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pengbo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191.112.186.*   [35]何金华   2020-8-24 09:04
请问彭老师是专门研究学术评价的吗?我看到您最近在科学网新闻(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8/444271.shtm)提出的很好的大学评估建议。我想补充一点点:除了我在您的一个博文留言中提到的应该将专家详细评估意见与评价结果一并公示之外,我这里还建议对大学或者科系的内部组织状况进行评估。比如说,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状况,科系成员之间的合作状况,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情况,部门管理理念和执行效果,机构内各种政策制度的创新性和合理性状况,等等。这些都很难指标化,但是它们对建立一个一流的大学或者一流科系却是十分重要的内部驱动力。对发展驱动力的评价可能比对过去成果的评价更重要。
我的回复(2023-12-4 08:23):谢谢关注。我不建议搞太多评估。
我的回复(2020-8-28 22:27):回复何金华:何老师,你好。我也不是专门研究这个评估的,提出的一些看法也是自己平素针对一些现象思考的结果。你的建议非常好。建议你也写成博文放到科学网上。谢谢你的关注和留言。因出差未及时回复,见谅。彭渤
IP: 223.73.238.*   [34]彭振华   2019-3-23 11:48
你好!我给你发过去了一份资料,请注意查看!
IP: 81.141.19.*   [33]李建国   2017-10-8 17:18
彭老师,112097415,这是我的QQ,请您加一下!
IP: 60.241.60.*   [32]彭渤   2017-8-18 08:44
谢谢。
IP: 219.144.240.*   [31]石应江   2017-8-18 08:17
转载到《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官网
http://www.rmme.ac.cn/rmme/ch/reader/view_news.aspx?id=20170816091614417
IP: 111.19.35.*   [30]石应江   2017-8-16 21:31
转载到《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官网了。若不妥,请通知我们
我的回复(2017-8-17 09:29):请发个链接,谢谢。
IP: 115.197.100.*   [29]zhanghailun   2017-7-29 12:49
你好,我是生信人公众号小编,可以转载你的文章吗,谢谢。
我的回复(2017-7-29 17:30):谢谢来信。不了解你们的公众号,也不了解你。所以不同意转载我的文章。请见谅。
IP: 137.189.46.*   [28]tienam   2016-6-18 10:00
同感!我工作后就发过一篇中文的,投的是我们的学报。
我的回复(2016-6-18 19:27):谢谢。
IP: 222.219.184.*   [27]biofans   2016-3-9 12:16
》》大学里一些老师每学年上5、6门(专业)课,其教学效果、质量,学生的欢迎程度等,是值得质疑的。
~~~~~~~~~~~~~~~~~~~~~~
谁不想几十年只上一门课啊。
IP: 14.116.5.*   [25]檀成龙   2015-4-30 07:17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相关研究》能够相互印证。《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比值的研究》也能相互印证。欢迎理性质疑,请审查,网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classid=168537&view=me&from=space
IP: 219.131.222.*   [24]檀成龙   2015-3-26 15:05
彭渤老师:您好!
中国的科学家在反思“人定胜天”的同时,走到事物的另一个极端,在自然面前畏缩不前,背叛“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科学发展原则,这也是错误的。对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的“另类论点”,中国的科学家前怕狼、后怕虎,不愿涉足、不敢评论、极力回避。《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相关研究》都不涉及高深理论,都不直接涉足“另类论点”、都不直接涉足大规模调水,自我感觉,这两篇论文比较成熟,也得到了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老师的好评,有空时请您审查一下。支持、质疑都欢迎。与这两篇论文有关的博客网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870075    和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872255。期待您的客观评价。
我的回复(2015-3-26 16:54):谢谢对我的胜任。可这个领域我确实是外行,不敢评论哦。祝好!
IP: 202.101.245.*   [23]胡宝群   2014-12-15 18:41
大作《矿产资源学》已收到,谢谢!
我的回复(2014-12-15 21:59):欢迎指正。
IP: 219.131.222.*   [22]檀成龙   2014-11-24 09:10
《霾的帮凶:冬半年、冬季降水日数减少致使降水驱霾能力减小》,请关注,网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45780.html
IP: 219.131.222.*   [21]檀成龙   2014-11-5 11:42
彭教授:您好!
灰霾危害百姓健康,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我今天的博文涉及“治霾建议”(建议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欢迎理性质疑,请关注,网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841108
IP: 219.131.222.*   [20]檀成龙   2014-9-12 09:28
彭老师:您好!中国的科学家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彭老师关注海水西调之事,对我的论点有没有胆识发表意见?
我研究向西北调水6年了,我的研究结论是每年向超深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调淡水1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1000多亿方;每年向超深盆地调淡水2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2000多亿方,即调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的作用;每年向西北调淡水几百亿方最多1000亿方,若干年以后整个西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甚至超过500mm,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整个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的改变,将大幅缩小西北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大幅提高西北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再造中华,增强我国的发展后劲和战略纵深。

以上论点极其宏观、极其大胆、比较另类,但不是信口开河。对我的论点,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研究员比较支持,在博客《对霍有光、檀成龙的新疆变湿理论的思考》一文,张学文老师在明知“气象工作者很容易立刻否定,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情况下,还是做出了“我不能否定这个认识”、“应当说我比较支持这个认识”的评价,详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506294.html
有空时请关注我的博客,特别推荐关注我的第一篇博客,网址是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03952.html,支持、质疑、围观都欢迎,请提宝贵意见。
我的回复(2014-9-12 10:53):谢谢来信。对海水西调这个大的科学和工程问题,我没有研究。没有发言权。不过,我会拜读你的文章。
IP: 222.222.150.*   [19]杨文祥   2014-9-8 19:36
中秋快乐!
我的回复(2014-9-8 19:57):谢谢。也祝中秋愉快。
IP: 222.222.150.*   [18]杨文祥   2014-9-8 19:36
中秋快乐!
IP: 218.202.219.*   [17]胡宝群   2014-7-28 08:35
在野外?辛苦啊!
我的回复(2014-7-28 08:37):羡慕你呢,老同学。下次把我带上。
IP: 124.225.110.*   [16]hainanchen   2014-7-2 11:05
彭老师:论文投稿 有时要讲“运气”,我们的一篇稿子 投稿巴西的一个杂志,3年后,才给我审稿意见及修改后提交的邮件,真是无语【在1年多的时候,我已经给编辑部退稿信,他们好像不理?】,现在该稿子在另外的杂志审稿中【已经9个月了,邮件少回复】,真是无奈!
总之:忍!!
我的回复(2014-7-3 21:35):是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0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