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光速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ugu234 交流电速度可能超光速 Research on Faster Then Light

博文

交流电速度可能超光速 is real

已有 3870 次阅读 2016-1-28 17:2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交流电速度可能超光速, 在特定条件下

去年我与合作者通过实验发现,在特定条件下,交流电速度可能超光速20倍。

  大多数人一听到这个题目,几乎是不加思考地反对。他们说,超光速是世界级难题,你们用那么简单的实验就声称交流电可能超光速?

  一位网友在一个贴吧写道:近日有吧友在本吧发表交流电传播可能超光速的帖子,我相信不可能,本来懒得测试的,后来看到有吧友建议用其它波形测试,我想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正好自己有ISDS5205B带信号源的双通道示波器,以及一根长约10米的电话线,于是决定试试。一开始使用了方形波、三角波、锯齿波,发现波形都很差。再测1MHz正弦波,显示出相位差非常小。按理,10米长的导线,如果以光速传输,相位引起的时差应该在约33ns,可在示波器上几乎为0,这个结果与吧友测试的结果基本一致。

   这位网友肯定了我们的实验结果,可是他认为时差很小的原因是信号反射叠加的结果,回避说交流电可能超光速。 

也有一位专家网友说我在奋力打倒相对论。 我的回答是:这个批评是讲过头了。我从来没有要打倒相对论。恰恰相反,很多反相派经常指责我在维护相对论。我的观点是:任何物理理论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相对论也是如此。

我承认狭义相对论适用于真空Maxwell 方程。可是我也指出,狭义相对论不适用于电路。主要理由是:欧姆定律是与麦克斯韦方程相互独立的定律,它不服从洛伦兹变换。可喜的是,那位专家网友承认,相对论与欧姆定律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既然电路理论与麦克斯韦方程以及相对论有独立性,那么在特定条件下交流电速度超光速20倍以上,也不必受到相对论的限制。

作为一个比喻:美国有美国的法律,适用于美国;中国有中国的法律,适用于中国。如果把真空Maxwell 方程服从洛伦兹变换推导出的相对论,比喻为美国的法律,于是得到光速是一种极限速度。相类似,电路理论与相对论没有关系,比喻为中国的法律,于是光速不是一种极限速度。相对论要求光速是一切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这个极限要求可以比喻为:把美国的法律强加给中国以及世界上其它国家,合理吗?

我们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交流电的速度是低于光速的。但是在特定的电路参数情况下,交流电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20倍以上。这个实验很简单,优点是实验结果很稳定、容易重复。实验的几个特定条件如下:

首先,由单根漆包铜线构成回路,单根漆包线的总长度小于10; 其次,构成电路回路的线间尺度在2-3米,导线间的分布电容可以忽略; 再次,选用交变电信号的工作频率小于3MHz。工作频率越低,效果越好。最后,电路中采用大电阻,微电流。接收端的电阻为1MΩ

在特定条件下交变电信号在导线中速度超光速的实验,它的物理机制是清楚的。它是由几米长的导线本身的电感引起的,它与导线的长度大致上正比,所以通过测量二个不同长度导线回路的时间差(时间差乘角频率等于相位差),可以测量交变电信号在导线中的速度。导线本身的电感,可以理解为导线内的电场与贴近导线表面的磁场的电磁感应。实验表明,近场电磁感应的速度不受电磁波速度的限制。

有人提出,他们经常通过调节电路中线圈元件的的电感值来调节相位差。的确,采用不同的电感元件,可以造成不同的相位移动,然而这样的相移与导线长度无关。 更加明确地说,在我们的特定电路条件下,唯一的元件是一个1MΩ的电阻,不允许加入电感元件(不属于我们的特定条件)。

正因为我们实验中的电感是由单导线本身引起的,它与导线的长度大致上正比,所以通过测量二个不同长度导线回路的时间差(正比于相位差),我们才能计算电信号在几米长的导线中的速度。

我们人类虽然天天在使用各种电路的电器,可是对于低频电信号在导线中传播速度的研究很缺乏。低频交变电场在金属导线中可能超光速传输信号和能量,这是物理理论中被长期忽视的解。

因为相对论不适用于电路,在特定条件下交变电信号在金属导线中有超光速现象,也就合情合理了。

 

参考文献

“特定条件下的交流电速度可能超光速20倍”,科技文摘报,20151225日,科技前沿,杨兰报道。

http://www.zgkjxww.com/kjxw/1453368152.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1800-953078.html

上一篇:学术交流,向高手请教
下一篇:现代版的电学M-M实验
收藏 IP: 112.66.3.*| 热度|

6 马德义 黄德民 魏焱明 杨新铁 huchangwei mxt1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