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的困惑与NP理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2205 平常心是道

博文

按标题搜索
简介“真值表” - 形式与内容
热度 1 2020-3-23 06:44
真值表的出现是近代( 19 世纪)的事,成为传统逻辑过度到现代逻辑的重要标志。 真值表在命题逻辑占有重要地位 。 一,命题逻辑公式 【1】 命题逻辑是一个形式系统,由命题公式和推理规则构成。 从 “形式” 的角度, 命题公式 由逻辑运算符结合命题变元定义;从 “内容” 的角度,则可由真值 ...
个人分类: 在法国教逻辑课|1556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简介“逻辑谬误”- 伪两难推理(false dilemma)
2020-3-21 22:18
“ 逻辑推理 ” ,指从已知(前提)推出未知(结论)的思维活动。 推理要得出真实的结论,一是其前提必须真实,二是从其前提能够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前提真实涉及命题的实际 “ 内容 ” ,是 “ 非形式 ” 的;而从其前提能够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则需要遵守推理的逻辑 “ 形式 ” 。 ...
个人分类: 在法国教逻辑课|19485 次阅读|没有评论
逻辑学溯源 - 苏格拉底提问法
2020-3-15 16:28
柏拉图在《智者》篇( The Sophist )中说: “ 普罗泰戈拉是首位采用苏格拉底式讨论方法的人 ”( 逻辑学溯源 - “哲学(Philosophy)”与“诡辩”(sophism)词源 ),这里是 指 “ 苏格拉底提问法 ” 【1】 ,即 通过提问来识别和消除那些导致矛盾的假设,引导对方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意识到自 ...
个人分类: 在法国教逻辑课|80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逻辑学溯源 - “哲学(Philosophy)”与“诡辩”(sophism)词源
2020-3-14 15:33
这周的大一逻辑课给学生讲 “ 推理谬误 ” ,在英语中称 “ 推理谬误 ” 为 fallacy 或者 sophism 【 1 】。 与 sophism 同字源的 Sophia ,既指 “ 智慧 ” ,如 “ 哲学( Philosophy = philos+ Sophia (爱 + 智慧)) ” ,又指 “ 谬误,诡辩 ” 。那么, “ 智慧 ...
个人分类: 在法国教逻辑课|624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简介“演绎推理” - 形式与内容
2020-3-10 22:48
演绎推理的有效性( validity )取决于形式而无关内容。旨在研究 演绎推理的逻辑,通常 狭义称为形式逻辑 【1】。 然而 形式与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关于内容 、形式、认知、语境等的同一关系 , 如何解读演绎推理 的“形式化”议题 ,是理解 形式逻辑 的关键。 此文以命题逻辑为例,初步讨论此议题。 ...
个人分类: 在法国教逻辑课|5777 次阅读|没有评论
简介“逻辑推理”
热度 1 2020-3-9 00:43
在逻辑学中,人的思维活动大致分为:概念、判断、推理。 逻辑学重点研究 “ 逻辑 推理 ”, 指从已知(前提)推出未知(结论)的思维活动。 推理有三种主要的方式: 演绎推理 ( deductive reasoning ) 、 归纳推理 ( inductive reasoning ) 和 溯因推理 ( abductive reasoning ), ...
个人分类: 在法国教逻辑课|7688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大学一年级“逻辑课”期中考试试卷
热度 1 2020-3-6 14:25
今年是我主讲儒尔 - 凡尔纳大学( Université de Picardie Jules Verne )计算机系一年级的 “ 逻辑课 ” 的第二年。昨天( 3 月 5 日)期中考试,现把我出的试卷译出分享: 一,试卷中文译文 逻辑课期中考试 (2020/3/5) - 儒尔 - 凡尔纳大学计算机系一年级 (时间 2 ⼩时 ...
个人分类: 在法国教逻辑课|256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轴心时代” - 西方与中国
热度 1 2018-12-17 16:58
新年开学要给儒尔-凡尔纳大学(Université de Picardie Jules Verne)计算机系和数学系大一的学生上逻辑课,第一节课打算给学生讲点逻辑发展历史,我准备从拉斐尔的一幅画讲起,并对比几乎是同一时期的诸子百家,而这一时期正处在所谓的“轴心时代(Axial Age)”。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 Karl Jasp ...
个人分类: 在法国教逻辑课|4525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