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简单实验设计之一:独立样本设计 精选

已有 9884 次阅读 2021-7-12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个合格的心理学研究者,应当具有实验研究的良好素养。然而,在实际的心理学研究中,有的研究者感觉实验研究太难了,甚至声称对心理实验完全看不懂,自己只能做问卷调查;有的研究者认为实验研究很容易,却常常把准实验当成真实验,甚至把相关研究当成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的关键是实验设计,而实验设计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复杂的实验设计,是简单实验设计的组合。因此,了解简单的实验设计是掌握心理实验原理的基础和根本。这里介绍最简单的实验设计——只有两种条件的独立样本设计。

一、一个例子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做一件较难的事情,旁边有人围观,自己会表现得笨手笨脚,半天做不好。倘若有一名心理学研究者要考察这个问题,提出一个假设——人们在做一项困难任务时,被人观看要比单独来做表现更差。

研究者选择的困难任务是,把常见的缝衣线穿入常见的缝衣针(目前的缝衣针,针鼻儿都很小),因变量是被试把一根50厘米长的缝衣线成功穿入针鼻儿并对折的时间(以秒为单位)。自变量是观众,有两个水平,其一是有观众(620岁左右的大学生,男女各半),其二是无观众。此时,自变量的两个水平,对应着两种实验条件。研究者可以招募两个被试组,分别在两种条件下进行实验。

二、术语说明

上述实验就是独立样本设计。这个术语说明了这种设计的含义,也就是说有两个独立的样本组,即被试组。一个被试组接受一种实验条件(有观众),另一个被试组接受另一种实验条件(无观众)。显然,把独立样本设计的两种条件均称为“实验条件”,是可以的。

不过,对于上述例子,由于研究的真正问题是,有观众时对人们穿针操作的影响,因此,心理学往往把这种条件称为“实验条件”,接受“实验条件”的被试组称为“实验组”。相应地,无观众时人们的穿针操作是基线测量,即提供对照的,因此,心理学往往把这种条件称为“对照条件”,接受“对照条件”的被试组称为“对照组”。如果研究者对两组被试的分配是随机的,那么,“对照条件”是受到研究者控制的,从而称为“控制条件”,接受“控制条件”的被试组称为“控制组”。如此来说,“控制条件”肯定是“对照条件”,“控制组”肯定是“对照组”,但是,“对照条件”不一定是“控制条件”,“对照组”不一定是“控制组”。

同时,独立样本设计还有一些其他名称,例如,无关样本设计、独立组设计、无关组设计、组间设计、被试间设计(Coolican, 2014)。熟悉这些术语,对于阅读心理学资料,特别是包含此类情况的更复杂的实验设计,是有必要、有帮助的。

三、主要缺陷

在实际研究中,对于采用独立样本设计的心理学实验,往往存在被试变量问题,从而使实验组和对照组成为非同等组——控制组或对照组变得没有控制,难以进行对照。

在心理学研究中,不同组的被试在实验之前存在的差异,就是被试变量。由于独立样本设计可能存在较多的被试变量,从而研究发现的差异可能根本不是自变量造成的,而是一种条件下的被试具有更多某一特点导致的。这是独立样本设计的一个主要缺陷。

四、三种措施

解决被试变量问题,通常可以采取3种措施。

其一,随机分配被试。这是独立样本设计的理想后续,也是最好的做法。举个反例。在上述研究中,如果一些被试不愿参加有观众的实验条件,研究者就把他们安排到无观众的对照条件,那么,此时分配被试的方式就不是随机的,从而,这样的被试可能存在某个或某些特点,而这些特点与穿针操作有关——研究者不能排除这种可能,难以得到确切的结论。

其二,前测被试。研究者可以通过前测,以此表明在实验条件实施前,两个组在相应表现上有类似的情况。例如,对于前述穿针研究,可以让两个组的被试都先在安静的房间测试。此时,两个组的成绩应当没有差异。如果两个组的成绩有差异,研究者可以重新取样,或者把这些被试以两组在此任务上没有差异的方式进行分配。

其三,代表性分配被试。前测不能消除非同等组的所有问题。例如,在上述实验中,两个组的前测表现可能是一样的,但是,有观众条件的被试组中可能有较多在公众面前操作特别受到抑制的被试,从而,研究得到的结果,貌似是一般性效应,却可能只是这类人的特殊效应。研究者可以使两个组在若干个变量上都是同样具有代表性的。例如,需要把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被试以合适比例分配到两种条件。

总之,只有两种条件的独立样本设计,是心理学研究中最简单的实验设计,它的原理和操作都很清晰,即,在实验中设置两种条件,对不同的被试组进行独立测试。但是,这种设计存在被试变量的问题,即两个组可能是非同等的,因此,如果可能,应当对被试进行随机分配、进行前测或代表性分配。

参考文献

Coolican, H. (2014). Research Methods and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6th ed.).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5213.html

上一篇:心理学的真实验研究
下一篇:简单实验设计之二:重复测量设计
收藏 IP: 220.173.127.*| 热度|

10 许培扬 张晓良 杜占池 郑永军 孙颉 杨正瓴 李毅伟 宁利中 陈志飞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