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内隐假设与不对称性 精选

已有 4194 次阅读 2021-10-30 23: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段时间,污点艺人问题成为网上的热议之一。除了某些粉丝,更多的网友都显得对污点艺人不能容忍。个别文章指出,艺人首先是普通人,其次才是艺人,希望大众对艺人宽容。有人赞赏这样的文章,认为显示了理性,应为污点艺人留条生路。有人反对这样的文章,认为艺人是公众人物,他们的生财之道完全异于普通人,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也绝非普通人可比。哪种观点更可取呢?心理学的研究,能为这类现象提供有益的启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普及,人们的交往远远超出了传统范围,从而,人际关系也更为复杂而多样,原来的社交对象,可以扩展为社会对象。例如,明星艺人,也成了社会大众的社交对象,粉丝与明星可以在线上和线下互动。

无论社交对象与社交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个体仍然需要对社交对象进行基本的社会认知,比如,印象发展。印象发展是有多个成分的过程,开始于内隐假设(implicit assumption)。这里的内隐假设,乃是个体对社交对象人格特质的内在想法,可以引导个体寻找和选择有用的信息,以便对社交对象做出判断。人格特质,往往简称为特质(trait),系指描述个体人格特点的词语,通常用形容词来表示。实际上,人们常常用特质形容词描述他人的行为。例如,“他/她是个办事公平的人。”此处,“公平的”就是一个特质形容词。

人们是如何理解这类特质形容词的呢?特别地,当人们使用同一特质维度的双极形容词时,比如,“非常不公平的 ”和“非常公平的”,他们的内隐假设是什么?具体地说,当个体描述某人是“非常不公平的”时,他/她假设某人从来没有做过公平的事吗?或者,当个体描述某人是“非常公平的”时,他/她期望某人永远不会做出不公平的事吗?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人们是如何知觉和预期他人的特质-行为关系的?

心理学家系统考察了人们对特质-行为关系(trait-behavior relation)的知觉和预期问题,即人们对双极特质形容词对应的行为范围,是如何理解的?研究者提出了特质属性的图式模型(schematic model),用来解释人们对极端特质与极端行为的特质-行为关系的评价(Reeder & Brewer, 1979)。例如,由对某人“非常不道德”的特质描述,可以推测出该人的行为范围。反过来,由某人一个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比如,在儿童万圣节的苹果里放剃须刀片),可以推测出该人有什么特质。

按照这个图式模型,人们存在道德特质的不对称性(asymmetry)。对于一个被描述为非常不道德的人来说,他的行为是没有限制的,这样的人可能被期望的行为范围既包括不道德行为,也包括道德行为,因为即使是很不道德的人,有时也会表现出道德行为。然而,对于一个被描述为非常道德的人,他/她的行为就是有限制的,即,人们预期这样的人只会表现出道德行为,不会表现出不道德行为。因此,道德领域的特征具有特质-行为关系的负性不对称性(negative asymmetry)——负性道德特质对应的行为范围超出负性道德行为。

作为对照,由聪明的、有效的、灵巧的等特质形容词所定义的能力领域,具有的特征是特质-行为关系的反向不对称性。例如,人们假设一个非常灵巧的人,其行为是不受限制的,即他/她的行为范围是很广的,从非常灵巧到非常不灵巧,具体表现如何,取决于环境条件,因为即使一个非常灵巧的人,有时也会表现得很不灵巧。相反,一个非常不灵巧的人,行为则是受限制的,人们会假设这样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表现得很灵巧,其行为只局限于不灵巧行为。换句话说,能力领域的特征具有特质-行为关系的正性不对称性(positive asymmetry)——正性能力特质对应的行为范围超出正性能力行为。

道德领域的负性不对称性能够解释微妙的社会现象。对于同等强度的负性道德信息和正性道德信息,负性道德信息会被看得更重。负性不对称性意味着,负性道德信息比正性道德信息更有判定价值,因为负性道德信息是专门描述不道德对象的,而正性道德信息既可以描述道德对象,也可以描述不道德对象(Unkelbach, Alves, & Koch, 2020)。同时,在道德领域,负性行为通常比正性行为更有判定价值,因为负性行为被认为只是不道德行为者的特征,而正性行为则既可能是道德行为者做出的,也可能是不道德行为者做出的。因此,个体只要出现不道德行为,尤其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就容易被特别关注,并且被推断存在不道德特质,也就是被知觉为不道德者。

对照污点艺人,他们出现了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根据道德领域特质-行为关系的负性不对称性原理,他们就被知觉为不道德者。明星艺人是人们喜爱的人物,更是未成年人追捧和模仿的榜样。显然,不道德者不应该成为人们喜爱的对象,尤其不应该成为未成年人追捧的榜样。

参考文献

Reeder, G. D., & Brewer, M. B. (1979). A schematic model of dispotional attribution in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86, 61-79.

Unkelbach, C., Alves, H., & Koch, A. (2020). Negativity bias, positivity bias, and valence asymmetries: Explaining the differential processing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ormatio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62, 115-187.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0204.html

上一篇:印象发展与道德优先
下一篇:材料性质与研究结论
收藏 IP: 220.173.126.*| 热度|

11 宁利中 张晓良 尤明庆 檀成龙 鲍海飞 胡泽春 杨正瓴 刘秀梅 张鹰 李毅伟 王平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