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jushiz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jushizao

博文

说说水问题

已有 5049 次阅读 2016-9-7 12:31 |个人分类:生态文明|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生态

问题

余池明

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水是不可替代的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看看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她的表面大部分是水,水面占地球面积的71%。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湛蓝色星球。地球与其说是地球,不如说是水球。海洋、湖泊、江河、沼泽、地下水及冰川等液态水和固态水构成了水圈。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海水和陆地的水蒸发变成了云,云随气流运动形成降雨,雨水会集形成无数溪流泉水瀑布深潭,无数小河会集成大江大河,百川归海,江河的水又回归大海。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人的生存更离不开水,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人体本身主要由水构成,成年人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65%,人体血液中80%是水。除三餐外,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另外补充1500毫升的水。婴儿出生前就在娘肚子里生活在羊水之中。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淘米、洗菜、洗脸、洗手、洗澡、洗衣服,样样少不了水。人们的生产离不开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各种服务业都需要水。

无数江河湖泊滋润了大地,使大地充满了生机,无数的溪流泉潭构成了变化多姿的水环境和美景。水不仅哺育着我们的身体,也滋润着我们的精神。杭州因为有了西湖而充满诗情画意,桂林因为有了漓江而山水甲天下。庐山因为有水,所以才有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赞美。藤王阁因为位于赣江之滨,王勃才能写出“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象征灵动和智慧。流动是水的本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夫子见流水,感慨的是时光的流失和事物的变迁。《荀子》还记载了一段孔子论君子观水的妙论:“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以水的特征比喻君子的11种德行。老子说水,也充满了哲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他说了水的不争、宽容和以柔弱胜刚强的特征。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中开导波斯匿王观恒河水,而悟知自己能够观察恒河的心性的不生不灭。三教的哲人观水都有各自不同的体会,而共同点都是反观人自身的德行和心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水环境对不同地区的人文有莫大的影响,并造就不同的性格特征。江南多灵秀,南方人聪明秀气,与江南水乡多水,小桥流水的环境不无关系。

水有自身的性格,有自身的脾气,有自身的规律。水不仅仅给我们带来生产和生活的便利,财气和诗意,它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麻烦和忧伤。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水的四大问题:这就是水少了、水多了、水脏了和水生态失衡。

一、缺水问题

水少了就是我们正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量< 1000m3)。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两倍,而人类用水增加了5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也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在过去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37其中起是跨国境的暴力纷争,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水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我国属于缺水国家,水资源短缺,生态用水匮乏。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200立方米,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特别是北方和西部部分地区已处于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的程序。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1/6的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很多河流开发利用率超过国际警戒线(30%),辽河、淮河、黄河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分别为62%、60%、56%,海河接近90%,生态用水被大量挤占,环境容量很小。

缺水的原因有两方面,客观原因是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北方降水量低,造成资源性缺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每年北方的干旱和南方的洪涝。主观原因是浪费和污染。我国用水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2003年万元GDP用水量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我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为218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我国水重复利用率只有50%,而发达国家以达85%。全国供水管网漏损率20%左右,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南方虽然水资源丰沛,但由于工农业污染,造成水质性缺水。更严重的是水生态失衡。江河断流、地面沉降不仅发生在北方地区,而且出现在南方地区;不仅发生城小河小溪,也出现在大江大河。黑河下游持续断流,海河下游基本断流,黄河在20世纪90年代严重断流,后经人工措施初步缓解,但由于水资源利用程度继续上升,断流问题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湖泊萎缩,滩涂消失,天然湿地干涸,水源涵养和调节能力下降,全国大旱之后接大涝,大涝之后接大旱的现象更加频繁,有些地区甚至是“无雨则旱,有雨则涝”。这既有气候变化的原因,也有不适当的工程建设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例如,治淮半个世纪,淮河流域建成大小水库5300多座,河流自然水文性质被改变,水体稀释自净能力急剧下降,河道的干涸和污染大大降低了水库间的水量调配能力。

解决缺水问题的对策: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可持续水资源利用战略。节水是我国水资源匮乏这一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也是反对用水浪费,降低水工程投资,减少水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在节水方面,要提高节水意识,杜绝对水的浪费;普及节水设施;减少并逐步消灭水的泄漏(设备、管网);提倡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新时尚。节约用水不仅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也会相应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水环境污染的负荷。控制水的需求是一举两得的战略措施。

治污是保护供水水源水质,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减轻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污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可替代优质水,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市景观、市政绿化、生活杂用、地下水回灌和补充地表水等方面。

多渠道开源是保障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选择。着力于传统水源和非传统水源的综合利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和环境亲和性。在开拓非传统水源方面,要拓展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再生污、废水的利用,海水的利用,空中水的利用(即积极开发云水资源,搞好人工增雨作业)。

二、洪涝灾害问题

水多了就造成洪涝灾害。自古以来,水灾乃我国的众灾之首,”治国先治水”是祖先留下的古训。公元前206年到公元1949年,我国共发生大的水灾1092次,平均每两年一次。我国有40%的人口,35%的耕地和60%的工农业总产值以及100多座城市分布在受水灾威胁地区。1996年的洪水造成了南方2200亿元损失。水往地处流,是水的自然规律。要给水出路,大禹治水都懂得疏导的原则。我们要转变观念,不要把洪水当做猛兽和敌人,学会与洪水和谐相处。不能再干围湖造天,破坏湿地的傻事。要留出行洪区。洪水是季节性的,关键是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三、水污染问题

2003年度七大水系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38.1%的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要求,32.2%的断面属Ⅳ、Ⅴ类水质,29.7%的断面属劣Ⅴ类水质。其中七大水质干流的118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53.4%,Ⅳ、Ⅴ类水质断面占37.3%,劣Ⅴ类水质断面占9.3%。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0亿吨,比上年增加4.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2.4亿吨,比上年增加2.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47.6亿吨,比上年增加6.6%。水污染的危害主要是:制约经济发展,严重阻碍可持续发展;人民健康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范围大,历时长,还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对待水污染问题,要走循环经济之路。注重源头治理和全过程治理,把污染控制在水环境容量之内。

四、水生态失衡问题

以江河断流、湖泊湿地萎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为主要特征的水生态失衡问题仍未解决,部分地区愈演愈烈。从生态用水量看,重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淮河、辽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60%,海河超过90%,导致海河流域出现“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局面。我们拥有85000多座水库,超过世界总量的一半。我们在欢呼拥有强大的水利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河流的生态问题。大水库主要的防洪和发电,小水库主要是农业灌溉。例如,淮河有5300多座水库,平均50平方公里建1座水库,每条支流建水库近10座。而美国田纳西河是每一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建设3.4座水库。按这个标准,淮河只应建94座水库。5000多座库坝完全把淮河节节支解了,河流的自然水文性质被人为改变,致使河流丧失自净能力。枯水季节是一库死水,污染严重。丰水季节则集中下泄,造成污染事故。水生态失衡既是各种水问题的原因,也是他们的结果。对于水生态失衡问题,尤其是水利工程造成水生态失衡问题,还没有引起决策者的足够重视。而解决水问题,恰恰需要从战略和系统的高度看问题。总之,不能为单纯为了经济利益、部门利益而忽视整个水生态的健康和安全,如果整体的水生态破坏了,那么经济利益、部门利益也将不能持久。2004年7月30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46522-1001410.html

上一篇:城市修补:城市更新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
收藏 IP: 111.193.19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