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名作作者的故乡和生活基地

已有 3431 次阅读 2021-12-20 22:34 |个人分类:编作交流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杨兰春传》(杨兰纯,许欣,张夫力.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的插页之一如下图。

image.png

        登封没有撤县设市的时候 ,我去过两回这个县。一次是实习,另一次是陪着哥哥游览少林寺。当时,已经看过豫剧《朝阳沟》,但不知道它就诞生于登封。军校毕业后,认识了一个登封战友,模糊中听他说朝阳沟就在他们县。后来,从网上看到,河北、河南都有朝阳沟。很想搞清楚,到底是咋回事。买到了杨兰纯的传记后,才算明白了。杨兰春的出生地和创作《朝阳沟》的村庄,原名不是朝阳沟。登封的朝阳沟,是后来改的名字。这好像著名的《沙家浜》也促生了(常熟))沙家浜的出现一样。艺术作品中的地名,成了现实中的地名。这样的例子或许还有。如果在登封实习时我知道了曹村那个地方,也许距离实习地(**沟)不太远,没准会去看看的。好比另一个著名的村庄一样(北京市房山区的霞云岭村,诞生红歌的地方,我去住过,感受过当地的风景和民风)。

    《朝阳沟》虽然是六十多年前的作品,难免打上了那个 时代的烙印,可是它的乡土气息、它的生活气息,仍然让观众感到亲切。由于在唱词和曲调中都吸取了民间文学艺术的养分,使得它更切近生活,更耐看,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些经典唱段,经常出现在各种文艺联欢会中。我不知道曾经听过多少遍的《朝阳沟》。这得益于一位河南籍的司机。他的录音机循环播放,让我在无意中熟悉 了它的唱段。

      毋庸讳言,作者对于生活基地的熟悉往往不亚于对出生地的熟悉。因为作者可能十几岁就离开了家乡,回去常驻的机会反而不多了。常驻的生活基地,成为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这倒显得合情合理了。生活基地曹村的顺口溜,结果作者的加工,进入了唱词。比如 银环下山时的“走一步退两步不如不走,千层山遮不住我满面羞......”

      我也曾经有类似的感觉,可以从生活基地的“宝库”中 取用多次素材,写出多篇文章,虽然都是平庸的,也需要感谢生活基地的馈赠。

      作者的出生地,给了他生命的基因和文艺细胞;作者的生活基地,在某种因素的激发下,促生出文艺作品。实际上,出生地和生活基地是作者的两种根据地,对于作品的诞生都是有只要影响的。因而,如果后来人为了纪念作者或者作品,把它的出生地或者生活基地改成作品中的地名,都是可以接受的。正如杨兰春为他的出生地题写的对联一样:人勤人诚人奋进,好山好水好地方。优秀的人与美丽的山水结合起来,当然可以出现好的作品。这样的事情,肯定还会发生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5-1317434.html

上一篇:译书是美好的事情
下一篇:测绘期刊研究文章一篇
收藏 IP: 223.72.23.*| 热度|

2 杨卫东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