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未来思维与行为预测 精选

已有 4650 次阅读 2021-10-24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近些年来,人们很重视感恩教育。这至少提示,社会上有些人不太懂得感恩。因此,人们不仅呼吁对未成年人进行感恩教育,而且呼吁对成年人进行感恩教育。个体是否感恩,当然有很多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未来思维与行为预测的研究,有望揭示感恩的微妙机制,为感恩教育提供可能的探索方向。

感恩,需要个体记得他人为自己做的事情,即与记忆有关。感恩,需要个体认可他人的意图,即与他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的预期有关。其实,个体对他人的预期,也是基于自己对他人过去行为的记忆。感恩,不仅意味着个体对已经获得益处的认可与赞赏,并通过回报行为达到心理平衡,而且意味着个体期望他人未来能够继续给自己带来益处。因此,感恩,也需要个体能够并善于未来思维。显然,过去信息是个体未来思维的基础。总之,记忆是感恩的重要影响因素。

人类的记忆系统是为了生存而调整的,个体的已有经验可以用来模拟和预测未来结果。关于记忆是如何用来思考未来的,未来思维(future thinking)方面的研究工作揭示了很多重要见解。例如,相比于更远的未来,人们对较近的未来做出更详细的模拟——当然,相比于更远的过去事件,人们对较近的过去事件记得更好。当回忆以前的事件与模拟未来的事件时,个体使用的脑区是类似的。

如果人们的确是适应性地使用记忆,那么,准确的预测应当强化已有记忆的表征,而当预测不准确时,这种不一致的信息也应当编码进入记忆,以便未来的预测能更准确。

人们经常自动地产生广泛领域的未来事件。例如,个体预测知觉中物体的运动轨迹,音乐的随后节奏,阅读时即将出现的词语,以及决策时的潜在回报。在社会领域,人们反思性地使用社会对象的信息,预测这些对象的未来行为。在此语境中,所谓社会对象,就是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

对社会对象做出预测,必须了解相应对象的信息。考察预测社会对象的一种方式是印象形成程序,即被试学习关于对象的社会信息,以便形成印象。在这样的程序中,被试在看到一个对象的面孔及配对的一个句子后而形成印象。例如,“这个人在高等数学考试中得了满分”,暗示智力或能力。研究表明,人们会由描述对象的语言自发地推测特质,随后记住这些特质。以这种社会对象的表征为基础(比如,这个人很聪明),人们随后产生社会对象未来将会如何表现的预测。

社会对象的未来表现,可能与个体的预测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人们对哪类情况的记忆更好呢?证据显示,关于一个社会对象的不一致信息,而非一致性信息,通常会被记得很好。例如,在一项研究中,测验被试对不同社会对象社会行为的记忆。被试学习描述一个社会对象的特质形容词,呈现20个描述行为的句子,这些句子与特质形容词有一致的,有不一致的,也有中性的。结果表明,不一致行为比一致行为或中性行为记得更好。这一发现支持的观点是,更新已有记忆结构而对未来做出更准确的预测,是适应性的表现。

重要的是,当关于对象的信息破坏了预期时,会尤其容易记住。这种破坏引起更深的加工,导致更好的记忆。不仅如此,当遇到不一致信息时,会触发对意外或惊人结果寻求意义,比如,后见偏差(hindsight bias),从而导致对那一结果的记忆增强。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显示,不一致的视觉信息或错误,会与原来的信息一起被编码在记忆中,导致对不一致信息有更好的记忆。

由此,可以大致理解有的人不懂得感恩或不愿感恩的秘密了:人们一般不会时时、事事、处处行为一致,从而,很容易出现言行与特定个体的预期不一致的情况。个体容易记住这种不一致的信息,据此推测他人的品行与意图,就可能认为他人纵然以前对自己有恩,那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特别地,这样的个体很可能不再预期从他人那里获得益处,愈加表现得不懂或不愿感恩了。

进一步探索有哪些技术或方法,特别是一些简单易行的技术或方法,能够有效调节个体的记忆结构,让个体可以更合理地进行未来思维,更适应地做出行为预测,对于感恩教育来说,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09306.html

上一篇:记忆歪曲与抑郁症状
下一篇:结论奇异与方法缺陷
收藏 IP: 103.228.209.*| 热度|

19 王安良 檀成龙 张晓良 程少堂 尤明庆 李学宽 李东风 孙颉 郑永军 籍利平 晏成和 张鹰 钟定胜 杨正瓴 李毅伟 马鸣 徐长庆 鲍海飞 王平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