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第37期中央单位在京科技期刊主编岗位培训班培训小结(草稿 )

已有 7660 次阅读 2015-7-19 21:24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计划, 收获, 培训

   2015年7月12日至21日,我参加了第37期中央在京科技期刊主编岗位培训班的培训,累计学习72学时。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由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岗位培训班。做为一个刚刚进入科技期刊岗位不足2年、担任《导航定位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不足1年的科技期刊编辑从业者,我是抱着学习和取经的心态来的。培训期间,我严格遵守了培训中心的各项纪律,认真听课、记录,从不迟到或者早退。对刚结识的同学们,也能够以礼相待、热情帮助。通过这次培训,结交了新的同行朋友,并且取得了以下收获、体会和观念上的转变:

   一是对科技期刊,尤其是对于学报类科技期刊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认识更加深刻了,更加认识到了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中,有关法规的重要意义。今年,是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院士为科技期刊题词“对科研工作来讲,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头,又是龙尾。”三十周年。这是卢嘉锡院士对科技期刊的评价,也是对科技期刊工作的肯定和期待。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可以从科技期刊的质量中得到反映,具体到导航定位领域也是如此。《导航定位学报》作为导航定位领域的朝阳期刊,以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承载着凝练科研成果、传播科技成果的催化剂和桥梁作用。这次培训班发放的《期刊出版工作法律法规选编》(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与期刊出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课余时间,我重点阅读和学习了《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形式规范》、《关于报刊社长总编辑(主编)任职条件的暂行规定》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等,感觉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重了,也激发了自己进一步学习的使命感和积极性。

   二是改变了办刊理念,拓展了视野。《导航定位学报》创刊才2年多,我到这个编辑部工作不足一年。以前,只是满足于忙碌地组稿、约稿、编稿、改稿,不了解互联网思维和媒体融合的深层含义。这次培训中,参观中国知网的办公场所,听王明亮先生讲授的学术期刊的二次转型、何承伟老师结合自己四十年的主编经验,用生动的实例让我领略到先进办刊理念对于期刊生存、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性意义;聂苇老师的“媒体的新时代”讲座,展示了纸质媒体借助新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拓展业务、扩大影响力的美妙前景。王晴、张月红和白玉虹老师结合她们所在的医学院、大学、研究所的实际情况和她们创办或者经营SCI期刊的先进经验,让我受到了启发、令人感奋。一个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不仅应当具备相当的专业背景和编辑能力,还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

   三是吸收了兄弟期刊的先进经验。这次培训班,安排了两次报刊观摩展览活动,安排了8个学时的研讨交流。我所在的第2 组30名学员,就如何强化依法经营和管理科技期刊、如何加快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如何加强科技期刊的采编编辑队伍建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资深主编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和办刊经验,详细介绍了他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做(副)主编或者编辑部(副)主任时间较短的同学们,虚心求教了经验丰富的同学,并且提出了一些曾经令人困惑的实际问题。

   回到单位后,我的打算如下:

   一是加强期刊编辑出版的法律法规学习,提高编辑加工能力,严格按照编辑规范编辑《导航定位学报》。

   二是注意强化互联网思维。《导航定位学报》以纸质出版为主,我在以后的编辑实践中,尽力使用互联网,尤其是使用移动互联网相关的新媒体工具,拓展我刊的传播途径,提高我刊的影响力。

   三是加强与审稿专家和编委会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争取吸引到高质量的论文。

   四是加强对于已经在我刊发表的论文的追踪和推介。重点推介单篇被引用频次已经接近或者超过10次的优秀论文。

   五是利用各种渠道,注重实用互联网了解导航定位领域的最新进展,拓展稿源,学习和吸收同行的先进经验。

   六是不断增加审稿专家队伍,把好论文质量关。

    (上图为:白雨虹研究员在授课)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906596.html

上一篇:在海淀区和昌平区的交界处
下一篇:雨中访知网办公地
收藏 IP: 59.108.34.*| 热度|

2 武夷山 王德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