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舌尖上的日本》-日式料理之风味名物—柚子胡椒和酱腌章鱼腿
王正全 2017-5-6 13:36
《舌尖上的日本》- 日式料理之 风味名物 ——西日本柚子胡椒和酱腌章鱼腿 自西日本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归国 5 年以来,要说有什么最难忘的日料的话,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九州名物柚子胡椒(ゆずこしょう)的了。 想尝试一下柚子的清香配合辣度超过 15,000 SHU 陕西线椒的 ...
1126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舌尖上的日本》-日式料理之茶点之旅(四)-和果子的精气神
热度 2 王正全 2017-4-16 15:03
《舌尖上的日本》- 日式料理之 茶点之旅 ——日本和果子(四)-和果子的精气神(图片为盗图) 前面三期介绍了 “日式和菓子”中的三大代表物,即团子、水羊羹和铜锣烧,本期是最后一期关于和果子的总结性主题,即关于“从为什么日式和果子总是这么精致?”看日本人的骨子里的精气神。 ...
666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舌尖上的日本》-日式料理之茶点之旅——铜锣烧和鲷鱼烧
热度 7 王正全 2017-2-13 15:52
《舌尖上的日本》- 日式料理之 茶点之旅 ——日本和果子(三)-铜锣烧和鲷鱼烧 上两期详尽介绍了 “日式和菓子”中的两大湿糕点代表物,即水分大于百分之三十的糕点,今天一次性的介绍两大干糕点代表物,即水分小于百分之十的糕点,赫赫有名的铜锣烧和鲷鱼烧。 说铜锣烧和鲷鱼烧赫 ...
2101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7
《舌尖上的日本》-日式料理之茶点之旅日本和果子-日式水羊羹
王正全 2017-1-2 22:13
写在前面:发现原创照片太多的话,博客直接打不开图片,这影响了点击率,所以..........删繁就简好了,本期照片就全部来自网上的小文件..................... 《舌尖上的日本》- 日式料理之 茶点之旅 ——日本和果子(二)- 日式 水羊羹 上一期介绍了日本点心和果子中的团子, ...
190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舌尖上的日本》-日式料理之茶点之旅——日本和果子(一)-团子
热度 1 王正全 2016-12-13 13:49
《舌尖上的日本》- 日式料理之 茶点之旅 ——日本和果子(一)-团子 前两期介绍了日本的抹茶道,本期应邀如期开启日本的点心文化之旅。 都道日本料理精致而分量少,此外还有两个标签是“清淡”和“超贵”,清淡是因为日本料理追求自然原味,日餐的价格则是由昂贵的人工费、华丽丽的器皿和低 ...
881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舌尖上的日本》-日式料理之茶点之旅——抹茶道
热度 3 王正全 2016-11-20 23:29
首先声明,图是盗自谷歌和百度图库,全权为了便于理解(怎么当时就没拍个照留着今天用呢?) 《舌尖上的日本》- 日式料理之 茶点之旅 ——抹茶道 前面普及了日式荞麦面、乌冬面和拉面,为期四个月的“日式料理之寻面之旅”暂告一个段落,本期开启一个新的篇章来介绍同样精髓的日本的茶道和点 ...
11302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舌尖上的日本》-日式料理之寻面之旅——日式拉面
热度 10 王正全 2016-9-14 21:02
《舌尖上的日本》- 日式料理之 寻面之旅 ——日式拉面 前面介绍过日本荞麦面和日本乌冬面了,今天进入寻面之旅的最重点解密环节,即备受人们大力推介的日本广谱型美食,日式拉面。 日式拉面就是日式拉面,日语汉字写法为拉麺(片假名写为 ラーメン ) ,日式罗马字表达为 ...
16365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10
《舌尖上的日本》-日式料理之寻面之旅——日本赞岐乌冬面
王正全 2016-8-31 13:10
《舌尖上的日本》- 日式料理之 寻面之旅 ——日本赞岐乌冬面 (《食品与生活》杂志录用稿件) 去日本,定是要去东日本的本州岛旅游的,除此之外,北海道岛、九州岛和四国岛也是各有千秋的。 说起吃在日本,上回细嚼慢咽地介绍过本州岛著名特产 信州荞麦 面( そば ) ,这回 ...
75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舌尖上的日本》-日式料理之寻面之旅——日本信州荞麦面
热度 10 王正全 2016-6-24 12:27
《舌尖上的日本》- 日式料理之 寻面之旅 ——日本信州荞麦面(《食品与生活》杂志录用稿件) 去日本,定是要看樱花、竹海和红叶的,除此之外,对于吃货级“驴友”来说,品尝各地多样化的低脂肪、低热量日式料理才是赴日旅游的重头戏。这类肆意挥霍新鲜食材的日式料理, 清淡而不油腻、生食营 ...
14878 次阅读|30 个评论 热度 10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2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