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ntinY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entinYue

博文

进行高质量的英文科技学术演讲的几点技巧 精选

已有 13057 次阅读 2014-11-11 18:39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进行高质量的英文科技学术演讲的几点技巧

岳中琦

现在,国家和个人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国内和去海外,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也就越来越多和平凡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教授和学者在国际会议上,同国际同行们同台,用英文探讨科技学术发展和前沿问题和成果(图)。直接用英文在国际学术大会上演讲和报告,的确是一个大力宣传我们自己科技创新成果的最佳方法。

 

由于英文是我们的第二语文,同时中英文化、思维和生活存在相当大的差别,我们用英文做科技学术演讲的实际效果,有时还不理想。有时难以让不懂中文思维方式的人们,理解和体会的报告内容和意思。这样,他们会对我们创新成果失去兴趣,或不认同我们创新成果。如果这样,我们的学术报告也就没有达到希望的效果。

因此,我们用英文做学术报告一定要让仅懂英文的人听明白、能理解和体会的报告内容和思想。要让他们感兴趣、进一步地认同我们的创新成果,在将来引用我们的创新成果。如果这样,我们的英文学术演讲也就达到应有的效果。特别地,他们知道英文不是我们的第一语文(native English speaker)。如果他们能从我们的英文报告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应该是可以被感动的、是会承认和接受我们的创新成果的。以下是我多年做学术报告的几点体会和技巧。

正是由于人们都知道英文不是我们的第一语文,因此,我们在用英文做学术演讲和报告时,我们要大声清楚地说英文每一个单字,要理直气壮,不要害怕自己说错了英文。要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要将重点词汇加重发音。要让他人感到你对演讲课题十分感兴趣!

其次,我们要精心制作每张多媒体ppt图片,让听众可听可视。我们要将自己的一个科技创新问题、过程、结果和结论划分成细小单元和步骤流程。用精心制作的ppt,通过图像和简单讲解来动态地、一步一印地演讲它们,并及时附上相应的英文专业词汇和单词。这样,听众可眼视投影屏幕上演示的图像和英文词汇。再通过耳听英文讲解来跟上内容,在脑海中产生正确的形象思维和过程。这些形象思维一般可以与听众自己知识和观察产生共鸣,起到加深明白和理解的效果。

第三,我们要把自己报告的一个新问题和新成果作解析化、具体化和形象化。我们要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解析和具体的。这同我们习惯于综合和抽象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将自己的创新问题和成果解析化和具体化,问题越具体越小越好。但一定要是个问题,值得听、能记得!

第四,我们知道,科技学术演讲和报告时间极短,一般530分钟。因此,学术演讲不同于上课。学术演讲重视一个问题和创新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过程。这一个问题要让人感兴趣。思路和过程要符合自然规律和逻辑,要让他人能听明白就行了。听众如果真感兴趣,他会查阅和引用我们发表的相关论文。千万不要向在大学上课那样,想完全教会听众,你经多年精心研究才得到的一切东西。这样的演讲就成了教学,听众会很烦的,且时间也不够用。演讲和报告时间短,应着重一个问题和思路。

第五,要让听众透视领悟到我们的研究逻楫和思考过程和转化。在演示并讲解这个问题和思路过程中,听众也可透视到、领悟到,我们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和我们的逻楫和解析思维过程和转化的。听众还可进一步地准确体会,我们经多年学习和研究而掌握的、解析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理逻辑思维的能力。这样听众不仅得到新的专业知识,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思考与分析问题能力和素质,这更为重要。让听众跟我们学这些能力和素质,是教育他人或让他人知道,我们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的最佳途径。

第六,大家知道,光速比声速大得非常多。因此,用眼睛视察和观看事物的速度和大脑的反应和计算,都比用耳朵听声音要来得、快得多得多。同时,每幅图像所含得信息量比一句文字语言多得多、准确多、定量多。因而,这种可视可听的演讲方法能准确、快速、大量地传递信息给听众。

第七,我们要让听众脑海易快速处理信息和产生共鸣。听众脑海可快速地处理和分析这些信息。同时,以极快地速度比较这些信息同脑海中已有、已知的信息和知识。从而,他可做出迅速判断并对新的信息产生兴趣、吸收、储存或疑问等。进而,一点点新的信息或知识可扎根在他脑海中大量已有、已知的信息和知识之上。可进一步地生根、开花和结果(运用、创新与发挥)。

总之,我们要清楚,英文科技学术演讲的大部分时间是将一个科技问题讲的十分清楚。要设计和定义好自己的问题的空间范围、框架、假设。具体、精细、过目、心动的演讲和报告才能让他人过目不忘,才能一见钟情、一秒定终生。衷心希望我们每位国际学术大会报告者能够演讲或报告的成功,为自己、家庭、单位、城市、民族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取得荣誉。

20141111日晚1830写成于港大办公室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40687-842706.html

上一篇:牛顿是如何站在巨人肩膀上?
下一篇:昨夜梦见牛顿,他问了探测器登陆67P彗星几个问题
收藏 IP: 147.8.134.*| 热度|

30 陈筝 彭真明 任胜利 刘军胜 罗汉江 廖晓琳 黄永义 李志刚 王云才 胡荣桂 李景果 强涛 张波 邢志忠 张彦虎 张鹏举 曹聪 李宁 姬扬 王桂颖 rockfract biofans eastHL2008 yjxia xchen gangdese qzw dreamworld ybyb3929 zhangfeng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