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中世纪大学对科学革命的双重影响
聂广 2025-7-13 20:41
引 言 当我们在评价黑暗中世纪的时候,一个重要的事实是现代大学的起源恰恰是中世纪,而科学革命肯定与大学文化、思维方式的变革密不可分,如何看待或发掘这两个事实背后的逻辑关系,也许十分重要。 先从知识传承说起。中世纪大学虽然神学主导,但意外保存了古希腊科学著作。阿拉伯学者翻译的亚里士多德、托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66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革命的观念变革及其过程
热度 1 聂广 2025-7-12 21:23
引 言 追问起科学革命中从猜测到实证的观念转变过程及其原因,涉及到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核心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脉络,然后是关键人物和事件,最后是观念变革的内在逻辑。用“如何发生”和“过程怎样”来提问,说明我们更关注演变过程而非单纯结论。 因此,几个关键点必须包含:古希腊的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50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1
在轴心时代,中国数学与古希腊数学的差距?
聂广 2025-7-11 21:07
引 言 轴心时代一般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期间,这正是古希腊数学和中国数学开始形成各自特色的关键时期。从数学史可以看出,古希腊数学从公元前600年左右开始,持续了约1300年。而中国数学起源于石器时代,在轴心时代处于先秦萌芽时期(远古到公元前200年)。其关键差异在于: 在数学体系方面,古希腊建立了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40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从数学求证到物理学实证:古希腊人在哪里迷了路?
聂广 2025-7-10 21:12
引 言 当我们用“数学求证”和“物理学实证”的相互关系来考察古希腊学术,就会发现:那个时代的先贤在数学里建了座逻辑宫殿,却在物理世界迷了路,为什么他们没跨出关键的那一步? 首先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方法论缺陷。他那个“自然位置”理论明明可以用斜面实验验证(后来伽利略就这么干了),但希腊人只满足于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1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革命中的数学进步与作用
热度 1 聂广 2025-7-10 21:05
引 言 数学如何推动科学变革?这是考察近代科学革命的一个主要方面。 科学革命通常指16-17世纪,数学突破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解析几何把几何代数化,这是笛卡尔的功劳;对数简化计算,纳皮尔贡献很大;微积分更是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巅峰之作。这些进步直接解决了当时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数学在科学革命中的作用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97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奠定现代化学基石的拉瓦锡
聂广 2025-7-9 07:49
他被称为“现代化学之父”,却倒在了法兰西的断头台上,这个让人既钦佩又遗憾的科学家是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1743–1794)。他通过一系列革命性的贡献,彻底变革了化学这门学科,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推翻燃素说,建立氧化学说 在拉瓦锡之前,主流的燃素说认为物质燃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6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革命的循序渐进:从天文学、物理学革命到化学、生物学革命
聂广 2025-7-8 21:03
引 言 这里,我们将视角从科学革命的本质特征转向其渐进发展过程,特别关注不同学科革命的时序关系。在理解科学革命的整体图景后,探究其内在演变逻辑,厘清学科间的革命关联性,是十分必要的。 天文学确实是绝佳的起点:哥白尼革命用数学重构宇宙模型,伽利略用望远镜获取新证据,完美对应之前强调的数学化与工具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0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走向实证:近代科学革命的观念转变与范式更新
热度 2 聂广 2025-7-7 21:46
引 言 关于“实证”这个核心词,需要放在16-17世纪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当时欧洲正经历从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向新知识体系的转变,而“实证”正是这场革命最锋利的矛。那么,该怎么剖析时代转型的这个关键特征呢? 首先是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和牛顿的光学棱镜实验,这些不是偶然的观察,而是精心设计的可控验证。这提示了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086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2
化学之父波义尔
热度 2 聂广 2025-7-6 11:23
罗伯特·波义尔(Robert Boyle,1627—1691)被尊称为“化学之父”或“近代化学奠基人”,其贡献深刻重塑了化学作为独立科学的发展路径。以下从核心成就、历史背景及影响三方面解析这一称号的由来: 一、确立化学为独立科学:理论奠基 1. 批判传统元素说,提出科学元素定义 在1661年出版的《怀疑派化学家》中,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347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天文学发展史:从猜测到实证的历程
聂广 2025-7-5 22:07
为什么其他古文明的神秘主义没发展出现代天文学?从“猜测”与“实证”的对比,可以深刻揭示人类认识宇宙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让我们沿着这条线索来梳理天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猜测的时代:仰望星空,编织神话与模型 1. 原始的观察与神话解释 现象驱动:古人观察到日月升落、星辰移动、季节更替、日食月食、彗星 ...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869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6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