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各地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理论的
地震载荷缺陷
岳中琦
刚刚拜读了,作者韩娜今天早上 8:41:48在《北京晨报》发布的报道:“北京将建大震风险预警系统地震后5至10秒超快预警”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6/349490.shtm。感到既高兴又担忧!
高兴的是,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的目标,“确保北京地区一旦发生6至7级地震,伤亡不大、城市不瘫、社会不乱。发生7级以上地震,基本实现首都核心功能不受太大影响。”
担忧的是,北京处于华北平原、山西和张家口-渤海三大地震带交会部位,且发生过8级大地震。建筑物抗震设计还是依照经典的抗震设计理念,主要是防治固体地震波的震动载荷。没有任何防治地下极高压气体喷出、突出和冲击载荷的痕迹。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灾难突然爆发了。在深入研究这场大灾难以后,我发现和提出了地下深部极高压天然气制造地震和地震灾害的成因与机理。在过去8年中,在世界各地,做了二百多场相关的学术报告。特别地,我明确地指出,地震能量传播和破坏可能有一种尚未认识的模式,即它是在岩土体孔隙、裂隙、空隙、断层带中高速旋转运移的高压天然气体带动岩土体运动、膨胀、抬升、断裂、气液化的冲击气体波。参见《科学时报》(A1要闻)在2010年9月8日发表的“地质专家们的灾后反思:预防预测比救灾重建更重要”的评论报道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2663478.html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40687-769414.html。
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抗震启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减隔震技术。“这种技术是将一种橡胶隔震支垫放在建筑和地基之间,一旦地震时,通过“大烙饼”式的作用,减缓上部建筑结构受到的作用力,降低危害。”然而,这种技术或许无法减缓地下快速运移到建筑物底下的极高压气体的冲击、膨胀和喷发载荷作用。
今年5月14日-17日,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在重庆主办了“2016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工程结构创新与发展暨结构模态测试和应用”。我应邀在会上做了本博文题目“世界各地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理论的地震载荷缺陷”的特邀报告。英文题目为“An Unknown Type of Disastrous Earthquake Loadings in Aseism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Structures around World”。参见重庆大学网页http://civil.cqu.edu.cn/12.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50&wbnewsid=2686&archive=0。
多少年来,直到今天,人们都一直、一致地认为,地震能量由震源向四处传播和破坏的模式仅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地下深处造成地震的岩石地质体的主动断裂延伸到地表的同震地表破裂。第二种是,地震波,由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机械振动。地震波有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面波分为Love波和Rayleigh波。这两种地震载荷是世界各地的建筑和结构抗震分析、设计和防治的根本基础。
根据我的研究,抗震设计仅考虑这两种地震载荷和四种地震波是不够安全的。地下极高压气体载荷是一种人们尚未认识、防范的地震载荷模式。它是一种气体物质冲击波。在近场和断层裂隙等通道出口处,它的破坏力度大,可造成摧毁性的孤立破坏(如汶川大地震)。它也可造成如唐山大地震的大面积摧毁性的破坏。
衷心希望,人们能够尽早地研究和防治这种尚未防范的摧毁性的地震载荷,以降低地震灾害和损失。
在此,我感谢大会主席,周绪红院士和杨永斌院士,邀请我参加这次盛会、并做特邀报告。在会上,我也学习了大量工程结构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又认识了不少工程结构专业的新朋友。
2016年6月24日15:31写成于香港大学黄克競楼办公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