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身体负荷大,时间知觉短 精选

已有 3637 次阅读 2022-1-7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类个体存在于时间之中,个体对时间的感知、体验和判断会影响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动。不少心理问题,其实与个体的时间知觉有关,例如,抑郁症患者可能觉得时间过得非常缓慢,缓慢得让自己难以忍受。即使是焦虑症患者,表面看来,他们有高度的时间紧张感,然而,他们还是认为当前难以顺利、有效地度过,亦即觉得时间过得特别缓慢,无法忍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他/她的时间知觉更容易产生偏差,把特定的物理时间知觉得更长。在一些时候,较为准确地知觉时间,甚至反过来,把物理时间知觉得较短,是重要的、关键的,甚至生命攸关的——能够多坚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都可能赢得转机。

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办法能让个体把时间知觉得较短呢?大家可能马上想到一种妙法:让个体处于快乐之中——人们在快乐之中时,往往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诚然,这是一种方法,对于很多个体也是有用的。不过,如果能让陷入某些特定情境或状态的个体处于快乐之中,那就不必让他/她把时间知觉得较短了。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之所以有身心症状,就是难以获得和体验快乐。

这里,从时间心理学研究的角度,介绍一种把时间知觉得更短的简易办法。时间知觉,涉及时点、时序、时距3类不同又有关联的知觉,不妨认为时距知觉兼有时点、时序知觉的信息。时点,就是一个物理的时间点,例如,北京时间20:32。时序,就是两个及以上时点的前后,以两个时点为例,北京时间18:5020:32,其中,18:50在前,20:32在后。时距,就是两个时点之间持续的时长,例如,北京时间18:5020:32,时距为102分钟。通常,人们在知觉时间时,不是以这样具体而明确的时点为材料的,而是以事件为线索的。在时间心理学研究中,考察时距知觉问题,也不会为被试提供计时工具。

关于时间知觉的研究,以时距知觉研究为最多。个体是如何知觉时距的呢?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假设个体的头脑中有一个时钟起搏器它会不断地发出脉冲,通过注意,脉冲进入一个时钟数器并且进行计数和累加。当需要估计时距时,头脑注意到开始的时点,由此时开始,计数和累加进入计数器的脉冲,到结束的时点时,得出此时累加的脉冲数值,即为知觉到的时距。这个模型专门假设了注意机制,即,对于起搏器发出的脉冲,只有得到注意,才能进入计数器,如果没有得到注意,就不能进入计数器。很多心理学实验表明,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时间知觉的研究结果。

在时间知觉研究中,主要考察人们的时间知觉有多准确,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偏差,以及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时间知觉。为了研究这些问题,心理学家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例如,在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提供两个事件,同时让被试从事其他任务,当第二个事件出现或其后的某个时点,请被试复制两个事件之间的时距。由于被试事先不知道要进行时距复制,他/她需要回想此前的两个事件,估计它们之间的时距,这种研究范式称为追溯式。当然,也可以事先告知被试,请他/她注意两个事件,当第二个事件出现或其后的某个时点,复制两个事件之间的时距。由于被试事先知道要进行时距复制,因此,他/她预期会有这样的时距估计,这种研究范式称为预期式。

由于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很少能够专心致志地知觉和感受时间,即使告知被试随后要进行时距估计,被试也还会从事其他活动或任务。在心理学研究中,常常考察被试执行其他认知任务或/和身体任务时的时距知觉情况。此时,认知任务就是认知负荷,身体任务,就是身体负荷。

一项关于预期式时距知觉的元分析研究发现,增大身体负荷被试复制的时距更短,即把前面实际经历的物理时距知觉得要短。这种结果是反直觉的,人们可能觉得,当有身体负荷或者身体负荷更大时,个体会把时间知觉得更长。显然,由前面提到的时距知觉的理论模型,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即,时距估计是脉冲总数的函数而脉冲由起搏器发射,由计数器累积特定时间里进入计数器的脉冲数由分配给计数器的注意资源控制的。由于个体的注意资源总量是一定的,因此同时进行的其他任务,比如身体任务会与时距知觉任务竞争注意资源如果身体负荷大,留给时距知觉任务的注意资源就少时距知觉就短,也就是,个体感觉相应的时间过得就快

对于某些个体来说,感觉时间过得较快,能够改变他/她的身心体验,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个体的体验改变了,看法改变了,很多身心症状也会缓解乃至消失。让个体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或者说,让个体把时间知觉得更短,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增加身体负荷,例如,用力攥拳头、脚尖点地、扎个马步,或者快走、跑步,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20025.html

上一篇:何为研究?为何研究?
下一篇:问题很重要,缘何研究少
收藏 IP: 113.13.46.*| 热度|

14 杨正瓴 范振英 李学宽 王平平 宁利中 张晓良 王安良 尤明庆 张鹰 刘秀梅 孙颉 侯丹 李毅伟 葛素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