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想到半夜,有了一条妙计 精选

已有 6630 次阅读 2021-6-8 23: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昨天晚上,我通过电脑搜索并重看《三国演义》连环画《铁笼山》,其中的一段内容让我感触甚深:

姜维安下了营,回到帐中,细想破敌之策,想到半夜,有了一条妙计。他把夏侯霸请到账中,细细说了计策。夏侯霸大喜道:“司马昭用兵,最爱断人粮道,用此计诱他,不但可斩徐质,连司马昭也逃不了。”罗贯中原著, 田衣改编, 1979, pp. 42-43

果然,姜维用他想出的这条妙计,不仅斩杀了魏国大将徐质,而且把魏国都督司马昭围困得仰天叹道:“我今天死在铁笼山了。”

由此,至少获得4点启发:其一,妙计能够取得奇效;其二,思考能够想出妙计;其三,思考需要一定时间;其四,思考需要特定动机。当然,从因果关系角度讲,顺序得反过来。

一、思考需要特定动机

人们在社会上生活、学习、工作,不时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需要进行思考的。这原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几乎人人亦是如此做的。然而,现实更为复杂和多样,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曾经做过、正在做着或将要去做不少“没头脑”的事情。换句话说,我们缺少应有思考的情形是普遍存在的,或者说,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思考的动机——没有想着把事情做得更好,比如,研究生没有想着选个更好的课题、做出更好的研究。

上周,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请各自独立地提出一个任意问题,认真思考30分钟以上,再进行解答,形成300字左右的文字材料,反复修改之后,在QQ群共享。”课堂交流时,我先问:“大家想到我会布置这样的作业吗?”学生均说没有想到。我又问:“这样的作业好做吗?”一半多的学生摇头表示:“不好做。”总体而言,他们提出的问题及其解答,都很一般。我在评阅有关论文时,往往浮现两个相同的问题:作者选题时思考过吗?作者写作时思考过吗?

二、思考需要一定时间

或许,更可能的情形是,我们遇到问题都会思考,但是,思考的深度不够,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心理学中有个术语——了结需要(need for closure),用来描述个体对一个问题获得确定答案的渴求水平(Webster & Kruglanski, 1998)。一般来说,人们的了结需要是比较强烈的,特别是面临那些重要问题(例如,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撰写)的时候,尤其如此。可想而知,如果当事人更希望了结眼前的事务,那么,他/她就不太愿意进行更充分的思考。没有一定的时间投入,不太可能获得充分的信息,更不可能有效加工有关信息,从而,思考的质量也是有限的。

虽然有时需要头脑风暴,但是,更有品质的思考,往往是独立进行的。作为研究者(包括研究生),需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思考能够想出妙计

研究者及研究生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思考能够想出妙计的,至少会想到比原来更好的问题、答案、方法、策略。这里介绍我个人的例子——我在从事道德判断研究的过程中,有很强的思考动机,特别希望能够想出与目前主流研究不同、而更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也投入了大量时间,目前还真想到了一个这样的研究方向。

我认为,目前的道德判断研究,其实是研究各种条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特别是心理机制,即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的问题。主流研究考察情绪、认知因素的中介作用,我认为它们并非最核心的中介机制。借助当年读研究生时大量阅读人格心理学所积累的知识,我想到的中介变量是避害需要,并且认为它是道德判断的核心中介变量。随后,我看到国外有研究者把伤害感知作为道德判断中介变量的(Gray, 2014),我在感慨“英雄所见略同”之际,也认为我想到的避害需要比他们的伤害感知更进一步,比如,避害需要是深层动机,伤害感知是表层现象。

四、妙计能够取得奇效

至于妙计的奇效,那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仍然以我的情况作为例子——自从我2012年提出避害需要是道德判断的中介变量以来,我指导的研究生就可以在这个框架下开展研究,至少努力地有了我们自己的研究特色,从而,可以不必对国外的研究亦步亦趋。

重要的是,研究者及研究生应当真切地明白“妙计能够取得奇效”这个道理,从而,满怀信心地去思考,并热切地期待妙计的奇效。

致谢:在构思本文过程中,看到李毅伟先生的博文《课程思政漫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1290102.html),其中的一句(这类事情让我来推行,我会想出一些更体贴的办法,让老师们自觉自愿地去学习,甚至喜欢去学习。”)让本人受到很大启发,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Gray, K. (2014). Harm concerns predict moral judgments of suicide: Comment on Rottman, Kelemen and Young (2014). Cognition, 133(1), 329–331.

Webster, D. M., & Kruglanski, A. W. (1998). Cognitiv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he need for cognitive closure.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8, 133-173.

罗贯中原著, 田衣改编, 徐一鸣, 屠全枫绘画. (1979). 铁笼山. 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http://www.mfcb.net/15970.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90347.html

上一篇:一些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只是特定观念所致
下一篇:关于附录:没有你会不同
收藏 IP: 113.13.45.*| 热度|

22 郑永军 张晓良 周忠浩 尤明庆 钟定胜 蔡宁 孙颉 晏成和 王林平 陈志飞 杨正瓴 郑强 范振英 李学宽 陆仲绩 鲍海飞 戴新刚 张学文 黄河宁 李毅伟 张鹰 闫江毓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