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主观安宁与心理安宁 精选

已有 6303 次阅读 2021-11-25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幸福或幸福感,是人们现在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也是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主题。在心理学研究中,幸福对应的英文,既有Happiness,又有Well-being。同时,还有较为复杂的表达——Subjective well-being,被翻译为“主观幸福感”。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中一般考察的都是“主观幸福感”。

虽然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术语,但是,“主观幸福感”至少有两点让人困惑:其一,主观的幸福,不就是“感觉”“感受”的幸福吗?从而,在“幸福感”前面加上“主观”二字,显得多余;其二,英文表述中,并无sensefeeling一类的单词,为什么要翻译出来一个“感”字呢?不过,既然约定俗成了,那就不妨继续使用这个翻译。

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又出现一个Psychological well-being,依照上面的翻译方式,对应地译为“心理幸福感”。这就更麻烦了:心理的幸福,还不是“感觉”“感受”的幸福吗?从而,在“幸福感”前面加上“心理”二字,愈加显得多余。特别地,就是从英文来看,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在表示“幸福”的Well-being前面加上“心理的”英文Psychological?这不免让人产生反问——难道还有“非心理的”幸福,例如,“身体幸福”“生理幸福”“物理幸福”?或按照“幸福”后加上“感”的译法,就是“身体幸福感”“生理幸福感”“物理幸福感”。再回到“主观幸福感”,也应该有“客观幸福感”!

显然,上述的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 well-being存在翻译不当的问题,并且,麻烦出在对well-being的理解和翻译上。

从构词上讲,Well-being是把Being well名词化,所以,它的意思就是“好”或“存在得好”“存在良好”“状态良好”,或者“良好状态”“安宁状态”,又或者“良好”“安宁”。如此一来,在Well-being前面加上SubjectivePsychological就能说得通了,所谓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主观良好”“主观安宁”,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感觉良好”“自我感觉良好”,亦即显得有些浅表的“良好”“安宁”;而Psychological well-being是“心理良好”“心理安宁”,亦即显得更为深层的“良好”“安宁”。

再看英文文献中,有Subjective or hedonic well-being与Psychological or eudemonic well-being的区分(Ryan & Deci, 2001),按照既有翻译方式,就是“主观或快乐幸福感”与“心理或幸福幸福感”,这里的“快乐幸福感”与“幸福幸福感”根本不成样子。如果把Well-being理解为“安宁”,翻译就顺了,分别是“主观或快乐安宁”与“心理或幸福安宁”。其实,英文文献中还真有与Subjective well-being对应的Objective well-being,翻译为“客观幸福感”自然是不妥的,译为“客观安宁”则是合适的。

进一步看英文的“主观宁安”概念,这一领域的公认观点是,它涉及情绪功能和个体对自己生活的主观评价,其操作定义是高积极情绪、低消极情绪,以及高生活满意度(Diener, 1984)。作为对照,心理安宁关注的是更具存在意义的问题,以及个体与世界互动的方式;由于理论兴趣不同,关注的生活层面不同,心理安宁的操作定义也有所不同(Kashdan, Biswas-Diener, & King, 2008)。Ryff1989)提出的分类广为使用,认为心理安宁包括自我接纳、自主性、生活目标、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环境掌控、个人成长(Ryff & Keyes, 1995)。

不少研究分离了心理安宁和主观安宁,发现心理安宁与主观安宁是相关但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心理与生物基础。心理安宁与主观安宁也可在个体水平区分开,例如,约有45%的人,在心理安宁上得分高、在主观安宁上得分低,反之亦然(Keyes, Shmotkin, & Ryff, 2002)。心理安宁是一个整合了内在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是包含全部生命要素的结构,它以社会建构的方式运作,与个人的基本需要一致。

参考文献

Diener,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 - 75.

Kashdan, T. B., Biswas-Diener, R., & King, L. (2008). Reconsidering happiness: The costs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hedonics and eudaimonia.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3, 219 - 233.

Keyes, C. L. M., Shmotkin, D., & Ryff, C. D. (2002). Optimizing well-being: The empirical encounter of two tradi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 1007 - 1022.

Ryan, R. M., & Deci, E. L. (2001).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 141 - 166.

Ryff, C. D. (1989).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1069 - 1081.

Ryff, C. D., & Keyes, C. L. M.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 719 - 72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3918.html

上一篇:个人成长与抑郁风险
下一篇:被试范围与研究结论
收藏 IP: 202.193.15.*| 热度|

23 郑永军 张俊鹏 张晓良 王安良 晏成和 李东风 杨顺楷 刘立 鲍海飞 胡泽春 谢蜀生 王平平 尤明庆 黄永义 钟定胜 杨正瓴 徐长庆 王启云 范振英 何青 宁利中 张鹰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