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DXZJ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DXZJW

博文

魔角石墨烯刷屏Nature,今日再登Science,根本停不下来!

已有 1243 次阅读 2021-3-19 08:23 |个人分类:科研动态|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png2.png

就在上周,我们报道了Science上发表的“交变扭曲魔角三层石墨烯中的电场可调超导”的工作,Science似乎开始慢慢追上了Nature的步伐,开始发表魔角石墨烯的工作了,然而这一发,似乎不可收拾了!今天Science再次上线了一篇魔角石墨烯的工作。

T1.png

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tBLG)中超导性的发现提出了有趣的问题,关于超导序参量的性质。魔角tBLG的相图包含了相关绝缘体(CI)相和超导相,与铜材料的相图相似,表明超导相来自非常规的起源。相比之下,在没有CI的情况下,最近对超导的观察表明超导是通过电子-声子耦合产生的,这有一系列理论模型支持的解释。

人们早就认识到,阐明库仑相互作用的作用对确定超导性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传统超导体,电子-声子耦合与库仑斥力相互竞争,在低温下稳定超导性。因此,一个弱库仑斥力将导致更强的超导序参量。相反,非常规超导相则来自全电子机制,序参量随库仑相互作用的增加而增强。对于传统的固态材料,直接控制仍然是一个实验性的挑战,在不给材料带来额外变化的情况下超导体内的库仑相互作用。范德瓦耳斯材料的灵活性为利用近距离屏蔽控制魔角tBLG结构中的库仑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

布朗大学物理系J. I. A. Li课题组设计了一个小器件,魔角扭曲双层石墨烯被置于伯纳双层石墨烯附近,中间被3纳米厚的屏障隔开,利用伯纳尔双分子层的电荷屏蔽,可以连续调谐扭曲双层石墨烯内的电子-电子库仑相互作用强度。输运测量结果表明,调谐库仑屏蔽对绝缘态和超导态有相反的影响。屏蔽减弱了库仑相互作用,绝缘态的强度降低,而最佳掺杂状态下超导稳定性增强。对库仑相互作用控制能力有望为精确描述魔术角tBLG超导性的理论模型提供重要的约束条件。

1.png

图1. 伯纳尔双层石墨烯(Bernal BLG)和魔角双层石墨烯(magic-angle tBLG)双层结构

2.png

图2. 库仑屏蔽对相关绝缘子(correlated insulator)的影响

3.png

图3. 在大的d场诱导的能隙中调谐nBLG的影响

4.png

图4. 调谐nBLG对魔角tBLG中最佳掺杂条件下超导性的影响

文献信息

Tuning electron correlation in magic-angle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using Coulomb screening. Science 371 (6535), 1261-1265.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35/1261

华算科技专注理论计算模拟服务,具有超强的技术实力和专业性。是同时拥有VASP、Materials Studio、Gaussian商业版权及其计算服务资质和海外高层次全职技术团队的正规机构!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等方法相结合,对电池、催化、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进行多尺度设计与模拟,专注为海内外催化、纳米及能源领域科研人员提供材料计算模拟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客户群体:已为清华、北大、天大、北理、北航、西交、华工、同济、复旦以及中科院各大院所等百余个高校院所提供超过1000个解决方案。

点击链接提交计算需求http://tsinghuasuan.mikecrm.com/600FYnG 

DFT理论计算培训包括:

VASP软件零基础培训、VASP晶体与二维材料专题培训、VASP表面/吸附/催化专题培训、VASP半导体与缺陷专题培训、催化DFT计算培训等。

Materials Studio零基础培训、Materials Studio电催化专题培训、Materials Studio进阶培训等。

高斯计算零基础培训、高斯进阶培训等。

联系人:吴硕  电话:13128723011  微信:huasuan-shuo(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小硕.jpg

DFT催化.jpg高斯零基础培训.jpg2.png1.pn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31381-1277531.html

上一篇:上海交大博士后Science发文,呼吁更好的博后政策!
下一篇:Online!华科周军教授Joule:特殊的致敬,迈向热化学电池!
收藏 IP: 120.231.2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