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errace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博文

职业倦怠与学术死亡 精选

已有 10076 次阅读 2020-9-28 21:44 |个人分类:教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人生到处知何似

小江是今年第一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来到我们单位的青年教师。来了以后,就得面对入职培训,相亲恋爱,租房买房,结婚生子。小江说:“人生套路深不深,就看套得有多深。”当然,作为成年人,这只是一个必经的阶段,角色转变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原来你只是一个博士生,还没熟;或者只是一个博士后,还没后。

据不完全统计,特别是三十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刚进校时,在前三年,对工作的新鲜感、对自我成就的期许,基本不会出现职业倦怠的症状,他们在工作上自觉自愿付出心血,也会取得一些成绩。

二、泥上偶然留指爪

随着时间推移,青年教师会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自信满满,依托项目做出了一些成果;一种是灰心丧气,项目不顺怀疑自己。这两种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小李就是第三种情况,以前是挤破头,一心进高校。进来以后却发现这份工作并非自己兴趣所在,说好的暑假呢?寒假呢?一门新课光备课,就耗费了他半年的时光,时常感到工作枯燥、无聊,无法发挥自我创造力,成长空间有限等。

小李经常抱怨:“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学生对付他的是手机和齁声。”很多老师普遍都抱怨,这一届学生不行!但是又迫于生计压力,不敢辞职另谋高就,于是就只能应付差事地上班,工作热情渐渐消退,逐渐变得懒散懈怠。

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教学是一道坎,但是很多老师却不会因为教学而倦怠,大不了应付了事好了,但是真正让青年老师倦怠的是学术死亡。


三、坏壁无由见旧题

学术死亡的老师基本都会有职业倦怠的症状,无助感、无力感加剧。职业倦怠的老师不一定都会学术死亡。一般来说,青年教师进校六年内没有拿到任何一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这就基本宣告是学术死亡了。建立非升即走制度的学校,这种情况,青年教师基本可以卷铺盖卷走人了。


仔细分析非升已走的案例,并非均是个人能力不出众,也不是人懒,而是心灰意冷。热情无法一辈子亢奋,总会减退,但是不能冰冷,一旦蚀骨的寒意袭来,职业倦怠和学术死亡是一种必然。一方面,教学会影响新教师,如果新教师觉得教学不可预测,或者职称评审遥遥无期,结果不可控因素增加;另一方面,科研产出持续低迷,或者长期得不到学生。这些最终表现的结果都是心灰意冷。


从心理学上讲,“不可预测”以及“结果不可控”最易引发青年教师的无力感。


当然,老教师也会有这样的心理负担。但是老教师的优势在于:教学过关,科研不过关,这时候会心理自我排遣,说科研强的老师都是水论文;教学不佳,科研出色,说教学强的老师都是照本宣科。增强某些方面的自信心,而抵消掉部分其他方面的失落。

四、路长人困蹇驴嘶

职业倦怠是学术死亡的前兆。由于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长度特别、特别、特别长,比如在企业,你可以从基层做起,销售员、销售组长、部门负责人、销售总监等,职业内容是有变化的。但是普通老师不同,可能你入职的时候是老师,30年后你还是老师,工作内容是没有本质变化的,这时候疲了、乏了是常有的事情,最终逐渐滑向工作倦怠无聊、懈怠愤懑等心理泥淖。


有效对抗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方式是建立合理有效的团队;偶尔培养出自己满意心仪的学生;友好而和睦、有温情有温度的同事关系。


有效对抗高校教师学术死亡的方式是一生保持阅读前沿文献的习惯。学术黄金期很短,但是学术生命可以很长、很长、很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7138-1252488.html

上一篇: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该不该跳?
下一篇:避免课程思政中的几个误区
收藏 IP: 157.0.78.*| 热度|

21 刘立 杨顺华 张淑扬 徐耀 张启峰 黄永义 朱亮亮 王从彦 王茂清 杨卫东 晏成和 强涛 李丽莉 胡新露 陈武峰 武夷山 李哲林 胡文兵 雷宏江 孙颉 刘忆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0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