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转载】或许,我们都需要放松

已有 7903 次阅读 2009-10-22 22:06 |个人分类:离骚|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网友ljry8044的这篇文章我认为很不错,虽然他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但很多知识是到位的,一些见解是深刻的。不知道为什么科学网没有通过他开博的申请,我个人觉得从这篇文章来看,他的语言表达和知识结构以及求学精神至少是达到了科学网博主在博客写作上的平均水平的,我个人建议科学网编辑不妨细读这篇文章,对有才华的年轻人高抬贵手,不拘一格降人才。
正好我看量子力学看得头大,来放松一下。什么厄米共厄算符,什么本征值,哎呀,我平生第一次想把书撕了!
关于放松、睡眠、冥想,我明年会认真写几篇,ljry8044已经很不错了。下面是全文转载:
--------------------------------------------
体育教练有个法宝,就是“放松”。只要学员技术不到位,几乎都可以用不会放松来解释。
道理很简单。就拿行走来说,如放松好,跟着感觉顺势摆动大小腿,就能轻快自如地行走下去。虽然腿部质量高达体重六分之一,但是我们丝毫不觉得摆动起来有多费劲。
但如果不能放松好,不能在恰当的时机顺势摆动,刻意使蛮力摆腿,反倒使不上力。动作生硬僵滞,走不快,容易疲劳。久之,还会导致伤痛。
就拿羽毛球运动来说,只有放松好,才能将肩胯臂的能量流传至手腕,将全身潜能激发出来,准确有力地击球。反之,越是用蛮力,反倒越难以发挥好,击球无力,还打不准。
因此,放松可以实现能量的高效流转,只有充分放松好,才能集全身之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不过,由于身体肌肉弹性势能无法在静止的情况下被存储,过分松懈又会使能量在流转过程中被浪费掉,所以,放松时还得注意“松而不懈”,得保持一定的弹性状态。
脑力活动
同样,思考也是如此。研究人员曾对那些速算、速记之类的超人进行过研究,发现这些超人在计算或者记忆时,大脑是放松的,脑电波处在α低频率(右脑的天然频率,右脑更善于从整体上思考问题),整个左右脑能同步协调工作,而常人加速计算或者记忆时,脑电波往往会加速至更高的β频率(左脑的天然频率,左脑更善于连贯起来思考问题),使左右脑无法协调,反倒难以迅速思考问题。
因此,要想训练思维的整体流畅性,使自己像天才那样思考问题,就必须学会放松,从而使得左右脑以及脑中的其它区域达成协调,并使思维连贯起来。否则,思维活动会变得片面、低效,而且还容易大脑疲劳。
同样,思考问题也得“松而不懈”,使大脑保持在一定弹性状态,过于松懈会使大脑各区域的思维活动无法连贯地进行下去。
就拿看书读报来说,成年人显然不会像小孩子那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那样不仅慢,而且费解,而是应该一句一句、一段一段或者一目十行地读。总之,每次接受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多,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图。
但是,如果仅注重整体性,拼命追求快速而不注意放松,又会导致思维连贯不起来,反倒难以从整体上来理解书报里的内容。
就不同的人来说,阅读能力各不相同,每次所接受的信息量也各不相同,如果我们把阅读时每次所能接受的最大信息量称为一个模块(这样的模块需视不同人的阅读能力而定,可以是一个词组、一句话、一段话、或者更多的)。那么,在读报时应该是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读,然后再将这些所有的模块连贯成一个整体来理解。熟练了这样的阅读方式以后,我们还可以将原先的几个模块连贯成一个大的模块来读,将读书的速度加快,进一步加强文章理解的整体性,渐渐地就会达到一目十行的读书境界。
试着不断加快读书速度,就会发现,如果哪个模块读完后未放松好,后续的模块就难以快速准确地被读完,而且,后续模块与前一个模块也无法达成连贯,造成理解困难,导致阅读质量降低。
至于阅读数学、物理等理工科资料,放松的重要意义就更不用说了。
睡眠
显然,能让全身心得到最好放松的就是睡眠了,睡眠的必要意义我就不细说了,只说一条,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人寿命比一般人要短。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睡足,也只有睡足后,我们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清醒和聪明的大脑(这个很容易被体会到,而且也被研究人员所证实,研究数据表明,睡眠好有助于保持思维敏捷,提升学习记忆力)。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但既然睡眠也是一种放松,也就必须遵循“松而不懈”的原则。早上睡醒,精力恢复过来后,就得起床,顺势活动起来享受生活,不要因其它时间的缺觉而刻意补睡,否则就会将睡醒时恢复过来的能量耗散掉(睡眠就是一种放松,也自然就是存储和积蓄能量的过程),降低身体活力,越补越嗜睡,越睡越乏力,反倒会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而且,研究人员还发现,每天睡十个小时的人寿命也反倒较七八个小时的人更短。
因此,不管是体力活动还是脑力活动,放松都同样重要。天才的成才之旅从来就不是痛苦的马拉松长跑,而是亢奋与惬意交替的幸福之路。
或许,我们普遍需要放松
试着在baidu或者goole里输入“研究”&“冥想”,就能搜索出一些列研究数据,然后就能惊奇地发现,冥想居然可以针治百病了(见附件,有我搜索的一些研究成果)。就会发现,大量受试者从事了冥想训练后,普遍变得更加聪明,思想更加锐利,大脑更加清醒,学习和工作效率更高。精力更加旺盛,变得更加年轻更具活力了。紧张、压力、失眠、头疼、偏头疼、易怒等都得到缓解,高血压、心脏病、女性痛经、乳癌、肿瘤等等均得到改善,寿命也更长。
注意:冥想并非冥思苦想,而是什么都不想(相对性的,完全不想是做不到的),完全放松,学习体察自己内心的思绪和身体的感觉。冥想的目标不是为了达到涅槃,而是为了观察大脑和身体的不和谐音。
大体来说,冥想就是要认知自我。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能认知清楚,那么,就不可能完全掌控好自我,就更不可能去充分认知和掌控这个世界了。而要想认知好自我,就必须充分放松下来聆听身体的语言,也就是得适当地“冥想”一下。
一般地,学习或者论文写久后,大脑就容易疲劳,思维的整体性和流畅性就会下降,质量就不能保证了。我就会坐着冥想一会儿,进入一种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的忘我状态,十分多钟后就会警醒过来,大脑就会非常清醒、锐利,精神倍增。
另外,疲劳时也可以躺着睡一会儿,但往往容易睡得太久,而且,醒来后也难以一下子回复清醒状态,得慢慢提神。
由此可见,现代人的一大弊端就是浮躁,连自我都没认清,就都想去认知和改造世界了。不仅难以成功,反而使身心健康受损。所以,就出现了冥想可以使人更加聪明、健康、长寿的诸多研究数据了。
关于冥想的资料请见附件。
饶毅&武夷山——创新难
显然,老师就是一位精于放松的大智者,否则,就不会有回国:全身归属和全心参与放松点,好玩两篇博文,遗憾的是,却有人以此来说教老师,更有甚者以此来则其不务正业。
再看老师的惊天之论,也是平实之论,文中指出:
“要想获致重大创新,管理者应该积极地创造和支持互联网之内的反文化。 而只有在存在着人员、经费和组织管理上的弛豫(Slack)的情况下,才能维持这种反文化。因此,要提防所谓完美的效率,因为完美的效率是弛豫的大敌”。
“博主:所谓弛豫,就是不要‘满’,要留有余地,要让人有可能‘悠着点’生活和工作”。
至此,我又明白了中国难得创新的一大根因。原来我们的体制似乎不容许人有充分放松的机会。可是,如不能充分放松,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反倒难以获得大的突破。
可叹!
所以,愿我们科学网上的诸多老师也都能向饶老师那样,顶着压力,放松,玩好!
物极必反
看到周可真老师“‘物极必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文,就觉得非常有趣。其实,“物极必反”无处不在,学习、工作、生活无不是如此,必须遵循“物极必反”之道。
首先,越要学好、动好,就越要放松好,这在“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里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
其实,若想充分放松好,也必须运动好(其实,运动也需要动脑,也算学习了),否则,反倒放松不好。这一点,大家可能不易理解,仅举一例说明。
首先,我们知道,身体偏胖者普遍静多动少,更喜好安逸的生活。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这些群体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呢?非也!
我在一减肥论坛指导胖友减肥,这些朋友加强运动后,普遍觉得更加舒服惬意,睡眠质量普遍提高(参加见我写的http://bbs.39.net/ss/topic/1372258.html,注意往下翻,在“共同感受(精神愉快,促进睡眠)”一段),原来半夜两三点才能睡着的,现在十一点多就能入酣然入梦,很早就能醒来,而且,大脑也比以前清醒多了。
因此,要想放松好,还必须运动好,因为我们的身体就是为动静平衡的和谐状态进化的,只有遵循此道,才能将幸福、健康延续下去。
--------------------------------------
文章出处: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66837,经原作者同意添加了附件。
冥想资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38-264338.html

上一篇:什么样的教授适合做官?
下一篇:默观-69-我信仰智慧
收藏 IP: .*| 热度|

9 武夷山 刘进平 吴飞鹏 钟炳 吉宗祥 迟菲 杨芳 苗元华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