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q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rql

博文

范洪义:人性与物性

已有 3432 次阅读 2018-1-22 16: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文/范洪义


常言道天人合一。有人将其注解为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即把"天"字解释为自然。其实,人也属于自然,人类的生生不息应与自然相互和谐。


我以为天人合一也可理解为人性与物性的和谐。“物性”是物理学范畴的,常用作“物理性质”的简称。


人性应适应物性。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了解水的物性,说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把百姓比作水,把君主比作船,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所以他施仁政,有贞观之治。


古人也把水、冰、汽(虹霓)三态的性质赋予人的秉性,如将“水性杨花”形容见异思迁的行为不端女子,把“玉洁冰清”描写坚贞自爱的女子。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描写成功的人在于有恒心,将“气吞虹霓”形容人的气魄宏大。

     

又例如,认识到水位高有势能,飞流直下,就将人分两类,有甘愿随波逐流的,也有敢浪遏飞舟的。看到水有浮力,就拿“心浮气盛”形容人性情浮躁,态度傲慢。


物性也能感动人性,古人曰:“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


又如,见到闪电,听到雷声,恶人怕被雷击,就想从善。见到太阳照亮群山,人就拿“阳煦山立”喻,追求性格温和,品高行端。见月有阴晴圆缺,就拿来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态。


总之,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从小五官受物触动,则心有所感,自然而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如此说来,顺其自然的人应该是人性高尚的人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63968-1096230.html

上一篇:范洪义:浅谈慧能的“仁者心动”
下一篇:范洪义:向普朗克致敬
收藏 IP: 218.22.193.*| 热度|

2 尤明庆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