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转载]“宛如北极科考”!积雪超半米!大连烟台等地遭遇极端性冷流暴雪!

已有 685 次阅读 2023-12-21 21:09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宛如北极科考”!积雪超半米!大连烟台等地遭遇极端性冷流暴雪!


辽沈晚报

关注

2023-12-21 17:19

辽宁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

12月20日,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遭遇冷流暴雪。网友拍下了烟台大学附近海边的雪景并配文: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

烟台大学东门附近,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微博网友观云梦雨 视频截图

山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成芳介绍说,从12月15日下午到1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威海、烟台地区出现冷流暴雪,其中牟平、文登、荣成和威海市区有4个气象站累计降雪量达到了大暴雪量级,文登降雪量最大,达到35.6毫米,已属特大暴雪量级。

“这次暴雪过程属于一次极端事件。”杨成芳说,12月17日,积雪深度文登、荣成分别达到35和36厘米。

12月21日,“雪窝”烟台冷流雪还在继续

烟台的积雪

山东半岛积雪超过半米

今日降雪还将持续

今天5时50分,烟台市气象台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继续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威海市气象台2023年12月21日05时,将暴雪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雪橙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并继续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记者从烟台市气象局获悉,据统计,12月19日9:00—12月21日8:00,烟台全市平均降水量11.2毫米,最大降水出现在莱山,为28.6毫米,最大雪深出现在芝罘区,达53厘米。据烟台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姜俊玲介绍,53厘米这个雪深达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值。

烟台的积雪

烟台目前积雪深度52厘米,一脚踩进去能没到膝盖,迎风坡积雪深度会更大。

杨成芳说,12月20日到22日,受强冷空气的再次影响,烟台和威海地区将再次出现强冷流降雪,烟台北部和威海有大到暴雪,局部大暴雪,尤其是威海,累计降雪量可能超过35毫米,积雪深度会超过40厘米。

威海环卫在清雪

杨成芳表示,由于两次强降雪过程间隔时间短气温低,积雪深度较大,积雪长时间不化会给这两地的城市运行、交通和能源保供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冷流雪不同于一般性降雪,其特色是阵性强,局地性明显,积雪效率高,垂直对流强,常有“列车效应”,且云很低,有云中撒雪的“雪幕”景观,可能伴随晴天,降雪景观独特。

同样是沿海城市的大连,

今天又又又下雪啦!!!

这在往年大连的冬天很少见

20日早晨和21日早晨

北部地区降至-23~-18℃

最低气温将达到历史同期极值

大连晚报 刘昌伟 摄

为什么会连续降雪?

为什么会出现极寒天气?

雪和雪,咋还不一样?

咋有这么多雪要下呢?大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梁军表示,别看一直在下雪,但雪和雪是不同的,分为系统性降雪和地域性降雪。

14日、15日是明显的系统性降雪,之后的降雪就是地域性降雪。18日到19日的降雪有意思了,前半段是地域性降雪,后来受东北冷涡影响,转成了系统性降雪,19日夜间冷涡转过去后,就会出现地域性降雪,等到20日冷涡又影响,下的是系统性降雪,21日、22日则再次冷流影响,变成了地域性降雪。

什么是系统性降雪?

指有一个影响的天气系统,这次就是东北冷涡影响。东北冷涡在旋转过程中冷暖空气交替,就会出现降雪。

什么是地域性降雪?

地域性降雪又叫冷流雪,主要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在强冷空气的影响下,会出现海湖效应,冷空气很强,经过大连地区的海面,底层海面温度相对于冷空气要高,水汽充足,冷暖空气相互运动时就带来了降雪。冷流雪一般都出现在南部沿海地区,比如市内、金普新区、旅顺口区等地。

刘昌伟 摄

强降温,东北冷涡“赖着不走”

从上周开始,大连气温一直都在零下,这段时间的强降温,“罪魁祸首”也是东北冷涡。

东北冷涡持续在大连上空盘旋,还不断有冷空气从极地、西伯利亚等地东移,合并到东北冷涡里。东北冷涡的力量始终比较强大,而且行动缓慢,它“赖着不走”,持续时间较长,冷空气强度较强,这就导致了大连持续处于低温状态。从目前来看,东北冷涡移动缓慢,22日之前都不会走。

19日早晨大连处于冷涡前部,偏暖,最低气温较高。后期20日、21日早晨温度明显下降,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到10℃。前期温度已经较低了,后面再降,在12月中下期可能达到历史同期的极值。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739521

         谁是谁非9年内见分晓:2017年变冷,2025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2008年就预测了2014-2016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9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年的最热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6020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6558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13823.html

0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414837.html

上一篇:2023年12月21日晚报:7-9天上升周期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下一篇:2023年12月21日夜报:7-9天上升周期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上升区间
收藏 IP: 221.9.94.*|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1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