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e农业工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pesun 农业工程

博文

与肖老师交流植物无糖组培

已有 5720 次阅读 2010-12-10 16:1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植物组培, 无糖组培, 微繁殖机器人

    2010年12月9日,与首都师范大学肖玉兰老师就植物组培微繁殖机器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把这次交流的要点记录下来。

    肖玉兰老师是知名的无糖组培和闭锁型种苗工厂化生产研究方面的专家,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师从于古在丰树。

     1)开展微繁殖机器人的意义
    向肖老师汇报了我们拟开展的植物组培微繁殖机器人的研究设想。肖老师听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她指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古在丰树老师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也会非常高兴。微繁殖是目前组培产业中最耗费人工、成本最高的一个环节,并且操作工人在工作台前不断重复地进行操作,非常枯燥,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2)无糖组培的应用前景
    肖老师指出,无糖组培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组培,因为无糖组培只适合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组织。但是,在组培快繁方面,无糖组培必将逐步替代传统组培,因为无糖组培在苗的培养质量、运行成本方面都大大超过传统组培。 
    3)影响无糖组培推广的原因
    老师指出,第一,初始投资成本高,无糖组培需要一个无菌空间,且要求对环境进行精确调控,设备的投资较大。第二,国内真正做无糖组培研究的人不多。第三,植物无糖组培生产中,需要真正懂生物调控方面的人对环境进行动态调控(调控出适合不同生育期的最佳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否则无糖苗的生长会出很多问题,国内这方面的人很少。
    4)我们的关注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无糖组培由于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因此机械化的实现要相对容易一些,以无糖组培这种开放的空间做为研究组培微繁殖机器人的突破点。我们暂时不必关注组培苗的培养、环境调控等环节,而是先实现具体的操作,即取苗、分割、移栽这三个步骤。等实现了这些操作才有必要去跟整个组培系统进行集成。
    5)国外没有进行无糖组培微繁殖机器人的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日本进行过组培机器人的开发,但是受限于计算机及图像处理能力的限制,研制的机器并不成功。后来,随着国外人力成本的提高,组培操作都转移到中国、东南亚和非洲等国,发达国家没有组培产业了。没有实际的需求,因此也没有再进行组培机器人的研究。国外没有,我们做出来,反而没有知识产权的问题,可能更好。国外没有组培机器人并不能说明可行性有问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6361-392272.html

上一篇:实验室需要自动化吗?
下一篇:貌似专利被侵权
收藏 IP: .*| 热度|

2 孙学军 曾新林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