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i Do science as it should be.

博文

不拘一格降人才?还是一丝不拘看分数和出身? 精选

已有 16856 次阅读 2013-3-30 10:32 |个人分类:学术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 复试

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分布了,教育部又发文了,邮箱里又收到了一批申请调剂的邮件了。想起自己当年考研的忐忑之心,于是一封一封地回信,告之调剂申请的过程。如果确实没有可能,也写上几句勉励的话。


有很多考生,分数很高,也被淘汰了。前几天有一考生到我办公室来找我,临走时突然问 ,我会不会同意录取?我很纳闷,回答说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决定的。考生立即回答说,我同学和我都参加过其他大学的面试了,感觉就是走过场,之前老师都定好要谁了。我问,你怎么知道老师都定好了。回答大意是有考生面试前就确定自己能够被录取了。我果断地回答,我不会在复试前确定录取谁,唯一例外的是保送生。


我说的是真话。我从来没有在复试前决定录取哪个考生,我一直也把调剂生和第一志愿生同等对待。一方面可能是我自己当年考研时分数就很不高,印象中就只有英语考了70多分,其他各科都不高,勉强过得线。 另一方面,我也对唯分数论很反感。一些高分的考生被985高校淘汰,申请调剂到南农这样的211高校,表明这些考生的高分并没有发挥作用。但是遗憾的是,这些高分考生被淘汰,很多人认为是自己没有主动和老师联系,有些甚至认为要拉关系。还有人认为是自己的本科院校不理想所致,有很多考生来信询问我是否会介意他们的本科院校不是211院校。


有一句古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在200年前的理想,今天仍然很难“不拘一格”。华罗庚自学成才,却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 而如今的考生,却被自己非211,非985而困惑,而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机会。


分数和出身,成了考生的心结。没有高分不行,有了高分也不行。小心翼翼地担心自己的出身会不会影响老师的判断。人才的选拨,戏剧般地进入了混沌状态。当“不拘一格降人才”时,又担心为“人情关”开了一道门,于是又“一丝不拘看分数和出身”,又陷入了人才选拨的机械主义。教育部发多少文件似乎都不管用。


来点实际的,给考生一点建议:


1)联系导师时不要群发邮件。这是基本,但凡发现是群发的邮件,我肯定不回了。


2)邮件时要注意一些基本的格式,这不是在qq聊天。 有些邮件没有抬头,没有署名,都是qq和人人网惹的祸


3)尽量用敬语,联系导师,这是应该的,至少也算长辈吧。


4)平常心态,展现自信,不要显自卑,也不要显自负。非211,非985,展现个人实力,简历做好一点。985,211都是数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5)非上班时间,不要打老师的手机,尤其不要在晚上10点和早上8点之前。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59-675247.html

上一篇:第四届昆虫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
下一篇:从审基金看写基金:给入门者的一点建议
收藏 IP: 218.94.137.*| 热度|

44 喻海良 王德华 张骥 曹建军 纪洪泉 李汝资 徐耀 李学宽 王琛柱 徐大彬 姜宝石 文文 郭胜锋 吕喆 明波 沈明星 齐国臣 严晓文 尹维 郭向云 张海霞 武夷山 吴兆剑 李宇斌 赵保明 仇文利 戴德昌 彭真明 郑永军 唐常杰 杨洋 王飞 陈亮 李培光 彭英传 李本先 陆绮 霍天满 xindaxiang2 xsongy lbjman biofans htli gxs20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7 1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