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假设未验证,会写才得行 精选

已有 6381 次阅读 2022-4-18 23:5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心理学的实证研究,通常需要在引言部分提出研究假设,在结果部分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可能支持研究假设,也可能不支持。面对后一种情况,不少研究者显得颇为无奈,在讨论部分的表述往往不当,给人留下研究失败的印象。其实,研究者可以充分思考未能验证假设的原因,或许会有重要发现。无论如何,此时都应特别注意文字表述。当然,表述得当是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这里,选择一篇论文原稿与其修改稿讨论部分的一段内容,从表述角度,简要点评论文写作的常见问题和修改技巧。为了行文方便,删除了其中的参考文献。先看原稿:

本研究表明,积极应对方式可以缓冲压力生活事件的负面影响,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消极应对方式增强压力生活事件负面影响的假设并未得到验证,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压力生活事件的测量有关。从测量的内容来看,压力生活事件包括亲人患重病等难以解决的负性事件,面对这样的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如,自己安慰自己)可能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消极应对方式可以发挥缓解挫折的作用。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应对方式与不同压力生活事件的关系。

不少研究者,都喜欢拿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比较,以为只要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自己的研究就上岸了、保险了,他人就不能质疑了。相应地,在讨论部分表述为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一致”“支持已有研究”“进一步支持已有研究”“为已有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然而,这样一句话,马上使自己研究的意义大减——只是在重复已有研究,少有或没有创新之处。

研究者应当清楚,在自己的论文中,自己的研究必须居于主体地位,自己的研究不是为了给已有研究提供支持或证据,相反,其他材料,包括已有研究,都是为自己研究服务的,即提供支持或证据。明确了主体地位,表述才能自信、得体,有力量。

对于没有得到支持的研究假设,表述尤其关键,因为稍有不慎,研究者就会陷于自我否定。例如,在上述材料中,用值得注意的是提起“假设并未得到验证”的内容,如此行文,无异于高调地自曝己丑,使引言部分提出的研究假设显得是草率的、不当的。因此,如何在诚实反映研究结果的前提下,合适地描述和讨论研究结果,是需要技巧的。

虽然,研究者应当客观公正地呈现自己的研究内容,但是,不妨从体现和突出自己研究亮点特色的角度构思和组织语言,进行合理表述,包括对未能验证假设内容的表述。从而即使是负性的研究结果,也能让人们看到积极的作用,也就是研究的价值。

据此,修改稿如下:

本研究表明,对大学生来说,积极应对方式能够缓冲压力生活事件对抑郁的作用,但是,消极应对方式并不增强这一作用。关于消极应对方式的这种情形,可能与它的测量有关。从测量的内容来看,接受现实、自我安慰也被归于消极应对方式,其实,这些应对方式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件,可能有不同的效果,从而,它们未必增强压力生活事件的负面作用,例如,抑郁。由此可知,在考察压力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变量(比如,抑郁)时,把应对方式区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是必要和重要的,也就是说,不仅需要强调积极应对方式的压力缓冲作用,而且需要重新认识消极应对方式的压力增强作用。

由于该文就是要突出研究大学生抑郁问题的价值,因此,可以从体现自己研究特色的角度,在概括研究结果时,用对大学生来说”提供总体范围,直接表达自己的研究发现,亦即自己的研究意义。这样行文,显得客观而大方、自信又得体。同时,如此表述,也没有否定已有研究。

此外,积极应对方式能够缓冲压力生活事件对抑郁的作用”是该文研究的一个基础部分,为后面的模型建构提供必要的步骤,因此,本段并不重点讨论。

对于负性研究结果,用但是”提起,并且表述为“消极应对方式并不增强这一作用”,隐含着研究者对消极应对方式进行过深入思考,具有独特看法的意思,从而,显得这样的研究结果,正是研究者原本就想得到的——据此,研究者可以表达自己对已有研究的看法,可以阐发自己对应对方式的只眼。

因此,修改稿不仅更全面地解释了得到负性结果的原因,而且更进一步,在更一般的水平上提示在考察压力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变量(比如,抑郁)时,把应对方式区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是必要和重要的”,“需要重新认识消极应对方式的压力增强作用”,使负性研究结果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

显然,心理学论文写作与修改,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方法和技巧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表述方面的技巧或许更强,也是研究者可以着力提高的方面。特别地,面对负性研究结果,不妨使用一定的表述技巧。同时,研究者也应当注意,表述必须是经过充分思考和恰当组织的,不能让人感觉自己是无理搅三分,只是狡辩或诡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34542.html

上一篇:如何改论文,聚焦于问题
下一篇:行文得聚焦,简洁方为高
收藏 IP: 116.1.48.*| 热度|

25 杨正瓴 姚伟 孙颉 李学宽 晏成和 宋玉 张俊鹏 杨韩 王安良 张晓良 刘岩 郑强 李世斌 刘秀梅 刘钢 王平平 孔玲 徐长庆 吴斌 李毅伟 杜占池 赵鹏飞 农绍庄 罗娜 谢海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