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chen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chenchen

博文

喝水也会胖的答案----肥胖基因的新发现 精选

已有 13371 次阅读 2015-8-21 22:36 |个人分类:科普集萃|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基因, 运动, 减肥

喝水也会胖?调侃而已。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吃得并不多却很容易胖,用各种方法减肥都收效甚微; 而有的人却可以饱享口福而不胖,减肥不在他们的词典里呢?

答案就是基因!前几天,麻省理工(MIT)和哈佛的科学家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调控肥胖(主要是脂肪燃烧)的基因是IRX3 IRX5  这两个基因能直接调节人体的“产热机制”(Thermogenesis),从而来决定过多摄入的热量去向---消耗还是存储。每个人都有这两个基因,他们的新发现在于:

  1. 组成这两个基因的众多核苷酸(Nucleotides)中,只要有一个核苷酸的差异就能决定“胖”或“瘦”。如果基因中含有胞嘧啶(Cytosine),就是胖基因,含有胸腺嘧啶(Thymine),那就是瘦基因。科学家们可以任意切换这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核苷酸来人工定向干扰,制成“胖”或是“瘦”基因,从而得到胖或瘦的小鼠模型。换言之,含有胸腺嘧啶(Thymine)的瘦基因小鼠可以不忌口而不发胖,而含有胞嘧啶(Cytosine)胖基因的小鼠“喂水”都长胖。

  2. 在人体脂肪细胞的实验中发现,这两个基因直接作用于成人的“白色”脂肪细胞内的产热机制,以决定体内脂肪细胞的大小,多少和肥胖的程度。而早先的研究认为产热机制只存在于人类婴儿期或小鼠的“褐色”脂肪细胞,成人体内几乎没有褐色脂肪细胞。这就澄清了一种误导,认为一旦肥胖形成或白色细胞大量堆积后就很难消除。或者煞费苦心在“白与褐”之间的转换中做文章结果当然都无济于事

  3. 这两个基因不必通过大脑,直接调节白色脂肪细胞的产热机制。也就是直接指挥白色脂肪细胞内的产热机制,要么燃烧脂肪,要么存储脂肪备用(长胖)。

     

    下图为人体脂肪的模拟示意图:



    早在2007年,英国的科学家们就发现了和肥胖有关的基因FTO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但是随后大量,深入的研究却没能解释该基因是如何调控体重的。去年初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就发现了IRX3 是一个位置远离FTO的肥胖基因,并在敲除IRX3的小鼠模型上证实了随便吃什么都不胖。麻省理工(MIT)的研究更加细化了IRX3IRX5基因对产热机制的调控。

    崇尚基因决定论的朋友一定会雀跃了吧?“喝水都胖”的妹妹们是否应该放弃呢?且慢!人的天性就是不服输,要探个究竟!  想减肥的妹妹们请注意,上面写的第三条是专门写给你们的,那就是人体的产热机制是决定人体胖和瘦的关键。那么,除了IRX3 IRX5这两个基因外,还有什么因素可以影响这一机制呢?答案是:运动,节食和低温。也就是说,爹妈即使给了“胖”基因,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身材!当然,比起那些先天优势者们难度要大一点。和人的寿命一样,很多消极派认为,起码50%是由基因决定,后天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君可知?现在的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已经把这个百分比下降到了20%了呢!

    我自己就带了胖基因,只要口无遮拦,一天长半斤烂肉不在话下。我相信基因的作用,但不坐以待毙,通过运动,节食等手段体重一直保持在心仪的范围。所以很重要的是一个方法学问题。

    总之,基因可以起相当大的作用于人生的整个过程,但绝不是决定性的。身材也是这样。我的身材我做主----完全可以办到,而且并不难。

     

    参考:

    http://news.mit.edu/2015/pathway-controls-metabolism-underlying-obesity-0819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07/n7492/full/nature13138.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507284-914946.html

上一篇:我的饮食我做主 2—禁食对抗炎症的分子机理
下一篇:减肥捷径---写给可能带“胖基因”(C基因)的妹妹们
收藏 IP: 58.38.190.*| 热度|

7 曾庆平 徐旭东 赵凤光 黄永义 姚攀峰 农绍庄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