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心理学论文中的不当表述:X负向预测Y 精选

已有 8200 次阅读 2021-5-14 23: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心理学研究中,存在一些常见的不当作法,例如,研究目的是考察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却先对这几个变量进行诸多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检验;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先用AmosMplus做一遍,再用SPSS插件Process做一遍。相应地,在研究报告中,也存在一些常见的不当表述,不但显得生硬,而且没有意义。糟糕的是,这类不当作法和不当表述一旦出现,就很容易被固化和流传,几乎成为规范,一年又一年地反复出现。

显然,论文中的不当表述,往往正是研究中不当作法的暴露,因此,只要看看论文中的不当表述,也一并发现了研究中的不当作法。

先看两个案例(为了避免中伤之嫌,案例取自真实论文,但有改动):

案例一:高二和初三学生的厌学情绪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初二学生的回避性厌学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初一和初三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高二和高三的学生;中学生的师生关系能够负向预测他们的厌学情绪;亲密性和依恋性师生关系除了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厌学情绪,还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厌学情绪;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效能感能显著影响厌学情绪。

案例二: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是高中生生活中最主要和最常见的负性压力事件;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研究显示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对厌学情绪有负向影响作用。

案例一充分说明了年级差异检验的不当和混乱,比如,“高二和初三学生的厌学情绪显著高于初二学生”,这样的结果有何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特别地,如何有意义地解释呢?案例一和案例二都有不分青红皂白地结果描述,比如,“中学生的师生关系能够负向预测他们的厌学情绪”、“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充分具体了表述的不当和费解。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这涉及到心理学术语(变量)的性质。在心理学中,有些变量是正性表述的,比如,积极情绪;有些变量是负性表述的,比如,焦虑、抑郁;还有一些变量是中性表述的,比如,学业成绩。

这里结合案例,特别分析“负向预测”的表述问题。在“中学生的师生关系能够负向预测他们的厌学情绪”中,师生关系是中性表述,厌学情绪是负性表述,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负向预测来表述,是很别扭的。在“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中,生活事件是负性表述,生活满意度是正性或中性表述,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负向预测来表述,同样是别扭的、费解的。

一些作者为什么要用负向预测这样的表述呢?自然是依据相关系数或回归系数的负值。然而,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或回归系数是正值还是负值,完全取决于对这两个变量的度量方式,因此,许多时候表述为X可以预测Y”即可,没必要表述为“X可以正向预测Y”或“X可以负向预测Y”,尤其是变量为负性表述时,更是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学术语,在进行研究时,所选的指标可能是其他性质表述的,例如,心理健康,研究时通常考察的是心理症状,稍不留意就会出现“社会支持负向预测心理健康”这样的不当表述。

总之,当描述两个中性表述变量之间的关系时,用正向预测或负向预测才是合适的;当研究中涉及不同表述方向的变量时,再用正向预测或负向预测就会出现表述和理解都很别扭的问题。既然如此,又何须多此一举地加上“正向”或“负向”呢,直接表述为“预测”不是很好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619783-1286591.html

上一篇:从实验到调查: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种取向
下一篇:若无基础,勿做中介
收藏 IP: 116.9.46.*| 热度|

6 郑永军 杨正瓴 范振英 王庆浩 张鹰 徐长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