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xczxc0417

博文

统计: 催化领域的诺贝尔奖的个数

已有 7386 次阅读 2011-1-29 07:15 |个人分类:好好学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诺贝尔奖, 动力学, 有机化学, 德国人, 法国人

刚刚查了一下。诺贝尔化学奖从1901年开始,一直到今年,总共有102次授奖,其中有15次和催化直接相关或者密切相关,约占到总数的15%,具体的获奖列在下面。催化领域还有很多很有价值,也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很值得去做。


1901年   范霍夫 (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兰人,  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主-范霍夫
研究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有关定律。(算是有点关系)
1911年    萨巴蒂埃 (Paul Sabatier,1854—1941) 法国人,研究有机脱氧催化反应。
1912年 維克多·格林尼亞(法) 发明了格氏试剂,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保罗·萨巴捷(法) 发明了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的方法,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1916年 未授奖   
1917年 未授奖
1918年   哈伯 (Fritz Haber,1868—1930) 德国人,发明工业合成氨方法
1919年 未授奖
1924年 未授奖
1929年   哈登 (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英国人,研究糖的发酵作用及其与酶的关系   
           奥伊勒(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瑞典人,研究辅酶
1932年   兰米尔 (Irving Langnuir,1881—1957) 美国人,研究表面化学和吸附理论
1933年 未授奖
1940年 未授奖   
1941年 未授奖   
1942年 未授奖
1956年   谢苗诺夫 (Nikolay Senyonov,1896-) 苏联 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   
           欣谢尔伍德(Sir Cril Hinshelwood,1897—1967) 美国人,研究气相反应化学动力学 (跟催化有直接关系)
1963年   纳塔 (Giulio Natta,1903—1979) 意大利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   
           齐格勒(Kafl Ziegler,1898—1973) 德国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应
1972年   安芬林 (Christian Borhmer Anfinsen,1916-) 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   
           摩雷(Stanford Moore,1913-1982) 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   
           斯坦(William H.Stein,1911—1980 ) 美国人,研究酶化学的基本理论
1983年   陶布 (Henry Taube,1915-) 美国人,研究络合物和固氮反应机理
1988年   罗伯特·休伯(Robert Huber)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约翰·戴森霍弗(Johann Deisehofer)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哈特穆特·米歇尔 (Hartnut Michel) 德国人,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1989年   奥特曼(S.Altman) (1939-) 美国人、切赫(T.R.Cech)因发现RNA的生物催化作用而获奖
2001年   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以表彰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2007年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格哈德·埃特尔
“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他获得的奖金额将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
2010年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Richard F, Heck)、伊智根岸(Ei-ichi Negishi)和日本  2010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科学家铃木彰(Akira Suzuki)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获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6430-408811.html


下一篇:终极单位换算器——非常好用的软件
收藏 IP: 128.253.86.*|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