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明庆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mingqing 何苦来哉?心不忍耳!

博文

出土的战国楚简适用周尺21.5 cm

已有 3118 次阅读 2022-10-9 17:03 |个人分类:清华简|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战国竹简已有大量出土,多为记录随葬器物的遣册。刘国胜.楚丧葬简牍集释.科学出版社, 2011. 前言称简长 6465 cm75 cm 以及13 cm,皆为圆整数据,以周尺21.5 cm计算即三尺64.5 cm、三尺五寸75.25 cm、六寸12.9 cm ;第一章介绍长台关楚墓29支简,保存完整,长68.5~68.9 cm即三尺二寸(68.8 cm)部分竹简可能没有尺度,就像我们用包装纸订的练习本;不过,正规书籍尤其是批量抄写的书籍,想来该具有尺度。

1993年荆门郭店楚墓M1出土有字简730,简长符合周尺21.5 cm

《老子》甲39支简长32.3 cm,《缁衣》等六篇计292 支简32.5 cm,一尺五寸(32.25 cm)

《唐虞之道》《忠信之道》计38支28.2 cm一尺三寸(27.95 cm)

《语丛一》113支简长17.3 cm,《语丛三》73 支长 17.6 cm八寸(17.2 cm)

《语丛二》《语丛四》计81支15.2 cm七寸(15.05 cm)

以上书籍总计636 支竹简,《语丛三》八寸偏长4 mm,其余与整尺寸偏差在2.5 mm 之内,且多是偏长,或与竹简饱水变形有关。下图是郭店竹简《五行》和《缁衣》,长32.5 cm即一尺五寸,每简25 字左右。西晋荀勖(?289)从汲冢出土器物确定尺度,臣勖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简长二尺四寸,以墨书,一简四十字”,所说古尺就是周尺。两者字距相当。

C91790B1-08E4-4861-B504-E59C6F011294.jpegB7D0A9DD-DA79-4D59-8860-B2448DA7F0C4.jpeg

作为参考,曾侯乙墓椁室内空:中室 9.75 * 4.75 m,东室 9.5 * 4.75 m,北室 4.25 * 4.75 m,西室 8.65 * 3.25 m;以尺长21.6 cm计算,则中东北三室皆宽二十二尺欠0.2 cm,长四十五尺过3 cm、四十四尺欠0.4 cm和二十尺7 cm,西室长四十尺过1 cm、宽十五尺过0.5 cm。木材吸水或稍有膨胀,木工使用的实际尺长就是21.5 cm

秦汉简适用尺长23.1 cm 完全没有疑问,如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简1100 多枚,堆放有序,多保存完好。《编年纪》载BC306-BC217 期间秦灭六国之大事及墓主生平经历。秦律十八种(202)、秦律杂抄(42)、为吏之道(51)皆长27.5cm一尺二寸欠2.2 mm;语书(14) 27.8cm一尺二寸,封诊式(98) 25.4 cm、法律答问(210)25.5 cm 一尺一寸, 编年纪(53)23.2 cm、日书乙种(257)23 cm 一尺,偏差皆不超过1 mm 呢

* * * * * * * * * * *

贾连翔. 战国竹书尺度新探.见: 李守奎. 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 中西书局, 2016. 341-362 ”讨论郭店楚简、上博简和清华简的尺度(下表),认为简长不是一尺就是二尺或者三尺:

郭店楚简适用长16.5 cm的商尺A 和长27.6 cm的商尺C;清华简《良臣》简长32.8 cm商尺A  二尺《保训》简长28.5 cm为 商尺C 一尺 ,《算表》简长43.5 cm、《厚父》简长44 cm 以及《系年》简长44.645 cm 都是长23 cm 周尺A 及战国尺的二尺,《筮法》简长35 cm 是长18.4 cm周尺B 的二尺(或16.5 cm商尺A的二尺),等等。此外,清华简《楚居》简长47.5 cm,文中表格留白而没有给出尺度,若说长23 cm 周尺A 及战国尺的二尺偏长 15 mm;而《算表》简长43.5 cm 则是二尺偏短25 mm。

如此所定尺度,众多竹简的长度偏差10 mm 以上,也实在是过大啊还请注意,商朝灭亡七百年后的楚简怎可能以商尺制作?商代又怎可能有三种尺长?!笔者从青铜器确认商代尺19.7 cm

清华简购于香港文物市场而尺寸、行款混乱,或许真是现代仿作。如《子産》简长 45 cm,一简字数26~30字,而《治政之道》简长约 44. 2 cm,有编号的前 42 简每简46 ± 5 字,另有一简则有 65 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358694.html

上一篇:判断器物适用尺度需谨慎:以昭君镜为例
下一篇:叶家山曾国墓的商式铜器适用周尺21.5 cm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19 杨正瓴 张晓良 李俊臻 史永文 郑永军 杨学祥 孙颉 何青 郭战胜 宁利中 赫荣乔 杜学领 朱晓刚 代恒伟 李学宽 史晓雷 周少祥 陆仲绩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