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物探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噤若寒蝉,惜墨如金,不谈政治,不谈工作,我只代表我自己。

博文

干渴的地球 精选

已有 5537 次阅读 2011-5-22 23:59 |个人分类:科普写作|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球

干渴的地球

/马志飞

近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旱情,有关数据显示,鄱阳湖、洪湖等多个湖泊露出湖底,正在遭遇近六七十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湖北省1300多座以小型水库为主的水库无法用于灌溉。而气象专家表示,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35成,部分地区旱情在5月下旬仍将持续或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投身到抗旱活动当中。

或许,有人会想到,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多个省份都发生了洪涝灾害,为啥如今又出现旱灾了呢?

地球在“喊渴” 不只是中国

刚刚过去的515日—521日是第二十个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本届宣传周的主题是:建设节水型城市,改善城市水生态。全国各地都组织开展了多种宣传活动,呼吁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其实,经常遭遇水资源危机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现如今,地球上的很多国家同样面临着干旱的困扰。

在欧洲,法国、波兰、奥地利、德国南部以及英国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干旱。今年516日,法国环境部长莫里泽女士对媒体说,由于降雨量不足,地下水位下降,法国的旱情正演变成“一场危机”,全法96个省中,目前已有28个省采取措了限水措施。

美国,中部和南部的多个州严重干旱,包括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大部分区域、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马州等。

干旱的后果

在历史上,干旱是最常发生的一种灾害,特别是在近现代时期,旱灾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成为当前世界各国人民的一个“劲敌”。因干旱具有特殊的地域性和周期性,所以对人们的影响往往也是大范围的。

首先,干旱降低了地下水位,造成居民生活饮水困难,这是最直接也最严重的后果。以首都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是国际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的十分之一,仅仅为100立方米!近年来,由于北京人口增长、降水稀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水资源一直处于短缺状态,有媒体称北京为中国最“渴”大城市。

其次,影响农业灌溉,造成农业减产。春耕农忙季节,离不开雨水和灌溉,但持续的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甚至有些地方的稻田不得不改种玉米。欧洲,小麦生产主产区法国和德国,2月至4月的降雨量不足常年平均值的四成,相关分析师对于欧盟小麦产量的预估每日都在下调。美国,该国冬小麦的产量预期也受到干旱影响,将达到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第三,制约电力发展,削弱供电能力。美联社517日报道,中国华东的大部分地区正在遭受近年来最严重的电力危机。从今年3月开始,浙江、湖南、重庆和贵州等省市就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虽然水力发电量占中国总发电量的份额不多,仅五分之一,但由于河床开始干涸,水力发电量的能力减弱仍将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众多工厂和居民正面临限电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供电紧张状况。

此外,长江及其支流、湖泊等水位的下降,还会对当地航运带来一定困难;持续的少雨、高温天气,也是山林火灾的重要诱因,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水都去哪了?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之中。理论上讲,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一个动态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水资源通过地面蒸发和海面蒸发、植物蒸腾作用进入大气,然后通过水汽输送在某一个地方降落形成降水,而后经过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等环节重新分配和汇聚。在水循环的过程中,降水、蒸发和径流是三个最主要是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某地出现干旱,说明是降水环节出了问题,那这些本应该降下的雨水去了哪里呢?简单来说,人类对于降水环节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对蒸发和径流环节的影响最大,从而导致某区域的水循环系统发生彻底改变,比如不合理地截流或分流地表水,农业漫灌浪费水资源、过度抽取地下水等都在对水循环的自然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从而改变了降水过程的地域分布和时间分布。

没有下的雨,终究会在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方降落,这种打破了正常规律的天气状况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麻烦。同时,这样的事情也充分显现了我们人类的弱点,那就是应对世界急剧变化的能力仍然十分有限,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并未得到多大改善。所以,要战胜自然灾害,首先还是要想法设法先了解我们的地球,掌握自然规律,从而适应自然、驾驭自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8217-446928.html

上一篇:地球奇观:夕阳的颜色
下一篇:真假“陨石坑”
收藏 IP: 222.35.46.*| 热度|

10 杨华磊 吉宗祥 杨正瓴 刘颖彪 翟远征 杨凯恩 杨学祥 谢鑫 杨秀海 guoyanghuawu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 0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