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跃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王飞跃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218.61.195.*   [20]邓武   2012-1-8 08:44
祝王老师早日康复,身体健康!
IP: 118.249.252.*   [19]李本先   2012-1-6 22:46
祝教授健康快乐!
IP: 58.19.197.*   [18]吴晓晖   2012-1-5 23:01
祝王老师早日康复,身体健康!
IP: 159.226.19.*   [17]王志成   2012-1-4 22:44
希望王老师早日康复!
IP: 222.90.74.*   [16]汤楠   2011-12-26 09:45
王老师,圣诞快乐,新年好,tangnan
IP: 222.90.74.*   [15]汤楠   2011-11-23 17:24
王老师,多年的了解,相信也佩服您的为人。希望您多保重。
西安 Tang nan
IP: 113.240.233.*   [14]陈泳   2011-11-19 16:05
王老师,您好!我是一名研二的研究生,每次浏览您的博客都会让我学到很多新的东西,谢谢您!今年暑假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有幸听了您关于“社会计算”的讲课,在场的同学都被您深厚的科学、哲学功底所折服,特别是课间休息的时,我们休息,而您还在那里为有问题的学生耐心作答。虽然上次没能向您请教问题,但是您话语间的平易近人让我很感动。希望您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多多保重身体,祝您一切顺利!王老师,我们坚决支持您!^_^
IP: 182.32.95.*   [13]姜道奎   2011-11-9 10:32
王老师您好,麻烦您一些时间给填一份问卷吧,谢谢您。网址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0824&do=blog&id=506030
IP: 222.244.85.*   [12]tanrenzhong   2011-6-24 08:25
博主回复(2011-6-9 00:14):多谢,有时间一定联系.
谢谢,并期待着。谭人中
IP: 76.182.90.*   [11]wshxwf   2011-6-6 11:45
王教授:你好!
       我是你山东化工学院的校友,经常阅读你的博文,感觉很好。遗憾的是,在你的博文中几乎看不到你对大学生活的回忆。我个人认为大学生活对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知你能否回忆一下你的大学生活,你的师长,你的学友。
我的回复(2011-6-9 00:12):多谢,大学生活确实重要且难忘,但现在回忆还太早也没时间.好像曾回忆过小学,找找看.
IP: 222.247.183.*   [10]tanrenzhong   2011-5-29 05:54
王老师,您好!带着问题找方法,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很好的思路。现在一些研究,则往往是带着方法找问题:例如对管理的研究,大都是框定了实证的研究方法,去寻求问题解决。这种研究方向的颠倒,即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了。有关这一问题,我亦有些思考。我的邮箱是:tanrenzhong@163.com  谢谢!谭人中
我的回复(2011-6-9 00:14):多谢,有时间一定联系.
IP: 60.12.143.*   [9]Emilymini   2011-5-13 10:20
王老师,您好,非常喜欢您的博文。关于研究生研究方向的选择上,可否给我们一些建议呢,在同等感兴趣的情况下,是选择导师所擅长的比较新的方向(国际上研究的人不是很多),还是一个传统的方向(国际上研究的人很多,导师做的也还不错),另外,有时间的话,您可否写一点关于自动化各个方向的热点和前沿的文章呢?我是学process control的,也非常希望您可以在这方面多谈一点,嘿嘿。多谢老师的帮助^^
我的回复(2011-6-9 00:15):Thanks, I will try to do that once I have time.
我的回复(2011-5-21 16:14):Yes, I will try to do so once I have some times.

Good luck on your research.
IP: 121.28.69.*   [8]王书真   2011-4-20 15:52
王老师,您好,我想查找近三年电子商务方面的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可是在nsf上找不到。您能帮我看下吗,打扰了,谢谢。
我的回复(2011-4-23 16:36):Pl
IP: 202.118.69.*   [7]Londonbell   2011-4-6 13:05
王老师,您好!我对您提出的社会计算理论很感兴趣,是否有相关文献可以拜读??
我的回复(2011-5-21 16:16):Sorry to reply to you now, I will try to do so ASAP.
我的回复(2011-4-18 09:46):Thanks Please provide us with your detailed contact information
IP: 119.163.10.*   [6]祁峰   2011-3-21 09:04
王老师,请加我好友
IP: 116.52.172.*   [5]洪昆辉   2011-3-10 12:02
关注王先生的博客,可否加好友
IP: 221.2.164.*   [4]hit050120406   2008-7-28 20:11
我感觉王老师博客上的文章都挺有思想的,特别是那两篇关于飞行汽车的文章,因为我本身是学汽车专业的学生,对这方面也有所了解,不过现在我有两个问题没大想明白,想请教一下王老师
1.现在由于常规能源危机,好多大汽车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像日本的混合动力车,欧洲的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以及一些公司的空气动力学汽车,总之,五花八门,国内一些企业也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奇瑞推出了电动汽车,听说最近比亚迪致力于研究铁电池电动汽车,我没想明白的是,这些种类的新能源汽车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进入我们的大众生活?中国的企业能不能以此为契机,缩小于世界汽车大企业缩短差距?
2.中国的汽车电子行业一直处于襁褓之中,处处受国外大企业的技术封锁,一直发展不起来,好多人都用 修锅的来比喻中国汽车电子行业,都说中国汽车行业缺修锅的,补不起中国汽车行业在电子方面的漏洞,但我感觉,不是中国缺修锅的,而是修锅的技术不行,只有技术上去了,这些汽车企业才敢让你补,那我们中国的汽车电子行业怎么才能走出一条自强发展之路?




博主回复:谢谢您的留言,对新能源汽车本人研究不够,无法建议.但对于汽车电子行业,本人认为只要实做就有希望,且不必争一日之长短.
IP: 221.2.164.*   [3]hit050120406   2008-7-28 19:38
我个人感觉用发条来储存能量这个想法本质上挺好,不过具体做起来欠妥,发条利用弹性元件储能,汽车运动时产生和释放大量能量的时候会有一定冲击,不利于汽车的操控稳定,而且需要一定空间,对于汽车的前后悬架布置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曾经的机械创新中,有人把这种储能装置装在自行车上。我推荐用另外的储能方式来进行能量转换,例如通过发电机就进行电能转换,这种方式在并联式混合动力车上广泛应用,成为节能一大亮点,而我想的另一种方式是用静液储能,通过车轮上的液压装置收集能量,在利用电控ECU控制收集施放能量的时机,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博主回复: 没有研究,感觉是大批汽车安装此类器件平时所耗之能量将远超其所省之能量.
IP: 58.38.30.*   [2]青水洋   2008-6-3 20:37
好久没有看到你的新作了,最近忙于“ITSC 2008”吧?
博主回复:谢谢!
IP: 159.226.151.*   [1]刘玉平   2008-5-17 14:00
名人的义举应当受关注,普通人的爱心更应获褒扬!

苍天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抗震救灾倡议书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440
博主回复: 赞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2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