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全球协力尽可能早和精确地预报地震

已有 3312 次阅读 2010-5-18 21:14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全球协力尽可能早和精确地预报地震
1.加强准确预报地震的必要性
根据1900年以来所记录的数据,全球平均每年约发生17次大地震(里氏7.0-7.9级)和1次超大地震(里氏8.0级以上)。
当这类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就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这类灾害已频繁出现在全球许多地区。
无论从抗灾、避灾、减灾、或防灾的角度考虑,加强准确预报地震都是非常必要的!

2.迄今尚远未能准确预报地震
我国辽宁海城的3次大地震主要因在当地有一个群测、群防的机制,利用多种震前征兆,都曾相对准确地预报而减少了伤亡、损失。
但是,以后的唐山、汶川,和最近的,玉树,大地震,就都没能预报。
日本是地震高发区,已研究出一套预警系统,利用破坏性地震开始前产生的P波比破坏性波传播速度较快的特点,利用计算机,处理探测到震中传来的P波,对较远震中的地震可提前约10秒,预报地震。但是,实际效果并不佳。
至今全球尚无可靠的地震预报。

3.已知产生地震的一些因素
地震是由于地幔运动变化,在火山口,或地壳板块运动挤压,在断裂带,由地壳(岩石、土壤等)受力大到一定程度发生断裂而造成。
各板块的相互运动、挤压,就会引发各类级别的地震。
再加上:日、月等星球运动造成的对地球相应地区引力的变化、火山活动等等也会有一定的诱发作用。这也由地震发生时间的统计结果可见。
而地球自转使地壳产生的离心力也会起一定的作用。在低纬度与地壳板块交界处,地震较为频繁,就表明这种离心力的作用。

4.地震应是能够预报的
断裂虽是突然的,但这种爆发是有个应力、应变的,积累、运动、释放能量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是先在某些强度极限较小或应力、应变较大的薄弱处,发生断裂,而部分释放能量。而这种释放能量较小的断裂,还不至关重要于造成大的损害。
而应力、应变,还在其它的有关地方继续进行缓解、积累、加强地运动,又在相对薄弱处发生断裂,再部分地释放能量,如此多次反复地进行。
只是在某些强度极限较大的地区,应力、应变积累达到了较大强度的能量,发生较强烈程度的断裂,才会造成较大的损害。
而这个过程是可有长达甚至数十年之久,在这个地壳应力、应变的,积累、运动到发生断裂引起地震,乃至强烈破坏性的地震的过程,都应是有规律性的运动过程。其中,应总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可寻,应是可认识并能够掌握的。
这就给预报较大的地震提供了可能。
能否较早、较精确地预报,就在于人们对地壳应力、应变的,积累、运动、释放过程的变化规律的认识、掌握的程度。
现在对全球各板块边缘的位置、运动情况和规律,各死、活火山的大致位置和活动情况和规律,也都已大致了解、确定。对地球自转和与日、月等相对运动的规律也都已确切了解。在各地建有8000多所地震观测台站,并可计算机联网,对丰富的数据进行积累、分析。
还加上有地下水、气,和某些动物的异常反应等规律的了解和应用。

5.全球协力尽可能早和精确地预报地震
全球共有一个地球,火山、地震在全球,尤其是遍布全球的各断裂带上,都时有发生。
特别是,地震波,尤其是较大的,都会在全球传播、反射。既相互影响、又会反应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应力、应变,能量积累、释放的某些共同规律。
只要全球大力协作,例如:
从各国到联合国建立统一的研究机构,逐级统一、联网,汇集全球的有关观测数据,根据各部门地区,不同的地质、结构特性,同时在各点,分析研究造成大地震的地壳应力、应变的,积累、运动、释放过程的变化情况和规律。就应能逐步精确地确定地震危险最大的地区和时段,而尽可能早地发出预报。
最近已有人预测:“苏门答纳将发生超大地震”、“未来30年伊斯坦布尔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为60%”。
位于喜马拉亚山脉一线的德黑兰和印度北部的大片地区也被列为地震危险最大的地区。
应该进一步努力,尽可能精确地提出 “哪里、何时,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测、预报!尽可能减少灾害!
并接受以后的实践检验,不断地积累、总结经验、逐步提高。
希望我国的有关单位和专家们,带头首先做起。并进而促成全球统一的大协作,共同为全世界人民造福。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26-325973.html

上一篇:请秉泉网友弄懂迈克尔逊实验
下一篇:全球协力尽可能早和精确地预报地震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