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物探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噤若寒蝉,惜墨如金,不谈政治,不谈工作,我只代表我自己。

博文

玄妙无穷的芬格尔山洞 精选

已有 15358 次阅读 2018-2-13 14:54 |个人分类:科普写作|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球, 地质, 地理, 岩石, 矿物

玄妙无穷的芬格尔山洞

植物学家的地质发现

18世纪英国著名的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爵士为了科学研究,曾进行环球考察旅行,踏上过很多前人从未到过的土地,发现了许多植物新品种,也在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1772年8月,他乘船前往冰岛,路过英国苏格兰西海岸的赫布里底群岛,在名为“斯塔法”的无人荒岛上停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山洞。洞口是一个巨大的拱形,高达20多米,里面则像是一个大漏斗,深约70多米,越往里走变得越小,而且洞底充满了海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洞中全是高大的柱子,大多数呈六边形,彼此紧密连在一起,仿佛一座巨大的宫殿,十分壮观。


斯塔法岛

后来,芬格尔山洞声名鹊起,吸引了诸多探险家,它的独特魅力也给一些科幻作家提供了极佳的写作素材。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就曾到过这里,然后在小说《地心游记》和《神秘岛》中都写有关于芬格尔山洞的场景。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英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每年的4~9月会有观光游船载着游客前来游玩,沿着指定的登陆地点可以径直都到山洞里。


火山创造的地质奇观

芬格尔山洞是如何形成的?这里面高大的石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欧洲的爱尔兰和苏格兰隔海相望,可是历史上这里的人们并不友好,彼此之间冲突不断。传说中,爱尔兰住着一位巨人名叫麦库尔,他想跨越大海走到苏格兰和对手决斗,于是就搬来了一根根巨大的石柱竖直插入大海中,建造了一道石堤,人称“巨人堤”。如今,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大西洋海岸还残留着这样的石堤,长约六公里,呈台阶状向大海延伸。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段石堤是由正六边形的石柱组成的,直径约38~50厘米,一根紧挨一根,一共有四万多根,有的石柱高出海面,或者与海平面持平,更多的则是淹没于水下,形成一片石柱林屹立在大海之滨,井然有序,气势磅礴。


而芬格尔山洞就位于北爱尔兰北部130多公里的地方,传说这就是巨人修建的石堤的北端。地质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芬格尔山洞里的石柱和北爱尔兰的“巨人堤”都不是人工建造,而是大自然的杰作,而且成因相同。


研究发现,芬格尔山洞的岩石是玄武岩,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火成岩,当它从火山中喷出时,岩浆粘度小,流动性大,溢出地表能够流动较远的距离,覆盖较大的范围,而且易于在冷凝过程中会形成柱状节理,从而将岩石分割成一定的几何形状,六方柱状节理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干旱地面上形成的龟裂现象,但略有区别,干旱地面上出现的裂缝是泥土失水收缩的结果,而柱状节理是玄武岩快速冷却的结果。


地质学家推测,在古新世时期(距今6500万年~距今5300万年)这里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一股股灼热的岩浆从地下深部喷涌而出,沿着海岸像河流一样流向大海,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岩浆的表面形成了无数的冷凝收缩中心,岩石物质向固定的内部中心持续聚集,结构均匀的岩浆,其收缩中心呈均匀等距离排列,而且相互之间呈等边三角形排列,当彼此之间的裂隙裂开之后就形成了规则的六边形石柱,结构不均匀的岩浆,则会形成不太规则的四边形、五边形或七边形石柱。


音乐家的灵感源地

芬格尔山洞还有一个奇妙之处,当海水从中穿流时,拍打着其中的岩柱,发出的声响就像是音乐一样动听。在苏格兰最古老的语言盖尔语中,人们称呼芬格尔山洞为“悠扬的洞穴”。


德国近代著名的浪漫派音乐家门德尔松自幼便极具音乐天赋,曾经创作了许多经典音乐作品。1829年春天,年方20岁的门德尔松开始了他的旅行演出生活,他的足迹遍及欧洲各地,也为以后的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灵感。有一天,门德尔松和朋友一起迎着暴风雨乘船来到了芬格尔山洞,当他看到洞里的光景就好像是巨大的管风琴内部的模样,而且还不断地发出低沉的回响时,门德尔松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忘记了寒冷与饥饿,脑海中浮现出的却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后来,门德尔松根据这次难忘的旅行经历,创作出了经典音乐作品《芬格尔山洞序曲》,用旋律优美的音乐给大家描绘了一幅美妙生动的风景画,画中有奇异的山洞、波涛汹涌的海浪、呼啸而过的海风还有尖叫的海鸟,让人沉醉其中,犹如身临其境一般(马志飞/文,互联网/图)




博物之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8217-1099703.html

上一篇:宝石家族一百单八将,究竟怎么排座次?
下一篇:炮弹炸出来的沙滩
收藏 IP: 210.73.70.*| 热度|

15 刁承泰 黄荣彬 陈志飞 尤明庆 黄永义 蒋迅 陆泽橼 王从彦 黄仁勇 李璐 徐向田 杨正瓴 李务伦 许培扬 池德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