气.1998.1.14上网)

此文按物质、功能、内气、外气将《内经》中的气作了分类,却暴露了作者的思维混乱。比如若问:“功能性内气”难道不是物质吗?如果是(显然是),那么和“物质性内气”有何区别呢?故此种分类意义不大。又,把“气”说成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内核”也不准确。如何总体把握气,见下文。

由于古人关于物质的详细认识太少,关于气大多是思辨的概念。笔者认为,以下重要的气的概念应该统一。

《内经》中,重要的“气”分以下几种情况。

①综看全书,无歧义的。如:

“谷气”约21见,均指由食物消化而来的,肉眼不可见的营养物质,即现在所谓食物的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邪气”约122见,均指外邪。

“上气”约19见,几乎无例外地指呼吸困难。

“气血”约19见,含义均与现代理解相同。

“血气”约131见,含义略同气血。

②略有歧义,但应该按经文定义理解的。如:

“精气”约39见,应该理解为后世所谓“正气”。即既包括先天之气,也包括后天呼吸以及水谷消化之气。试看《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应该以该篇为准理解精气。其中,精气与邪气相对,故“精气”即后人直至今日所谓正气。

“正气”约11见,除一处歧义外,均与《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谓“精气”含义相同。今人多说“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故精气应并入正气。

“真气”约19见,应该理解为先天之气。

《灵枢·刺节真邪论》说:“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故真气指先天之气。

“营气”约15见,含义即血液。

《灵枢·营卫生会》说:“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英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卫气”约74见,大多不是后世所说卫外之气,而是指食物所化的血之外的营养物质。

《灵枢·营卫生会》说:“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③无须详解的。如:

阳气约153见,阴气约82见;天气、地气各约52见;水气、火气各约10见;金气、土气各约2见,六气约18见,五气约22见,经气约15见,均无须详解。所谓无须详解,是因为它们可以按照“气合而有形,因变而正名”的原则直接理解。

④多歧义的。如:

神气约17见,有时指正气,有时指血液,有时指精神。

清气约17见,大多不是与浊气相对,而是指清湿或寒凉之气。

浊气约13见,大多指与营气相对的营养物质。

此类概念不很重要,又有严重歧义,不必勉强统一。

2.《内经》论气和气化的总评价

上文提及,把气看作中医体系的内核不很妥当。其实,说气是中医的最高范畴也不准确。本讲开头说:“气”和“气化学说”是一切中医理论的基础,也不很贴切。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理解气呢?把它和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一起看才容易说清。

“气”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理论的关系就是传统哲学中“气”与“理”“道”的关系,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物质和理论(或规律)的关系。阴阳、五行、天人相应属于“理”和“道”——规律,是形而上的,“气”是形而下的。在客观唯心主义那里——比如朱熹那里,气与理是可分的。在唯物主义看来,则不能离气言理。马克思主义就认为没有脱离物质的理论或规律。

故不能说气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内核”,说气是中医体系的最高范畴也不准确,而应该说气是中医研究的对象。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庄子·知北游.上海:上海书店,1986.见:诸子集成本,320)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命过程中,气怎样聚散的。

当然,《内经》论气又不限于人体。

今《内经》中,有大量论述气化的文字,但是,除七篇大论之外,“气化”两字连写,仅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其中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该篇还讲:“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此外如:“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灵枢·本藏》)文中所说的传导、变化、化物、化水谷、行津液等,都属于气化。类似说法,还见于《素问·五藏别论》、《灵枢·卫气》等篇,举不胜举。

如上文所说,气化学说不限于说明人体内的变化。我们的古人,很早就用它解释宇宙生成、天体演化、四时递变、万物出现、风雨阴晴、声光雷电、生物进化等,即一切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现象。今《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就是一幅基于气化学说的宇宙万物演化图。这段话应该和《易传》乾坤两卦的彖辞同源,只是多了阴阳、五行字样。王冰注解说:“太虚,谓空玄之境,真气之所充,神明之宫府也。真气精微,无远不至,故能为生化之本始。”(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64)这段论述,很接近气一元论。

一句话,宇宙万物自始至终无非是气在变化,即气化。所以,气等于西方哲学中所说的物质。气化便是物质变化。气化而有形,便指万物有不同层次的构造而能为人眼看到。今物理、化学、生物学中,凡总称物质,仍系哲学的物质。因此,气化学说并非中医特有。自然科学就是研究物质构造、运动和变化的。说气化学说的科学潜容性很大,就是因为它与现代科学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完全一致,即互相兼容。在认识事物、解释现象时,古今人之间,只有精粗之分。换言之,中医原可以接受一切近现代科学关于物质(包括生物)构造和变化的理论。现代科学(包括医学)也可以吸取中医学说的精华。

3.与阴阳五行无关的气化生理

中医基础理论,固然终于借助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建立了一种特色体系。然而,我们细查《内经》便知,在借助诸说之前(或不用诸说),古人靠当时的观察常识和气化学说,已足以粗略地说明人体生理。如讲人的生成: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灵枢·经脉》)

上述说法可能太概括,但绝无与西医生理、生化根本不相容处。再如,解释人体维持生命: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府,皆以受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灵枢·营卫生会》)

这种消化和部分循环、呼吸生理,只是比较粗略,但无明显错误。

又如解释“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便完全据胃肠道解剖和气化生理说:“平人不食,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灵枢·决气》)显然基本正确。

对人体一生中的基本生理变化,《内经》也有多处很概括但比较准确的说明。最全面的,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读者较熟悉,不再引原文。

有躯干,有脏腑,有血脉,有血脉中运行的气血,有胃肠化水谷补充气血津液,有呼吸补充精气,这样的人体已经相当完整了。其中最活跃的东西是谷气、血、津液。它们都是水谷化成。《灵枢·决气》对精、神、气血津液、脉有系统定义,不再引。他篇亦有多处说明。

注意!没有联贯循行全身的血脉,人还不是一个活的整体。那样的整体观,不能算是科学意义上整体观。又,《内经》讲水谷化为气血津液,一定要说从胃到肺,很可能当时有模糊的门脉和小循环解剖依据。

各种生命活性物质中,中医最重视的是血气(已非哲学上的气)。反复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灵枢·本藏》)“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素问·五脏生成论》)这些认识都超出了常识,不是猜测,也没有错误。

注意!上引《灵枢·本藏》,血气与精神连写,这里的气不再指精神。

总之,单为较粗疏地说明人体生理,气化学说已够用,而且,其中没有与近现代生理、生化不相容处。

4.气与阴阳

阴阳不是气,而是道,即张载和二程所讲的道。朱子讲的“理”是可以与“气”分开的,而且理在气先,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是,论述阴阳与气的关系时,和张、程没有大区别。

这个道理,是天地(自然界)的总道理。原始无区别之气,变化为万物的第一步,就是先分为阴阳二气。万物既出,仍然不断变化。这时万物又有多层次的阴阳构造和变化。一般而言,在上者、在外者、活动者、主动者、热烈者、轻清者、味薄者为阳,反之为阴。《内经》对此有详尽的分类,而且相当一致。

阴阳说统帅气化最关键的一句是“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前所说,气化学说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式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以及天文、地理学。在医学中,我们自然更重视其生理、生化学含义。故气化(包括化物、传导、变化、化气、成形等次级概念)略同于现代医学的“代谢”一词。“阳化气,阴成形”,有助于我们总体把握代谢。如分解与合成,同化与异化,兴奋与抑制,亢进与衰退、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的阴阳属性都很容易判断。调控代谢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其阴阳属性也很清楚。凡兴奋机体,促进分解、异化、能量代谢的属阳。这一方面过盛,中医称为阳盛或阳亢(时间过久即变为阳盛阴衰)。反之,即为阴盛(过久必为阴盛阳衰)。对此作者已在“中西医结合论阴阳”(赵洪钧.中西医结合论阴阳.医学与哲学,1997(1):28)一文中讨论过,今从略。由此,我们应该悟到,阴阳盛衰证,是一种综合病理状态(中医没有微观阴阳盛衰证概念)。企图用分析实验方法,找出或某些微观指标,探讨其实质(特别是用作诊断指标)的作法,有待斟酌。由上文中西医结合探讨气化,大约已能明白,哪些反映整体综合状态的宏观指标,最适于用来判断阴阳盛衰。由此,我们也可以对某些动物模型到底属于阳虚还是阴虚的争论,取得一致看法。

5.气与五行

无论把五行看作五类物质还是五种元素,总之都是物质,也就是气。中国古人没有严密的元素概念,所以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篇》)那么,五行还有恶气,于是五行称不起元素。《内经》讲:“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脏象论》)却从未明言人直接由五行构成。因为,金木水火土与人的血肉之躯之间距离太大,古代的生产生活常识,不允许有这种推断。五行的理论作用,是和五脏与五味、五臭、五色、五窍、五时、五方、五音等发生逻辑联系。然而,这种联想推理很不可靠。后世中医理论,实际上把这些联系大部打破了。连其中最有用的五味所入,也不能统帅药理。比如,柴胡味苦辛,归心包、肝、三焦、胆经。五味子味酸(实则五味俱全,以酸为主)却归肺、肾、心经。几乎没有一味中药,是严格按五味所入归经的。至于生克理论,也基本被打破。李东垣主张诸病从肠胃而生;刘河间主火热论;朱丹溪主相火论;张介宾主阳有余;王清任主气血,均不重视五行生克。看来,从朴素的五行学说到复杂的人体生理之间,这一大空白,有待借助当代生理学、生化学来填补。  

气化学说的局限性

中医之外的气和气化学说的局限性,上文已经提及。这里直接说中医——实际上即《内经》的局限性。

简言之,气化学说的局限性,是因为古人对物质的分类认识太局限,无法细致准确地说明气化过程,只能辅以某些思辨概念进行探讨。所以,当代读者初读《内经》等中医书,会感到“气”难以捉摸。

到底怎样把握气呢?

从哲学高度讲气,允许有思辨性质。这一点,《内经》解决得比较好。《素问·六节脏象论》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由此,我们可以定义气为:一切有形之物聚合之所从来。怎样给气正名呢?即看它合成什么物。如谷气、水气、五行气等。

即便如此,仍需辅以某些思辨概念。

以《内经》推演最细的谷气而言,谷物入胃是直观的。在胃肠内分别糟粕、津液、宗气,就有些靠思辨了。宗气进一步气化,更要靠思辨。现在较公认的说法是,再分为营气和卫气。营卫最终变成什么,靠思辨也难猜测。

假如,古人知道食物原由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水(水当然是知道的,但它怎样在体内气化或代谢,古人不可能说清)等构成,必然会探讨这些有形之物怎样在消化道内气化,以及消化吸收的谷气怎样再进一步被细胞利用,即进一步气化。那样,最终也必然会发现三羧酸循环。

思辨色彩最浓的是真气和宗气(又称大气)。

《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洪钧按:今或称元气),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看来真气可以理解为遗传物质。但《素问·离合真邪论》却说:“真气者,经气也。”《内经》难读的原因之一,就是概念不统一。

宗气本来就是谷气。但是,古人无法解释,人怎样维持呼吸和心跳(《内经》时代,似乎不知道心跳,只知道今所谓心前区有“动气”),故猜测说:“宗气(《灵枢·五味》称为大气)积于心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这种猜测在当时很高明,和现代呼吸、心跳生理相比,就太模糊了。

《灵枢·口问》说:“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按现代理解,人体需要的物质都要通过口鼻进入人体。此话显然是正确的。

有的作者说,气指能量或功能,似乎脏腑之气意指脏腑功能,这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在古人那里,气既指物质又指能量,而且更强调物质的含义。有形器官之气,首先指构成它的物质。以《内经》极重视的肾气而言,就应该理解为,调控某些生命周期、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的物质,功能只能通过物质体现。其他脏腑的气,也应这样理解,即具有各脏腑特有功能的物质。

古人受时代局限,是不能责备的。倒是他们积极、认真地借用当时的各种学术,做出很多天才的猜测,值得我们钦佩。若中医先贤生当今日,必然不会满足于有限的观察常识和哲学思辨,必然不会排斥近现代科学的新理论。这应该是当代气化研究所持的正确态度。

最后,再次指出,古代医家对气和气化学说的认识是不足的。近代医家甚至有很浅薄的误解。比如:

唐容川说:“西洋剖视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迹而不知气化。”(唐容川 《本草问答》)说明唐氏不大了解西医怎样讲代谢,以及那时西方的生命起源和进化理论。

曾觉叟说:“中医之根本在气化,西医之根本在物质。”(曾觉叟.以中以不能科学化之理由告国人书.国医正言,第一年汇刊)显然,曾氏不知道,“气”本来就是物质。

吴汉仙说:“细胞之学,创自德医,气化之学,始自灵素……气化其本也,细胞其末也。”(王慎轩编.中医新论汇编.第一册:7~8)吴氏批判细胞病理学的机械论倾向是对的,但显然不知道气化和代谢的关系。 

[1]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秦伯未.内经知要浅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3]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罗石标.也谈气.中医杂志,1962(3):26.

[5]危北海.答“也谈气”.[J]中医杂志,1962(3):27.

[6]洪梦浒.评“气”既表物质又表功能的两义说.[J]中医杂志,1983(3):4

[7]吴弥漫.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体——略论气的二元含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10

[8]王明辉. “气”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J]新中医,1980(2):1,(3):6

[9]储为忠.中医“气”的本质.[J]中医药学报,1981(4):18.

[10]洪梦浒.关于“气”的一义和多义.[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4):8.

[11]陈守中.试论气的多义性.[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4):5.

[12]瞿岳云,帅明华.略论中医学“气”的实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4~7.

[13]徐江雁,高天旭.论营卫与气血、脏腑的关系.[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7(3):51~52.

[14]杨玉辉.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6)1:15~20.

[15]余冬梅.中医之“气”的再认识.[J]江苏中医,2002(21)6:4~6.

[16]孙广仁.古代哲学的气化学说与中医学的气化理论.[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5:1~4.

[17]冯学中.气血论是中医理论体系核心之刍议.[J]山西中医,1996(3):4~6.

[18]王振瑞.中国古代精气论与古希腊原子论.[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4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9293-1205029.html

上一篇:[转载]赵洪钧:气与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东西方科学的共同对象和基石(一)
下一篇:[转载]赵洪钧:气血与气血辨证的研究——气血概念的现代理解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1 guest0365393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14: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