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weib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weibin

博文

三峡蓄水对中下游旱情的影响

已有 5386 次阅读 2011-6-2 11:1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三峡, 旱情

有院士出来说“没有三峡工程会更旱”,事实果真如此吗?请看本人为荆州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撰写的调查报告(节选)。

2010611-13日,在刘耀清、张国荣副主席带领下,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部分委员在松滋、公安两县市就三峡工程对荆南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影响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水利局、环保局和两县市政府的汇报,在松滋陈二口、新江口水厂取水点、白云边酒厂污水处理车间、八宝灌溉泵站、公安毛家港玉湖和东港排水泵站、斑竹当和港关水位观测点、苏支河及中河口地段的河势等现场进行考察与踏勘,随后在公安与两县市政府及水利、环保部门的专家、领导进行了座谈。形成了如下基本共识:三峡工程对荆江两岸的防洪效益巨大,为两湖平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同时,由于工程运用中的“增枯削峰”原则,荆江段径流规律和水沙条件发生了极大改变,给荆南地区乃至于整个荆江两岸的防洪、灌溉、饮水、水环境、水生态带来一系列新隐患、新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的效益,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和生态环境灾害。

 

1、崩岸频发带来防洪新隐患

 

三峡工程建设后,江水含沙量减少,清水下泄,沙市站1956-2002年均输沙量4.34亿吨,2003-2007年均输沙量只有0.93亿吨,造成干支流河床冲刷深切,堤防崩岸频发,严重危及荆江两岸及支流堤防安全。根据市水利局提供的数据,蓄水后荆江干流年均发生崩岸处数26处、长度17380米,分别是蓄水前的1.7倍、 2.65倍;荆南四河年均发生崩岸处数44处、长度5244米,分别是蓄水前的1.6倍、3倍。在公安县中河口河段现场调研时了解到,由于虎渡河下游南闸两次加固,底板由35米抬高到36.2米,导致虎渡河洪水经中河口串河反流松东河,流量由500m3/s增至1300m3/s,中河口河床冲深4米,刷宽6米以上;而且松西河下游淤积严重,苏支河逐年冲深,冬季水深达20米,分流松西河入松东河的流量由1000m3/s增至2329m3/s,最近又发生了长达1.4千米的崩岸,使防洪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即使是在中等汛情下,这里都有可能出现重大溃堤事件。

此外,三峡工程在汛期进行调峰控泄,大大减少了荆江段干支流出现高峰水位的几率,但延长了汛期中高水位持续时间,0708两年汛期,沙市水位都在警戒水位以下,而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设防时间达22-45天,原来防汛多为突击保卫战,现在成了持久战、疲劳战,增加了防汛压力。荆江及荆南四河堤防保护着上千万人口、过万亿元资产、近千亿元生产能力,不容有任何的疏忽和失误。

 

2、枯水期同流量下水位降低增加了饮水与灌溉困难

 

根据市水利局对长江沙市站水位、流量统计资料的分析,以2003年为界前后比较,当沙市流量为6000-7000-8000-9000-10000 m3/s 时,同流量水位降低值分别为0.75-0.52-0.34-0.57-0.29米。长江委模拟分析的结果,三峡水库运用20年,松滋口水位下降0.84-0.99米,太平口水位下降1.27-2.05米,藕池口水位下降1.63-2.60米;三河道平均断流时间分别增加57天、53天、50天。蓄水运用50年及60年后的水位降低更多,断流时间更长。

根据湖北省水电科学院调查,沿荆南四河取水的供水工程共27处,加上分散取水用户,现状总人口150.013万人,其中松滋城区11万人,乡镇人口20.7482万人,乡村人口117.6648万人。近年来松滋河枯水期比以往提前1个多月时间延长,2003-2009年枯水位较常年降低约0.7左右,对松滋城区及沿岸6个乡镇30多万人的饮水造成极大威胁。在断流期,松滋市中心城区自来水唯一取水口无法取水,只能采取挖渠、筑坝蓄水方法。公安、石首的情况也与之类似。可见三峡工程对荆南地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荆江北岸现有观音寺、西门渊、何王庙3个大型灌区。荆南四河沿岸现有中小灌区22个,饮水涵闸118座,提灌泵站97座,其中闸站配套49座。在三峡工程运用后,春耕季节,沿江、沿河63灌溉泵站、涵闸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引水困难。自流灌溉保证率大大下降,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同时有的提灌站因扬程设计不够,无法投入提灌。调查中了解到,松滋八宝灌溉闸在2003年以前只需提水50-80个台班,近年来每年提水灌溉的时间都在400个台班以上。

3、流量减少加剧了水环境恶化、水生态退化

 

三峡蓄水带来干流河床刷深,松滋、太平、藕池三河口口门河床淤积,加剧了四口分流量的减少。松滋口最大流量从7910m3/s下降到5400m3/s,枯水期流量从850m3/s下降到8m3/s。水量减少导致水体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下降,尽管目前荆南四河主要水质指标基本上能够达到类水质的标准,但部分指标超标现象时有出现,频频发生的水华事件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长江委模拟分析的结果,三峡水库运用20年,三口分流量相对水库运用前分别减少15%-3713%-35%48-54%。显然,如不及时采取工程措施加大水量补给,荆南四河水环境质量就有出现重大生态灾害事故的可能。

可以看出:

1.三峡工程对长江干流荆江段防洪作用巨大,但干支流蹦岸频发带来新险情且荆南四河防洪压力增加,三峡工程防洪效益不应过分夸张。

2.三峡工程加速了荆南四口分流减少的趋势,直接导致四河断流时间延长、洞庭湖来水减少,江湖关系演变方向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并非全部有利于洞庭湖湿地保护。且对荆南地区、洞庭湖地区的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3.春耕季节荆江河段及荆南四河在同流量条件下水位明显降低,沿江沿河的引水设施功能大大降低,不仅对农业灌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而且造成新的饮水困难。老天爷不下雨,怪罪三峡工程的确“证据不足”,但江河水位因三峡蓄水、河床刷深而降低,引水灌溉的闸站因为高程够不上、远程够不着无法投入使用,难道不是确凿无疑该怪罪于那个庞然大物吗?尽管在国家防总严厉督促、下游千万生民眼巴巴的期盼下,三峡增加了许多下泄流量,于是某院士说,三峡前期蓄水,现在增加了下泄,比之没有三峡工程时的流量要多,所以没有三峡会更旱。然而,2000-5000个流量在干流中游600多公里长、数公里宽的江面上分摊,加上南岸现有三口分流,加上河床已经刷深,怎么够分?所以,不说三峡诱发干旱,但说加重抗旱困难,这种现象早已有之,今年,中游各地的引水设施几乎全部陷于无用,使旱情更加严重,这是不争的事实。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召开的国务院会议审批通过《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中,正视了三峡工程对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了对策。所谓“没有三峡会更旱”的说法,留给他继续“误己子弟”去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32183-450771.html


下一篇:和蔡庆华《题香溪何站》
收藏 IP: 58.19.230.*| 热度|

4 丛远新 高建国 虞左俊 zzjtcm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