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地球的极限 精选

已有 7335 次阅读 2009-6-11 17:03 |个人分类:离骚|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病毒为什么要杀死宿主?我一直在问自己这样一个傻问题。后来我知道,有的病毒是不致病的,而有的病毒是不致命的,或者只当宿主极端脆弱时才会致命。那种务必要致宿主于死地而后快的病毒数量并不很多。

 

我总是天真的想,如果病毒不伤害宿主,仅仅依靠宿主生存,大家相安无事,该多好。杀死宿主的病毒如果没有找到新的宿主,也会死亡,所以伤害宿主的病毒看起来是在做双输的事情。而人作为宿主也不是拿病毒毫无办法,人体内的白细胞可以吃掉一些病毒,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发烧。在进化过程中,有些细菌和人类相互适应,和谐共生,谁也离不开谁,说明人和其它任何生物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一起生存的。

 

如果病毒有意识,我相信病毒们并不想弄死他们的宿主,病毒和人的这种互相残杀看来是生物在进化中误入歧途和适应不良;病毒只想生存,或生存得更好;而人也是。

 

是的,总的来说,人只是想生存,或生存得更好,没有那个狂人想要杀死人类的宿主:地球。问题是,地球真的不会死吗?乐观主义者认为,人类总可以发现新的能源来取代旧的能源,总可以进行“绿色革命”来满足人类人口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全球的粮食问题已经到了危险边缘,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只够全世界人吃两个月,而世界人口仍然在不断增长,当年马尔萨斯人口论被很多主流经济学家和政治野心家嗤之以鼻,但这么些年全球问题证明,至少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人类科技越来越发达,粮食仍然是越来越短缺,而非越来越丰富;反而在通过农药、化肥增产过程中,出现了难以愈合的环境污染和集体中毒等诸多问题。

 

而粮食问题的本源,既不是天灾,也不是农民不努力;其根源在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富裕国家的错误生活观念和方式。人类对于生活品质的过分追逐,富裕人群越来越多,肉类的消耗越来越大,目前美国人均肉类消费是85.4公斤/年,中国排名第七,也达到了58.9公斤/年;为此作为产粮大国,我们仍然必须要从巴西、加拿大等国进口粮食。然而,从效率角度看,肉类食物的效率是很低的;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8公斤谷物,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3公斤谷物,生产1公斤鸡肉需要2公斤谷物。在庞大的肉类消费背后,是粮食价格的飞涨和全球数以亿计的人处于饥饿之中。

 

人们说,到了非洲,就知道什么是贫穷;到了美国,就知道贫穷的根源,此话不假。美国的能源政策更是严重伤害了全球的粮食状况,“按美国目前技术水平,一辆最普通的家用吉普加满一箱油需耗用200公斤玉米,相当于非洲穷国布基纳法索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口粮。2007年美国所产玉米的25%变成了乙醇;2008年上升到28%,将达到1.14亿吨。欧洲每年用于制造生物燃料所耗费的粮食与美国相当。欧美“机器吃粮”相当于5亿人的口粮。[1]

 

美国的价值观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赢家通吃,强者不败”的价值观使得美国与信奉美国式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忽视对弱者和我们所处自然环境的关爱,整个地球上紧了发条,所有人都铆足了劲要成为强者,要过上奢华的生活,我们就像寄生在地球宿主里贪婪的病毒,很快就要把地球折磨得奄奄一息了。

 

那种认为总会有新能源和新技术出现的想法是不负责任的,除非能够给出非常明确的方向、数据和时间表,事实证明,人类对地球的修复水平和地球的自我修复水平相比,还十分幼稚;那种先破坏再建设,先破坏再修复的想法更加不负责任,说白了就是败家,把本应属于子孙后代的财富提前支取,在干断子绝孙的事。

 

在载人飞船没有飞出太阳系之前,地球实质上是处于一个封闭系统之中,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只有太阳和地球;二者的能量和资源都是收敛的而非发散的。人们不妨计算一下,每天到达地球的300亿亿卡的能量中,有多少能够被植物转化(大部分是反射回了宇宙中),有多少能够进入到人类的口中,60亿人类每天又要消耗多少亿卡能量(成年男子每天消耗2400-4000千卡热量,60亿人每天需要消耗2亿亿卡热量)?

 

地球是有极限的,而我们的消耗正在逼近地球的极限,总有一天我们会杀死宿主,尽管我们从来没想过要杀死宿主。

 

在地球的极限面前,最失败的事是“成功”,最卑贱的人是“高贵”,最丑恶的生活方式是“品质”。我们想要生活得“更好”的错误观念让地球已经开始发烧;我们剩下的选择是:要么改变,从现在起;要么一起毁灭,就像杀死宿主再集体死掉的病毒一样。

 

威震天对擎天柱说:人类不配活着。看了今天人类的所做所为,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1] 直面世界粮食危机:一场“沉默的海啸”不期而至

我国的禽肉和禽蛋消费量

论全球粮食危机的成因分析

世界粮食储备只够吃57 印度难以实现粮食自给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38-237655.html

上一篇:冷月葬诗魂:王芳和柏松
下一篇:考槃在涧
收藏 IP: .*| 热度|

32 宁进良 武夷山 刘全慧 王桂颖 鲍得海 王伟 刘玉平 谢柏松 梁进 刘进平 陈绥阳 曹广福 王涛 王德华 曹聪 陈中红 吴飞鹏 钟炳 杨秀海 蒋建军 刘颖彪 杨正瓴 安天庆 迟菲 邸领军 苗元华 蔣勁松 zhangxp 侯振宇 gjd yinglu moshell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