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tinY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tinYue

博文

孔子:华夏科普第一人

已有 4837 次阅读 2016-7-22 18:06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孔子:华夏科普第一人

岳中琦

刚刚拜读了,科学网新闻转发的“人民日报:重视创新发展的“另一翼”——科普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7/351886.shtm

这使得我想起了孔子。

孔子,圣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他是华夏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或有人要问,孔子又不从事科技研究,他怎能科普呢?!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出生在鲁国陬邑。他在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过世,享年73岁。在55岁之前,孔子一直在鲁国生活、学习和工作。在55岁(公元前497年)时,他开始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的旅程。在旅途中,他到处讲述他的科学发现。他周游了卫国、匡城、蒲地、曹国、宋国、郑国、陈国、楚国、蔡国、和叶国等。最为重要的是,在60岁时,孔子传播科学新知识和规律达到了极致。这就体现在:他独自在郑国都城东门科普,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这时,他耳顺了。

这种顽强奋斗、长期不懈、任劳任怨的科普努力就足以证明,孔子一定有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规律发现。他一定要将它告诉世人。

那么,孔子到底发现了什么新的科学规律呢?

我认为,孔子发现的这个科学规律就是,万事万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有秩序。用现代自然科学术语,它可能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或熵)。如下图中的一片树叶,万事万物都是有序、和谐成长的。这就如同孔子常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个科学规律导致了,孔子核心思想就是礼和仁。在人类社会上的体现之一就是,等级制度。当今世界,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那里都存在等级制度。例如,大学的等级制度至少有两类。第一类是管理体系的校长、院长、系主任、教员和教工。第二类是教授体系的讲座或冠名教授、正教授、副教授、助教授、讲师、博士后、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就是最追求众生平等的佛祖,他的内部组织结构都是有等级的:佛祖和各种级别的弟子。

再问,孔子在什么时候发现了这个科学规律呢?

《论语·为政》讲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矩。”从这段言论再加上他的工作经历,我可以理解到,孔子在48到50岁之间发现了这个科学规律。因此,他48时就出仕、修经和办学,培养弟子。后来,他在53岁时,升为鲁国大司寇,从事国相事。两年后,他主动地离开了这个岗位,开始了艰辛、漫长、平淡的列国科普。或许可以推断,孔子从48岁到54岁,一直在做周游列国进行科普的前期准备工作。

69岁时,孔子完成了周游列国的科普,回到了老家鲁国。他继续从事教育和撰写。4年后,他在体验了天下多年无理想秩序的痛苦中病世了。但是,他发现的科学规律(秩序)已经被他,在过去26年的顽强科普过程中,充满、丰富、完善、建立、建全,广泛传播,而留传下来了!后来,又被弟子和后人发扬光大了!

从而,孔子,和他的伟大科学发现和周游列国科普故事,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致宝!

因此,我断定,孔子既是一位最伟大的科学家,又是华夏科普第一人。

其实,早就2003年,孔子就已经成了我的精神偶像和智慧源泉(参见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855345.html)。孔子学习,认真求学、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在有了科学发现后,亲自从事辛苦、漫长、不懈的科普。亲自介绍、宣传、传播这一科学发现。在科普旅途中,小心求证,虚心学习,且与他人交流、分享和共勉。从而,留下自己的辛酸苦乐!

或许将来没想到,也成为孔子的隔代弟子。

2016年7月22日17:34写成于香港大学黄克競楼办公室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40687-992239.html

上一篇:宝岛台湾的绿与蓝
下一篇:图示邢台市区七里河洪灾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收藏 IP: 202.189.102.*| 热度|

8 许培扬 魏焱明 吕洪波 周可真 李颖业 pppoe201 xlianggg guhanx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2: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