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无穷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ullergw

博文

量子人生的不确定性

已有 2052 次阅读 2022-10-30 01:39 |个人分类:人文历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量子人生的不确定性

(MULLER 2022-10-30)

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认为:一定存在着“确定”的定律,它们可以制约其他所有事物,包括人类的行为。

对此,哈耶克在他的《科学的反革命》一书中提出了彻底的批判。哈耶克认为不能把从整体(人的群体)中观察到的规律作用于每一个人,因为人与人的心智是不同的,完全不可预测。以经济学为例,人的自发市场行为无法事先经由某种模型或公式计算后预先知道,而通常是知道结果之后的答案再去拟合当初提出的模型,看模型是否合理。

当然,对于拉普拉斯的这个观点,最有力的批判来自霍金的《时间简史》,霍金说:“不确定性原理(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无法同时准确测出一个粒子的位置与动量或者速度!)使拉普拉斯的科学理论,即一个完全确定性的宇宙模型的梦想寿终正寝:如果人们甚至不能准确地测量宇宙现在的状态,那么就肯定不能准确地预言将来的事件!”

他还继续说,量子力学把非预见性或随机性的不可避免因素引进了科学。对此爱因斯坦表示强烈反对,认为“上帝不可能掷骰子。”

现在看来,拉普拉斯和爱因斯坦强烈的“自然理性”是不成立的。于是我想到,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是量子力学中一个个不确定的“粒子”?从而有可能开启一种不确定的“量子人生”?

从微观角度说,人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超微的细胞分子结构,包括离子通道、肌动蛋白驱动的囊泡运输,等等这些生命物理学的工作原理,其实都离不开量子力学的“神奇魔力”。那么,人的大脑和认知是否也会这样呢?大脑由数千亿个神经元形成的复杂网络组成,还有神经胶质细胞,无数个离子通道,周而往复的传递信息和存储信息,以至于产生意识、记忆和思想。

我们常说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大概说的是人的意识的不确定性。虽然现代文明的规范或者说驯化,有助于产生“利维坦”式的集体意识。但我以为作为个人,仍然有很多种可能的人生,而实际上呈现出来的只是诸多概率中的一种。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费恩曼引入的所谓对历史求和(即路径积分)的方法是一个摹写波粒二象性的好方法。对于个人来说,个人的历史也可能以这种方式书写。

霍金把各种理论(或者说思想观念)套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模拟,他认为理论的多样性并不是坏事,不适合的理论并非是因为错了,而是没有遇到合适的环境。对这一点,我也是深以为然。也就是说我们可能有一种错觉,认为拉普拉斯意念中的“科学乌托邦”是有的,我们一定能够到达,但对于个人来说,常常是无法看到的,甚至后来人也一样无法看到。但是人生的丰富在于做事或者投入精彩人生的热情,就好像粒子的不确定是它的位置和速度,但它的能量与频率密切相关!能量在此之中。

最后,霍金指出:某种意义上,经典广义相对论由于预言无限大密度的点而预示了自身的垮台;正如经典力学(非量子力学)由于隐含着原子必须坍缩成无限的密度,而预言自身的垮台一样。

所以,我在想,看上去适用于人类的宏观大论或许看着正确,但与个体小人物的生存哲学大概率也无法相容。

正如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可能全知全能;把人集聚在一起的利维坦也一样,更加不可能全知全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0990-1361474.html

上一篇:“点击化学”与化学人文的一点随想
下一篇:我的父亲[连载] (1)-(2)
收藏 IP: 101.24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