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金星或曾有生命存在?研究:公转轨道偏心率变小惹的祸

已有 1776 次阅读 2021-12-28 06:20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金星或曾有生命存在?研究:神秘事件改变了它

发布时间:2019-09-24 16:29:5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佚名

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中新网9月24日电 综合报道,虽然火星上可能曾经有生命存在,但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然而,一项新的研究指出,在一些神秘的事情发生之前,金星可能已经适宜居住了几十亿年。

日前,在欧洲行星科学大会——行星科学分会2019年联席会议上,一项研究称,金星可能曾具有稳定的温度,并在20亿至30亿年的时间里是“液态水”的所在地。但是,在7亿到7.5亿年前,某种原因导致该星球从岩石中释放出二氧化碳,改变了这里气候。

被称为“炼狱”,金星上环境多恶劣?

金星与地球大小差不多,是地球的体积的95%,被称为地球的姊妹星球。

但是,它有着最恶劣的环境。它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6.5%,还有硫酸云覆盖在岩石上。

而这还不够糟糕。它的大气层异常浓厚,大气压力是地球的上千倍。与此同时,它的地表温度高度462摄氏度,该温度足以熔化铅,以“炼狱”来形容都不为过。

不过,有研究表明,金星以前可能不是这个样子。

据报道,过去40年来一系列太空探测器绘制的详细雷达图表明,金星可能有一个浅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颗行星将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温度足够低,且允许液态水存在。

曾有水存在?科学家进行5次模拟验证

为了确定这个猜测是否可行,美国航天局高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迈克尔·韦和德尔·吉尼奥根据覆盖的水深度进行了5次模拟验证,包括深度为10米的浅层海洋、深度为310米的广大海洋等。

据报道,科学家们在考虑到大气变化和随时间增加的太阳辐射的基础上,通过三维环流模型,分别模拟了42亿年前和7.15亿年前的金星。

他们发现,在每种情况下,金星的温度都保持在20摄氏度到50摄氏度之间的稳定范围内。以地球的标准来看,这并不是很舒服,但足以保存有液态水。更重要的是,在最佳情况下,金星可以保持这种情况长达30亿年。

如果这些模型成立,这表明尽管金星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是地球的2倍,但它仍然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内。

两位科学家认为,远在42亿年前,在金星刚刚形成后不久时,它的表面迅速冷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地壳中的硅酸盐吸收,其机制与30亿年前地球上发生的情况相同。而这将留下一个以氮气为主,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类似地球的大气层。

金星变化,或因二氧化碳引发的温室效应?

那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研究小组猜测,在7.15亿至7亿年前,金星可能因为火山活动,导致大量埋在地壳里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层里。

巨量的二氧化碳引发金星的全面温室效应,与此同时,由于硫磺气体也跟着喷出,导致金星变得越来越热,把原本的海洋都给蒸发了。

高温将水分子分解成氢和氧,氢气逸散到太空里,而氧气与游离的碳,也结合成二氧化碳,终于使金星变成更高热的环境。

“金星上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大量的气体被释放到大气中,无法被岩石重新吸收”,迈克尔·韦表示,“在地球上,我们也曾有类似的例子。比如,5亿年前与大规模灭绝有关的西伯利亚地盾的形成。但金星的规模更可怕。因为它彻底改变了金星。”

研究小组强调,对于这个猜测,仍然有很多主要问题要回答,包括在遥远的过去,水是否能在金星上存在,以及大量气体释放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还是发生在数十亿年前的一系列事件中的一个。

“为对金星的历史和演化有更详细的了解,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迈克尔·韦称,“但我们的模型显示,确实存在一种可能性,即金星可能曾是宜居的,且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金星截然不同。”

他说,“这或暗示着,在所谓的‘金星带’中发现的系外行星,实际上可能存在液态水且气候温和。”

http://news.china.com.cn/2019-09/24/content_75240760.htm


      关键提示:本文提供详细的天文周期和地质旋回年表作对照,以便从中发现规律,预防类似灾害事件的再度发生。

 

1  地球自转周期与地质旋回

Table 1  Earth’s rotation periods andgeological cycles

 

时间

/Ma

地球

自转

全球

气候

生物灭绝事件

 

火山喷发

形成物 体积/106km3

大气

密度

480

高峰

温暖期


北美火山活动高峰


437

低谷

大冰期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4.5亿年前

北美火山活动低谷

稀薄

370

低谷

大冰期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3.77亿年前

北美火山活动低谷

稀薄

280

减慢



北美火山活动减弱


248

减慢

温暖期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2.51亿年前

西伯利亚暗色岩

浓密

230

低谷

大冰期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2.03亿年前

北美火山活动低谷


160

加快



三大洋底重大裂解作用


140

加快



香港超级火山


139

加快



三大洋底重大裂解作用


120

高峰

温暖期

不明显 (水下喷发)

翁通爪哇海台        36


120




北美火山活动高峰


110

高峰


大规模生物灭绝

凯尔盖朗海台


97




三大洋底重大裂解作用


65


温暖期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0.65亿年前

德干暗色岩

浓密

55



陆生哺乳动物灭绝

北大西洋火山边缘


25

低谷

低温




15

加快

变暖

大规模生物灭绝

哥伦比亚河溢流玄武岩1.3


10

高峰

变暖




0

低谷

大冰期

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北美火山活动低谷

稀薄?

3亿年大冰期周期时间表:200万年以来第四纪大冰期;2.8亿年前石炭二叠纪大冰期;5.95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大冰期。形成原因:与3亿年太阳系的银河年轨道有关。

叶淑华院士指出,在距今0.65~1.4亿年前的白垩纪,地球上发生许多费解的事件:地磁场突然倒转;出现许多黑色岩系,说明此时岩浆活动非常剧烈;大洋洋洋底裂开;大气温度比现在高18左右;海平面比现在约高150;地球的自转变快;古生物大量灭绝;大气中CO2的含量十倍于现在;陨石增多;造山作用弱,夷平作用大。对于这些事件的解释可能是,由于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另外此时的太阳系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位于银河系的远银心点[38]

地球自转在4亿年中除了有逐渐减少的长期趋势变化外,还有叠加在其上的周期变化。当月球离地球很近时,朔望月天数将会变化得很快[16]。任振球认为,古地球自转可能存在间隔2亿多年的准周期,其原因可能与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等因素有关,图给出了朔望月天数变化所表示的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曲线[17]。从图1中可以看出,1.4亿年中生代,地球自转速度处于高峰;2.3亿年前二叠纪,地球自转速度处于低谷。

Whyte指出,在过去4.5亿年中地球旋转速率、地磁轴视极移、洋脊的活动、海平面和气候变化有伴随出现的现象。地球旋转加速时期主要对应了正极性时期,而旋转减慢时期主要对应了负极性时期,前者如志留纪至早泥盆纪和中生代,这阶段由于地球旋转速度加快,使地磁极具正极性、洋脊活动增强、全球性海侵和古气候变暖。自晚泥盆纪至二叠纪和新生代,是地球旋转速度减慢时期,表现为负极性为主、洋脊活动减弱、全球性海退、气候剧烈变化和出现大冰期。这些资料表明,在几亿年时间尺度上,各种地质旋回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存在,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相对应[18]。我们讨论了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构造运动、地磁极性倒转和灾害性气候相互对应的地球物理机制[1, 15, 19-21]


1  5亿年来朔望月天数的变化[据任振球, 1990 [17]]

 

地球的重力分异产生地球各圈层的分化和差异旋转,使地壳自转减慢;圈层角动量交换将动能变为热能,使地壳自转加快,这两个过程多次反复,可形成地球自转速度的较长周期变化。能够验证这一变化周期的最有力证据是气候变暖、火山喷发和热幔柱活动的高潮时期与地球自转加快时期相对应,这是圈层角动量交换将动能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并释放的结果。

比较图1和图2,其形状的相似性表明地球自转与火山活动的相关性:自转加速对应火山活动高峰,自转减速对应火山活动低谷。白垩纪后地球自转速度的急剧变化在火山活动曲线上没有表现,其原因可能与地核重力分异、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等突发因素有关。

2  北美火山活动曲线[ Engel and Engel, 1964[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8099.html

 

生物大灭绝形成的要素

 

1.    轨道偏心率较大的行星向太阳靠近时产生的大气丢失,是冰期产生的根本原因。大气稀薄不仅是气温低的原因,也是与冰期伴随的生物灭绝的原因。比如,火星的公转轨道偏心率最大,为0.093,大气密度为稀薄,表面温度也最低,火星表面平均温度零下55℃。相比之下,地球的偏心率为0.017,处于中等水平,大气密度标准,表面平均温度为15℃,处于间冰期。

2.    轨道偏心率较小的行星大气丢失少,是大气浓密和温暖期产生的根本原因。大气浓密不仅是气温高的原因,也是与温暖期伴随的生物灭绝的原因。金星大气浓密,金星的偏心率最小,为0.007,其表面的平均温度高达462°C,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生命无法存在。

3.    来自核幔边界的超级热幔柱喷发,也是与温暖期伴随的生物灭绝的原因。

4.    火山点燃化石燃料层,释放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8224.html


行星公转轨道偏心率控制行星大气密度和温度

 

我们在2006年撰文指出, 大气层对行星具有保温作用。当轨道偏心率较大的行星向太阳靠近时,太阳风和太阳辐射将一部分大气物质吹走,形成背光的气尾;当行星向远离太阳的方向运动时,气尾收缩。行星每靠近太阳一次,就失掉相当多的大气质量。

我们在2006年发现,近日行星水星、火星、地球、金星的轨道偏心率分别为0.2060.0930.0170.007,大气浓度分别为极其稀薄、稀薄、标准、浓密。两者成反比的原因是,较大的轨道偏心率使行星在接近太阳时像彗星一样丢失一部分大气。地球轨道偏心率在冰期时增大为0.0607,使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变低,降低了对地球表面的保温作用,导致10万年周期致冷作用的增强。

由于地球轨道偏心率10万年周期项振幅不到近日点进动2万年周期项振幅的一半,其引起10万年冰期周期的作用受到质疑。大气浓度变化能增强10万年周期作用,给出10万年冰期周期的合理解释。

事实上,近日行星中,水星与火星的公转轨道偏心率最大,分别为0.2060.093,大气密度分别为极其稀薄和稀薄,表面温度也最低,水星平均地表温度为179℃(最高为427℃,最低为零下173℃,因为距离太阳最近),火星表面平均温度零下55℃。地球的偏心率为0.017,处于中等水平,大气密度标准,表面平均温度为15℃。金星的偏心率最小,为0.007,其表面的平均温度高达462°C,是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近日行星的数据表明,天文冰期理论得到精准的认证(近日行星公转轨道偏心率大时,大气稀薄,表面温度低)。

近日行星的大气密度与其轨道偏心率成反比,因此,近日行星中轨道偏心率大的行星大气散失比较多,大气非常稀薄。大气层可以保持地表的气温,大气的流失降低地表气温,这是10万年冰期周期与地球轨道偏心率10万年变化周期对应的原因,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范围为0.017~0.067,在偏心率极大值对应冰期的出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36350.html

根据米兰科维奇循环的天文冰期理论:火星目前处于轨道偏心率较大的大冰期时期,地球处于轨道偏心率较小的间冰期时期,金星处于轨道偏心率最小的极热期时期。

轨道偏心率较大的行星向太阳靠近时产生的大气丢失,是冰期产生的根本原因。大气稀薄不仅是气温低的原因,也是与冰期伴随的生物灭绝的原因。而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变化周期为10万年和41.3万年等,于0.0050.058之间变化(见米兰科维奇循环)。

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轨道最接近圆形,偏心率最小,仅为0.006811。火星和地球10万年后也有可能变为金星目前状态,目前没有成为金星目前状态的可能。

火星的轨道偏心率最大,为0.093,地球的偏心率为0.017,金星的偏心率最小为0.007。在10万年的周期内,地球既不能变为金星,也不能变为火星,地球上的生命也不会完全灭绝。

 

地球史上的五次生物大灭绝

 

据科学家探索发现,其实我们所居住和生活的地球已经经历过五次生物大灭绝。

 

冰期加大气稀薄模式

 

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千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的无脊椎动物便荡然无存。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发生地球史上第一次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如此。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冰川锁住水,海平面降低,原先丰富的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8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大灭绝发生在3.75亿年前,也就是过了不到1亿年,这次灭绝了一半的海洋生物。海洋生物诡异般地大规模消失了,相比之下,陆地生物却几乎毫发无损。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在公元前约3.65亿年的泥盆纪后期,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发生地球史上第二次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这两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除了大冰期外,还与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极大值造成的大气稀薄有关(冰期加大气稀薄模式)

 

超级火山加大气浓密模式

 

第三次大灭绝发生在2.51亿年前,相对于前一次大灭绝,这次也是又过了1亿年,也是史上已知规模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这一次有70%的陆地生物灭绝了,96%的海洋生物灭绝了。科学家认为,灭绝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由于火山大规模喷发制造了大量的酸性颗粒和温室气体,不仅妨碍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推动全球气温急剧上升。与西伯利亚暗色岩喷发有关,还与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极小值造成的大气浓密有关(超级火山加大气浓密模式)。

第四次灭绝发生在2亿年前,和第三次时间只差了5000万年。这一次有50%的物种灭绝了,原因不明,但为恐龙成为地球上生物链的霸主扫清了障碍。

第五次大灭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尤卡坦半岛,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在随后的1年时间内都是遮天蔽日,日照量锐减令植物大批死亡,随着生态系统瓦解,75%的物种惨遭灭绝,其中就包括恐龙。与印度大陆德干暗色岩暗色岩喷发有关,还与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极小值造成的大气浓密有关(超级火山加大气浓密模式)。一系列的灾难最终导致全球约17%的科、50%的属、75%的物种灭绝,灭绝事件的规模在5次大灭绝事件中排名第2

行星轨道偏心率控制温室气体

      谁控制了行星的温室效应?是太阳风和行星轨道偏心率。当代科学研究一致相信温室效应控制了行星的冷暖,但是,太阳风和行星轨道偏心率对行星温室气体(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甲烷)具有定时清除作用。这是10万年天文周期形成冰期的原因。

       我们在2006年发现,水星、火星、地球、金星的轨道偏心率分别为0.2060.0930.0170.007,大气浓度分别为极其稀薄、稀薄、标准、浓密。两者成反比的原因是,较大的轨道偏心率使行星在接近太阳时像彗星一样丢失一部分大气。地球轨道偏心率在冰期时增大为0.0607,使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变低,降低了对地球表面的保温作用,导致10万年周期致冷作用的增强。由于地球轨道偏心率10万年周期项振幅不到近日点进动2万年周期项振幅的一半,其引起10万年冰期周期的作用受到质疑。大气浓度变化、地壳均衡运动和强潮汐变化三种作用能增强10万年周期作用,给出10万年冰期周期的合理解释。

       在第四纪大冰期,地球轨道偏心率在0.00050.0607之间变动,导致冰期10万年周期的发生。下一次地球轨道偏心率的极大值将继续清除温室气体,准确迎来下一次冰期。

       地球轨道偏心率的极大值不仅具有10万年和40万年周期,而且具有2.5亿年周期。地球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与中生代的温暖期相距甚远,全球变暖不会形成类似中生代的灾难。

       对于轨道偏心率最小且有微弱磁场的金星而言,较轻的氢和氧被太阳风吹走,较重的二氧化碳被留在表层,这是金星有浓密大气、高浓度温室气体和高温的原因。

1  地球自转周期、地质旋回和地磁极性倒转(SteinerJ,1967; 杨学祥等,1998;杨冬红等,2013

地质界线

新生代/现在

中生代/新生代

侏罗纪/白垩纪

古生代/中生代

石炭纪/二叠纪

下古生代/上古生代

年代/102Ma

0

0.65

1.36

2.25

2.80

3.45

地壳自转

减慢


加快


减慢


火山活动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强

喷发中等

喷发最弱

喷发中等

海陆变动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由主要是海变为大陆

最大海侵

由主要是大陆变到海

大陆为主最大海退

由主要是海变到大陆

气候变化

第四纪大冰期


温暖期


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陆海分布类型

大陆集中在北极


大陆分散在赤道


大陆集中在南极


造山作用

生物灭绝

第三纪大褶皱


白垩纪恐龙灭绝


石炭二叠纪大褶皱


地磁极性

轨道偏心率

温室气体 

反向

变大

减少


正向

变小

增多


反向

变大

减少


 

参考文献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 1999, 45(增刊): 33-42. Yang X X, ChenD Y.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in Chinese), 1999, 45(supper):33-42.

 Coffin M F, Eldholm O. Largeigneous provinces . Scientific American, 1993, 269(4): 26-33.

杨冬红杨学祥.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世界地质,2011, 30(3): 474~480

Yang D H,Yang X X. Relationship of frequent disasters with geomagnetic weakening (inChinese). Global Geology, 2011, 30(3):474~480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6. 200412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1(3): 1023~1027

Yang D H, Yang X X, Liu C. 2006. Global low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1(3): 1023~1072

杨冬红.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D][博士论文].长春: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Yang Dong-hong. 2009. Tidal Periodicity and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D]. [Ph. D. thesis]. Changchun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2011a.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报, 544):926-934

Yang D H, Yang DB, Yang X X. 2011b.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Chinese), 54(4):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地球物理学进展, 281):58-70

Yang D H, Yang X 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vari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81):58-7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159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4227.html

http://www.tanpaifang.com/tanguwen/2020/0115/6772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8245.html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1/434569.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18099.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7-1318436.html

上一篇:克什米尔西北部附近发生5.5级地震:关注12月27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停滞区间:2021年12月28日早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